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與協調就是地方創生的要義

合作與協調就是地方創生的要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 / 諸羅設計塾

雖然僅是短短的兩天交流,又剛好在團隊執行專案最忙碌的時刻,整個過程時常被工作的訊息轟炸,還得要晚上熬夜加班趕工,但這兩天的行程下來,我們收穫良多。共識營主要分為兩天,第一天是多位講者的連續分享,第二天早上有舞龍的體驗活動,接續林老師的分享與工作坊。

於 烏樹林從前從前 進行課程

於 烏樹林從前從前 進行課程

關於這次的兩個活動場地,能在「野菱蔓生」活動非常具有意義,是個創生的活教材,裡面展覽的內容也相當有品質,非常適合我們這些外地人,藉由這個場域認識這塊地方,只是入口不太明顯,走在街道上很容易錯過,降低許多過路客進來一探究竟的機會。另外一個活動場地是「烏樹林從前從前」民宿,場地很舒適,環境優美,民宿主人豪爽又有個性,氣氛很溫馨,有助於團隊凝聚。

不同角色的人一同合作 是挑戰也是必要

關於講者分享的橋段,不同的講者有不一樣的立場,這是我很喜歡的安排,證明地方創生如果要健全,需要社會中不同角色的人一同合作,而這也通常是最困難的地方。蘇校長分享了關於雜學校的演變過程,喜歡他很切中要點的宣言,非常具有藝術家的銳利,也很佩服他對於教育體制改革的執著與行動。美伶姊所分享的內容是平常比較少接觸到的未來指標與政府政策的角度,非常醍醐灌頂,也提醒著我們現在的行動,都要把這些國際指標納入來考慮,比如說永續議題的關照,或者是數位科技內容的升級與應用等等,既前瞻又有理想。

講者分享-The One校長學校 李惠銘校長

講者分享-The One校長學校 李惠銘校長

另外,李惠銘校長的分享,讓我們看到原來也能在體制內作創新教育,他的理念是社會上能作的事情,學校也能作,是非常具有啟發的作法。晚上是由洄游創生的子軒來分享,他們是位於桃園的團隊,運用設計的力量,承接許多公部門或企業的合作案,進行很多的創新行動,由於立場與切入的角度與我們在嘉義市的角色很接近,所以聽下來心有戚戚焉,特別是他提到該怎麼應對公部門,或者是公司發展的抉擇,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鏡。

解方往往來自換位思考

第二天早上在桃園龍潭的龍元宮進行舞龍體驗,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而且相當具有破冰氣氛。來帶領我們的舞龍隊,非常專業,我們吸引了很多圍觀的民眾。舞龍這項活動的特別之處就是需要團隊合作,默契相當重要,而且不同的位置所需要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最後舞龍要行禮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需要擺出的姿勢,能夠完美優雅的舞出這條龍,十足考驗著團隊的合作與協調,我想這應該就是地方創生最好的隱喻吧。由於這項體驗活動,讓我對於龍元宮的歷史與周遭街區的發展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raw-image

最後是林老師的分享,老師的觀點很受用,過程中老師也特別舉了很多嘉義的例子,讓我們有更深的體會。我們很喜歡最後跟所有團隊一起作老師的工作坊,大家討論每個地方所面臨的問題,有些是共同性的,有些是地區性的,在分享的過程之中,彷彿大家都講述著各自的困難,但由於我們彼此分享,看見一些突破的可能與機會,而從他人來幫助理解,自己地區所面臨的挑戰,是很適切的換位思考。

整體上,我覺得團隊之間的交流沒有我想像中的多,對於生性害羞的我而言,來不及與其他團隊建立過於深度的連結,第一天的講者分享每個都很有收穫,但是連續幾場下來也會有點疲憊,不過還是很高興聽到這些不同角度的觀點,讓我去理解「地方創生」這個龐大意義的詞的更多內涵,也有助於釐清自己團隊的態度與立場,並且反思自己在家鄉的行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2016年,來自台中的高中生們秉持著「想讓世界更好」這個想法,並號召全台夥伴們,成立「Revery夢想團隊」,一路到現在帶著這樣的期待前往全台十幾所的國小或兒童之家,這其中也根據當地需求設計相對應的在地課程,希望持續透過團體的號召力,集結更多各地高中生、大學生,一起用志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是越來越遠離家鄉?」常常我們說到:北漂、返鄉遊子,可當這種行為愈趨常態,又有誰去真的思考過背後的原因呢? Revery這次來到雜學校的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從2019神鬼雜學的線上參展,再到這次與來自中部的地方團隊夥伴們,一起為在地找解方,Reve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只想幫助年青人回到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支持陪伴他們生存下去,並且重新融入地方。 其實我們不在乎「地方創生」是什麼。 要等到他們的努力萌芽, 我們才有機會明白『地方創生』會是什麼。 樂創媒體,早期為自由行旅遊媒體「發現台灣」之共同創辦人暨產品開發行銷團隊所組成,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這次參與共識營,是個能快速讓不同區域的地方團隊「熟起來」的活動,對彼此的瞭解,也有別於短時間的社交互動。這樣的共識活動,尤其聚焦在不同型式的教育議題上,能夠幫助地方團隊更能思索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雜學校過去從策展出發,為台灣在亞洲的多元非典型教育設立了座標。然而,此次在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璞育」是由幾位自103年便在地方上從事教育和產業的青年所組成,大家工作之餘,把所學和時間回饋在地方。原本璞育的雛型是依附在社區底下,重心放在偏鄉的弱勢學童的教導,但事與願違,與地方的相處往往跟資源很難去脫鉤,也因此,璞育為了更純粹的教育理念而成立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參與共識營,發現每個團隊不論是透過文化、產業的方式推動地方創生,於本質上都是透過「教育」在發揮「影響力」。 而在處理地方問題的同時,創生團隊與外部團隊的合作,甚至有良性競爭的必要性,才能於有限的資源中,發展出最有影響力的成績。以後壁的兩個創生單位而言,俗女村在區域與硬體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2016年,來自台中的高中生們秉持著「想讓世界更好」這個想法,並號召全台夥伴們,成立「Revery夢想團隊」,一路到現在帶著這樣的期待前往全台十幾所的國小或兒童之家,這其中也根據當地需求設計相對應的在地課程,希望持續透過團體的號召力,集結更多各地高中生、大學生,一起用志
文 / Revery夢想團隊 「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是越來越遠離家鄉?」常常我們說到:北漂、返鄉遊子,可當這種行為愈趨常態,又有誰去真的思考過背後的原因呢? Revery這次來到雜學校的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從2019神鬼雜學的線上參展,再到這次與來自中部的地方團隊夥伴們,一起為在地找解方,Reve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只想幫助年青人回到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支持陪伴他們生存下去,並且重新融入地方。 其實我們不在乎「地方創生」是什麼。 要等到他們的努力萌芽, 我們才有機會明白『地方創生』會是什麼。 樂創媒體,早期為自由行旅遊媒體「發現台灣」之共同創辦人暨產品開發行銷團隊所組成,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這次參與共識營,是個能快速讓不同區域的地方團隊「熟起來」的活動,對彼此的瞭解,也有別於短時間的社交互動。這樣的共識活動,尤其聚焦在不同型式的教育議題上,能夠幫助地方團隊更能思索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雜學校過去從策展出發,為台灣在亞洲的多元非典型教育設立了座標。然而,此次在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璞育」是由幾位自103年便在地方上從事教育和產業的青年所組成,大家工作之餘,把所學和時間回饋在地方。原本璞育的雛型是依附在社區底下,重心放在偏鄉的弱勢學童的教導,但事與願違,與地方的相處往往跟資源很難去脫鉤,也因此,璞育為了更純粹的教育理念而成立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參與共識營,發現每個團隊不論是透過文化、產業的方式推動地方創生,於本質上都是透過「教育」在發揮「影響力」。 而在處理地方問題的同時,創生團隊與外部團隊的合作,甚至有良性競爭的必要性,才能於有限的資源中,發展出最有影響力的成績。以後壁的兩個創生單位而言,俗女村在區域與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