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語涵/成大SCM團契
前言
今年2月,我在一週的營隊、選舉的衝擊、及出營後的省思後,自願去當神研班籌委的動機是:「想走出習慣的台南大專,與不同風格的群體對話看看」。此後在一次的事工討論中,我和成大團契的學長聊天,他表示他不會有很強烈的想踏出原本圈子的想法,因為台南大專本身內部的差異就很大,跨出自己的團契,就是一種很大的跨圈了。這樣的對話呈現兩種視角,就像空拍機飛過人群上空,鏡頭放大拉遠、拉進一樣。其實,這兩個人講的是同一個概念:「我們能不能跟和我們有不同特色的人好好團契?」
正文
說起不喜歡人多場合的內向慢熱仔,不知道哪來的勇氣認領了聯合聚會主理?
這是另一個成大團契議會的有趣故事了。但,也是出於和李約(南大SCM團契會長)的情誼,相信我們應該是能聊出些什麼,於是大膽收下了這項主理。
聯合的初始,總是從不知道要幹嘛開始。
李約、碧容(南大SCM團契輔導)問我們,想要了解南大什麼、想要什麼形式。而我回去問成大團契,他們也丟了差不多的問題回來。沈默了許久,才陸陸續續有契友擠出一些想法,像是校園生活、聚會表的比對、查經的氛圍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我們團契與團契之間是欠缺了解的,回去問團契「想了解對方什麼」,好像太難回答了。其實就像在相親一樣,而我跟李約就像個媒婆,很努力的在觀察著各自的團契,運用各種聚會的時間,找出自己團契能聊的東西,然後我們倆再用了兩個多小時,聊出了這幾個主題。
同樣屬於台南大專,但當聚光燈照在不同團契身上時,便能發現各團契自成了獨特默契與氛圍。成大與南大的形狀、專業領域有高度的異質性,但我們也發現了雙方的共同特質—能接受深度提問與聊天。也發現,在社會、教派、信仰經驗上,雙方契友其實都很有各自的想法,因此,我們便決定以讓大家好好聊天為活動目標。走出同質性相對高的我群,與不那麼熟悉的對方一同團契,或許能從彼此身上,遇見不同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或許是—
我們竟然都一起上過街頭、同樣對教會與信仰認真,同樣曾產生困惑與衝撞,同樣不解於為何一本聖經能施不同魔法?
又或許是,我們的聚會表不曾有過這樣的安排、把同一趟行程玩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因此,我們把離開與留下的故事情節寫寫出各自的精彩。
李約清楚的講出每個南大契友的聊天特質、熟悉的議題,這對於這次活動的構成簡直是基底般的存在。尤其她分享了契友對信仰群體、社會與教會的看法,構成了兩包最重要的題目卡,光看這兩包,我就覺得這場聚會很難不好玩了。因為,這何嘗不是成大夥伴也在思考的事?只是在同樣的議題、結構性類似的狀況,兩團契的每個夥伴,都有不同的思考路線與行動。共同話題這不就有了嗎?還能聽聽看彼此不同的想法。
在分組時,我們根據對契友「頻率」的理解,及他們興趣主題,分了四組。果然,初步調查,四組在聚會當天的聊天狀況都蠻熱烈,甚至在最後,大家自主的留下來繼續聊。而我自己所在的組別,確實也達到了「一個問題有百百款經驗與解方」的效果,感觸於類似的經驗,驚奇於彼此的行動;有人周遊列國,有人深耕本地,屬於青年時期的困惑,藉此得以重新梳理,也有新的想法注入。
這樣活絡的氣氛,其實也反映出了破冰的效果。破冰是辦活動最困難的部分,這讓李約燒惱了很久。「姓名比動作」是南大團契的優秀秘方,兼具肢體與創意。原本還微微擔心成大團契會對這樣的破冰感到尷尬,但大家也很好的發揮了我們最引以為傲的能力—離譜的諧音梗。讓這場破冰笑聲不斷,大家一起扭來扭去的樣子真的讓四周的空氣可愛了起來。
對外的促成,其實是考驗對內的理解。為陌生的彼此撐出空間、牽起連結:
「原來我們這群青年面對著類似的問題」
「原來這件事在你們那邊激起那樣的討論」
「原來我們可以這樣破冰、活絡、延展」
從破冰,到小組、合堂、散場,這些設計都是融合兩團契的特色而來。這就是我享受於籌備、欣慰於收尾的原因。因著日常的團契互動,使兩位籌備者得以抓住靈感,接著拋磚引玉、展開空間,最後便是大家自由而真誠的碰撞、激盪與來往。
我很謝謝最好的夥伴李約,我們之間良好的默契,讓深聊和效率同時存在。與她的每一場深聊中,都使我有許多收穫與新的好奇。感謝成大、南大團契,願意抱著開放的心,帶著想認識對方的好奇心,讓這場聚會得以真正的成為聯合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