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想上火星,只是人類為了脫離孤獨的藉口|讀詩意般的科幻《火星紀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曾撰寫出我人生必收愛書,也是我未來最懼怕的一種烏托邦——沒有書的世界,政府掌握恐懼,新科技摧毀人類閱讀的思想,消防員工作只剩燒書的反烏托邦經典《華氏451度》——雷‧布萊伯利在二十世紀所塑造的警世未來就深深震撼著我。

這位能遙視未來的作家,已經不只是在當時預測地球人如何移居火星,而是替火星寫歷史了!從現在看有多震撼?當年阿姆斯壯踏在月球塵土上,說著「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時,是 1969 年。而布萊伯利的《火星紀事》則在 1950 年出版,不但是他的成名代表作,更奠定他在科幻小說界的地位。


raw-image
raw-image


多重視角的未來敘事

《火星紀事》並沒有一位特定主角,而是從 2030 年的〈火箭之夏〉——順道一提,我非常喜歡這短短的開頭,是什麼將俄亥俄州的冰天雪地瞬間融化?是那火箭準備升空的氣流,改變了冰霜留在窗戶上的圖案。寥寥幾字,描繪得非常詩意——寫到 2057 年的〈百萬年的郊遊〉。

但其實故事一開始是有點恐怖的,從火星人的視角來看地球人如何前仆後繼地來到自己家鄉,進而阻止。前面三次地球人探勘都失敗,為什麼呢?當你了解火星人的心電感應與變身能力後,甚至會懼怕他們想要用來對付地球人的手法(請各位一定要去看第三支探險隊全軍覆沒的過程,有夠驚悚!),然而到第四次探勘,艦長與隊員的對談成為日後地球人佔領火星,所下的先知預言:


「無論我們怎麼接觸,都無法真正觸及火星。然後我們就會惱羞成怒,你知道到時候我們會怎麼做嗎?我們會剖開撕裂,撕毁表層,改造火星來適應我們。......我們地球人有種天份,專門破壞碩大、美麗的事物。我們沒有在埃及卡納克神廟裡擺幾輛熱狗車的唯一原因是,那裡太偏僻,沒什麼商業價值。」

一開始火星人確實是可怕的,然而當大滅絕降臨,他們卻變成可憐卑微的存在;而一開始遭受迫害的地球人,就這麼相信人定勝天而將一切破壞殆盡。布萊伯利似乎不站在任何一方,僅描述一個星球的人如何遠征另一個星球之人的故事,這當中究竟是預言,還是精準的陳述事實?


raw-image


不管生存到哪,這副身軀只不過是一個載體


為何自己總是深受科幻小說吸引?除了讓我不要自以為是地去設想未來可能,也總是不厭其煩地去驗證,不管人類嘴上如何說著未來多糟多慘,卻總仍會抱持著一絲期待,相信自己的未來仍有希望。

而孤獨也是我在這本書上強烈感受到的,這麼多的故事交錯,視角漸漸從在火星上的火星人,變成在火星上的地球人。然而他們或許破壞、或許想重建地球上美好的一切,卻都脫離不了「自己就是回不去了」的孤獨感。


而這並不是只有到火星上才適用,現代人早已深深體會到,即便處在人群中,自己總會在某些時刻有的格格不入與孤單。或許雷‧布萊伯利只是將這個現象放進了所謂科幻的框架,將情感融入任何一位地球人或火星人:我想要被需要、我想要有人愛或有一個愛人、我想要被認同、我想要維持現狀、我想要改變......大家將各自化身書中任何一位角色,同理家園即將被摧殘的恐懼、興奮自己所希望能開創的未來、體會到最終只剩下自己的孤獨時,究竟是悲慘,還是曾為自己活過而值得?


raw-image
「你知道他沒教我們怎麼哭。他不想要我們知道這些。他說過,對一個人來說,最悲慘的境遇是,知道何謂孤獨、何謂哀傷,以及哭泣。所以我們不該知道什麼是哭泣和哀傷。」

當中有些從火星人後代視角來看如何與地球人共處,但如果體會過哀傷的苦痛,就不應該知道嗎?我會覺得如果沒有哀傷,就也無法體會後續一丁點快樂帶來的欣喜與感覺到生命的意義了。


raw-image


最後透過名家波赫士的推薦才得知,其實舊版《火星紀事》中雷‧布萊伯利所設定的未來是 2004 年,於我們現在看早已是 20 年前了,而為了維持「未來歷史」的狀態,新版依照了原 Avon 出版社作者修訂,將年份延後 31 年。


過去大師所幻想的未來,卻是我們的過去;然而他所描寫的未來,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卻又如此符合。沒有多炫目的未來科技,在這充滿詩意的敘述與寫實的人性中,我們想要見證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raw-image


歡迎到畫說IG一起聊聊對這本經典的體悟~是說還有沒有雷‧布萊伯利的粉絲呀?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先前一邊忙正職一邊更新自媒體,周末也不得閒還有活動要跑,被許多人問到底怎麼樣做好時間管理的?我都半認真半自嘲地回答:「不難阿,犧牲睡眠就好了。」 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了。
有別於八月看完極度被虐的《渺小一生》,四個人的友誼如何橫跨大半生,看過的人都能在其中理解活著是極其偉大。如果這部小說是用平凡微小的格局來講宏大的故事,那柳原漢雅此次的最新作《前往天堂樂園》則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反而利用磅礡的世界觀,卻提出那人類自古以來始終不變的微小追求。
就算前方未知,就算最後可能無意義,但蘇菲奮力去探詢、體驗的那一切,最後找到自身定義,就是她告訴我「行動」後的真諦。 這些都讓我得以靜下心,分辨自己可以改變、能先行動的事情是什麼。拉開距離觀看自己的煩惱,培養自己對生活的洞見,這都是哲學帶給我人生的啟發。
能讓我們走得遠的,並不是那些表面看得出來的光鮮亮麗,而是在那基礎、甚至有些乏味的日常中過好。能在一段路上盡情的欣賞風景,不是一昧的往前衝,而是知道煞車怎麼踩。
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不只是蘿蕊細細帶出這幾個自覺人生沒救的人的故事,看他們在找她諮商時面臨問題的糾結與痛苦,找到改變的契機;更能直接看到在走出診療室後的她,因感情破裂、知道事情無法挽回,卻依然無法控制地想回到過去,也能看到人為何總是不受控的選擇痛苦。
只要你有體驗過那麼一點點不平等的感受,那麼不要忘記有這樣的意識存在,也不要覺得什麼都不做,自然有人會懂自己的這種想法。有意識地持續行動與對話,將這些經驗成為墊腳石,也是能繼續推動社會進步的養分吧。
先前一邊忙正職一邊更新自媒體,周末也不得閒還有活動要跑,被許多人問到底怎麼樣做好時間管理的?我都半認真半自嘲地回答:「不難阿,犧牲睡眠就好了。」 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了。
有別於八月看完極度被虐的《渺小一生》,四個人的友誼如何橫跨大半生,看過的人都能在其中理解活著是極其偉大。如果這部小說是用平凡微小的格局來講宏大的故事,那柳原漢雅此次的最新作《前往天堂樂園》則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反而利用磅礡的世界觀,卻提出那人類自古以來始終不變的微小追求。
就算前方未知,就算最後可能無意義,但蘇菲奮力去探詢、體驗的那一切,最後找到自身定義,就是她告訴我「行動」後的真諦。 這些都讓我得以靜下心,分辨自己可以改變、能先行動的事情是什麼。拉開距離觀看自己的煩惱,培養自己對生活的洞見,這都是哲學帶給我人生的啟發。
能讓我們走得遠的,並不是那些表面看得出來的光鮮亮麗,而是在那基礎、甚至有些乏味的日常中過好。能在一段路上盡情的欣賞風景,不是一昧的往前衝,而是知道煞車怎麼踩。
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不只是蘿蕊細細帶出這幾個自覺人生沒救的人的故事,看他們在找她諮商時面臨問題的糾結與痛苦,找到改變的契機;更能直接看到在走出診療室後的她,因感情破裂、知道事情無法挽回,卻依然無法控制地想回到過去,也能看到人為何總是不受控的選擇痛苦。
只要你有體驗過那麼一點點不平等的感受,那麼不要忘記有這樣的意識存在,也不要覺得什麼都不做,自然有人會懂自己的這種想法。有意識地持續行動與對話,將這些經驗成為墊腳石,也是能繼續推動社會進步的養分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故事背景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生存艱難的時代,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狀況極度懸殊。文章中描述了一個科學家突然意外穿越時空的故事,並開始重新規劃世界,尋找能源和修復土壤的方法。
活著是為了什麼 前言 上文我曾經提過一個問題: 想像一下,把你丟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有廣闊的空間可供遊憩,有無垠的時間可供揮霍,請教一下:「這樣的烏托邦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對嗎? 沒有追求,何來生活? 從”老鼠烏托邦"的實驗中,你或許已經發現了,那不是天堂,那比較像是地獄。幾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超長篇達90萬字的超時空科幻小說 简介: 2099-2432年期间,穿越时空突破地域界限,在地球、火星、外太空E格星的UFO于渐新世已来到地球;超级人类与半人半智能以及纯智能的混种异能物种,加上千年魔怪回到地表寻找她三世前爱恨交缠的情人仇人……报仇?编织成这部科幻 穿越时间轴 异能变种和正邪斗法的小
Thumbnail
本書打破反烏托邦套路,透過過去和現在兩條時間線描寫一個溫暖詩意的世界末日,而其中情感描寫令人印象深刻,並因此成立了新的科幻小說類型「暖科幻」。
Thumbnail
我們在追逐夢想或是執行計畫時 常常會學習許多新的人事物 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可以實現目標 當我們帶著好奇心去學習 像白紙一樣吸收所有的染料 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 找到與你同頻共振的夥伴 那會幫助你在實行目標時有許多新的想法 如果你在築夢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 學習太多不知如何使
Thumbnail
仰望拋卻心靈人人向善的烏托邦 在經歷五濁惡世的工作壓力挑戰人際比較之後 會特別的嚮往 想像一下 如果大家都平等 如果大家都不互動大家也都沒有了衝突 那也不會有這麼多新名詞和多彩多姿的內容 肯定會特別的無聊吧 帕樂達之光象徵著烏托邦的資訊 大雄象徵無法吸收資訊的人事物 而這些大雄們相對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故事背景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生存艱難的時代,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狀況極度懸殊。文章中描述了一個科學家突然意外穿越時空的故事,並開始重新規劃世界,尋找能源和修復土壤的方法。
活著是為了什麼 前言 上文我曾經提過一個問題: 想像一下,把你丟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有廣闊的空間可供遊憩,有無垠的時間可供揮霍,請教一下:「這樣的烏托邦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對嗎? 沒有追求,何來生活? 從”老鼠烏托邦"的實驗中,你或許已經發現了,那不是天堂,那比較像是地獄。幾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超長篇達90萬字的超時空科幻小說 简介: 2099-2432年期间,穿越时空突破地域界限,在地球、火星、外太空E格星的UFO于渐新世已来到地球;超级人类与半人半智能以及纯智能的混种异能物种,加上千年魔怪回到地表寻找她三世前爱恨交缠的情人仇人……报仇?编织成这部科幻 穿越时间轴 异能变种和正邪斗法的小
Thumbnail
本書打破反烏托邦套路,透過過去和現在兩條時間線描寫一個溫暖詩意的世界末日,而其中情感描寫令人印象深刻,並因此成立了新的科幻小說類型「暖科幻」。
Thumbnail
我們在追逐夢想或是執行計畫時 常常會學習許多新的人事物 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可以實現目標 當我們帶著好奇心去學習 像白紙一樣吸收所有的染料 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 找到與你同頻共振的夥伴 那會幫助你在實行目標時有許多新的想法 如果你在築夢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 學習太多不知如何使
Thumbnail
仰望拋卻心靈人人向善的烏托邦 在經歷五濁惡世的工作壓力挑戰人際比較之後 會特別的嚮往 想像一下 如果大家都平等 如果大家都不互動大家也都沒有了衝突 那也不會有這麼多新名詞和多彩多姿的內容 肯定會特別的無聊吧 帕樂達之光象徵著烏托邦的資訊 大雄象徵無法吸收資訊的人事物 而這些大雄們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