先前一些文章談到過CCUS以及介紹BECCS,但並沒有提到捕捉下來的二氧化碳可能的應用細節。而介紹碳移除技術以及岩石風化技術時也只帶到了風化過程與成果,並沒有特別結合多元方案的整合可能性。
其實碳礦化本身就是CCUS中可行的U與S,同時有利用價值又能夠成為碳匯。
當前有些新創公司就是在嘗試進行這類型應用,尤其是作為建材選項,可參考此新聞介紹範例。
總部位於荷蘭與北歐的碳捕捉新創公司 Paebbl 近日成功籌得 2500 萬美元資金,目標是將全球使用最多原物料的產業——建築業,變成吸收 CO2 的永久碳匯。
這次融資由柏林的風險投資公司 Capnamic 領投,參與的投資方包括 Amazon 以及德國水泥業巨頭 Holcim 和 Goldbeck。Paebbl 計劃利用這筆資金擴展其在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與鹿特丹的辦公室,該公司的試點工廠就設於鹿特丹。它隱藏在歐洲最大港口的碼頭、倉庫和工廠之中。這個位置也相當便利,與全球主要碳排放者之一的 Shell 、 BP 和 ExxonMobil 等公司距離很近。
聯合執行長 Marta Sjögren 曾是 Northzone 的合夥人,於 2021 年與早期 Klarna 投資者 Jane Walerud 、前 Slush 執行長 Andreas Saari 及荷蘭科學家 Pol Knops 共同創辦了 Paebbl 。
Paebbl 是眾多新興碳移除公司之一,這些公司致力於捕捉 CO2 並將其轉化為資源,製造出更低碳的產品。 這種技術稱為碳捕捉、利用與儲存( CCUS ),不同於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推崇的傳統碳捕捉與儲存( CCS ),後者是將捕捉到的碳封存於地下。
「 CCUS 將成為減碳的重要手段,」來自瑞典的 Sjögren 表示。「幸運的是,全球各國政府以及水泥和鋼鐵等難以脫碳的行業,現在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六月時Paebbl 正慶祝他們捕捉到的第一噸 CO2 。雖然這只是實現氣候目標所需移除的數十億噸 CO2 中的一小部分,但對於這家新創公司來說,這是個關鍵的里程碑。Paebbl 的技術——對一般人來說,像是錯綜複雜的金屬管、閥門和容器組成的裝置——人為加速了碳礦化這一緩慢的自然過程。
在自然環境中,碳礦化通常需要數百到數千年,這是當岩石中的特定礦物與大氣中的 CO2 反應時,產生碳酸鹽(如石灰石)的過程。而 Paebbl 的反應器則大幅加快了這一過程,能在短時間內礦化大量的 CO2 。
Paebbl 會將來自工業捕獲的 CO2 ——未來也會包括來自其直接碳捕捉 (DAC) 設備的 CO2 ——以及粉碎後的橄欖石岩石送入機器,進行加速礦化反應。CO2 轉化為 CO3(三氧化碳)並與橄欖石結合。每捕獲一噸 CO2 ,能產生大約三噸的粉末,這種粉末的學名是“富含矽”的碳酸鎂。
這種粉末感覺柔軟如細灰,顏色呈灰色,並帶有一點橄欖石的綠色。水泥產生的排放量約有一半來自加熱石灰石以生產石灰的過程。Paebbl 研發的粉末可替代石灰和其他添加劑,應用於牆面填充物等,讓建築物成為碳匯。
今年六月, Paebbl 正加緊籌備其首座示範工廠,該工廠計劃於明年初正式啟用。 新工廠的設立將使公司的產能增加十倍,達到每日 3 噸岩石粉末的產量,供創新產業夥伴進行試驗,推測可能是 Holcim 和 Goldbeck 等企業。
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建立一座商業規模的工廠,預計將於 2027 年完工。 雖然該工廠的具體位置尚未公布, Marta 表示,他們將優先選擇那些“對建材需求旺盛、附近擁有足夠原料供應( CO2 和橄欖石岩)”且可使用再生能源的地區。在歐洲,北歐、西班牙和葡萄牙尤其符合這些條件。
Paebbl 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將 100 萬噸產品推向市場。 該公司將透過銷售岩石粉末和提供碳移除額度給需要抵換碳排放的企業來創造收益。
CCS長久以來最為人所擔憂的就是洩漏風險,無論是人為或者自然發生。儘管當前有許多執行中的計劃以其監測數據一再地宣稱安全性,但群眾情感問題只怕會像是核能議題一樣不易克服。
因此安全而且能夠穩定長期封存的碳匯選項,是一項非常值得投資與研究的領域。只要能夠證明這些捕獲的CO2以及所轉化而成的礦化物質(可能是碳酸鈣、碳酸鎂或其他化合物)安全無虞且產業適用,那將是吹響各種碳移除方案的起跑哨音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