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少年來了

本來只是想追星讀點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群友推坑先讀這本,殊不知感受太強烈,決定先發這本的心得,另一本緩緩,先疏通疏通讀完沉重陰鬱的感受。

說是讀起來感受如此強烈而且不是太愉快的情緒的書,值得在假日衝擊自己嗎?老實說還真是一口氣看完。借書不到24小時完讀,是文筆通暢、譯筆平穩、情節鋪排得宜的一本書。錯綜的使用了時間軸、敘事視角、人稱等等小說元素的交錯,架起其實令人不快的歷史故事。願意也能夠選擇光州事件創作,絕對是不容易的事,值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評論:「用強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人類生命的脆弱」。

小說連同作者共7個視角,轉換之間,看得出來作者讀了大量的資料,以蒐集構築故事的各種元素,並且加入富含情緒的敘述,鋪排場景,讓讀者在每個章節都能很快的切換,進入這個敘事裡,並且隱約的感覺和前後章節間的關聯。除了各章主角的名字會在其他章節以配角的方式登場之外,還有因為時間軸的調動,讓故事裡角色所帶出的個性,與章節中所呈現的事件產生關聯,也因此更能引起某種共感,理解那些情緒、選擇的可能原因。

對於暴虐的刻畫,敘寫的方式一如韓片,寫實、赤裸。有時難以想像同為人類,相互之間的殘殺怎能如此冷血並充滿憤恨的情緒。明明可能素昧平生的兩群人,在對立的社會角色中,可能負擔著不一樣的義務,而且有些義務是來自職務,有些則是來自某種人性,或說是一種人在這樣的處境應該有這樣的衝動之類的義務感。

少年、婦女、倖存者、母親,幾個弱勢的角色在故事的呈現上,凸顯了獨裁的可怕。那些名之為屠殺的國家暴力,真正發生的時候人們的無助、恐慌,以及事後揮之不去的陰影、夢魘,都在小說中加以呈現。離臺灣不遠的韓國,也是經歷過民主化的歷程,只是激烈程度、方式和犧牲的世代,與臺灣的經驗並不相同。

武裝暴力的鎮壓,不僅讓人想起二二八,也讓人想起天安門。那些大眾、百姓、民眾,平常沒有武裝的經驗,也對殺戮沒有太多的想像、概念。小說描述的情境像是巨大的壓力撲向讀者,沉浸在角色之中,不免也能共感那樣的肅殺,以及朝不保夕。認真想想,不知在那樣的情境下,還能否是個自由派?能否是個願意有主張的人?而這些犧牲,別說是百年後,許多年後又會怎樣被理解、敘說呢?

這些悲劇有如核災,發生之後,當事人恐怕有一天終將走入歷史,但傷痕終究是留下了,怎樣也難以抹去。人性扭曲了,信任破裂了,社會雖終會復原,但然後呢?留待所有人共同思索。

推薦給也對獨裁政治史有興趣的朋友,讀小說和讀歷史確實不同,但這本小說約略能讓讀者領略那些事件的當下可能的情境,還有不同角色可能產生的情緒,以及這些都是大家應該共同努力避免再次重演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