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思想驗證區域》收穫寶藏!一起讀河馬《我的痛苦有名字嗎?》

raw-image


悲觀地看,《思想驗證區域》最終是理想主義者的全面潰敗。我不像高愛信那樣秉持著“放下感情、不值一提”的態度,相反的,我極其認真、熱烈地追完,然後狠狠失望······無法不認同思想驗證測試中的一道題目——這個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糟糕。

 

尤其在河馬、本傑明、Ted這幾位我喜歡的出演者都相繼退宿之後,最後的囚徒困境環節觀感明顯變得無趣了。當然節目整體還是好看的,它真實地呈現出很多糟糕的東西,但似乎大家也默認現實中想成為贏家的話,那樣做是理所應當,或者美其名曰“生存之道”;不過相應的,我也在這個節目中收穫了一些好得不可思議的寶藏——河馬



河馬最出圈的一段言論,大概就是在匿名辯論環節。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辯論,但她上傳了關於一篇貧困的文章引起了諸多思考。

 

例如“如果要問福利制度這麼好,為何不能擺脫貧困···因為可能不知道有福利制度的資訊,因為可能不相信有人會願意幫助我。”

 

很容易聯想到韓劇《我的大叔》中李至安不知道有適用她和奶奶的福利制度,如果不是大叔告訴她,想必至安辛苦又悲慘的日子還會繼續漫長下去······

 


河馬的書中就寫過類似的觀點,可以看出節目裡的“高光時刻”並非臨場發揮出金句。關於貧困的討論,是河馬平日裡就關心、思考過很多的話題。

 

“貧窮會腐蝕人類的所有層面,並不是單純沒有錢吃飯的問題。貧窮對健康有害,讓人不禁自問自己是否有吃飯的資格。如呼吸般無時無刻感到絕望,讓人覺得不管怎麼嘗試都不可能會成功。整日為無力感所苦。想要在這世上存活下來,不管是誰都必須投資自己。不管學習技術、獲得學位,或至少也要攝取食物照顧自己的身體。貧窮阻止了人們的自我投資,借此阻擋人們想像未來。而什麼都不會改變的念頭,自然會讓人們繼續無力下去。”

 

河馬指出物質的貧窮也會使精神變得貧瘠與疲憊,對未來失去希望、只有消極念頭盤踞心中。即使像《思想驗證區域》中的黑暗騎士、浪子這樣經歷過貧困、成功擺脫貧困的人,也一定會在其他地方露出“破綻”,露出一些偏執或破碎,或者只是,被貧窮腐蝕過的痕跡

 

且不說黑暗騎士、浪子是特例,像他們一樣靠個人努力就能擺脫貧困的時代,似乎已經遠去了。困擾著現在二三十歲年輕人的貧窮是物質和精神的全面貧困,正如河馬所說,是一種怎麼嘗試都不會改變的“無力感”

 


節目採訪裡也提到了金錢、階級的差異。貧困不是個人問題,和階級有關,並且滲透並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是階級問題,那就是社會要討論、要改變的,就和抑鬱症的問題一樣。河馬的書中引用了社會學家鄭晟和的觀點:“傳統上有無數人正在絕望、正在受苦的事實,是一個有關社會正當性的停滯議題······把個人的絕望與不幸歸咎為心理的問題,進而使自殺變得個人化、私事化。讓人一味沉浸於扶持脆弱的自我意識及自我改善的治療型治理,正生產著足以斷絕我們人生和政治的清淡效果。”

 

河馬一針見血地指出:“韓國社會之所以把一個人的自殺當成抑鬱症的結果,或許是因為那正是最輕鬆的解法也說不定。”這句話真是觸目驚心!

 

“因為如果自殺原因是共同體的問題,那就必須共同解決,但若只是因為個人的抑鬱疾病,那麼就是自殺者個人的問題了。”有沒有發現這和貧困的話題本質是一樣的?如果將貧困歸咎個人,不也一樣造成了“斷絕我們人生和政治的清淡效果”嗎?

 

想起小林(本傑明)在個人頻道說他覺得節目有點遺憾的地方——“政治權力到底擁有多強大的力量,在節目裡似乎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而且這種巨大力量本身在我們之間是如何巧妙地隱藏的。”

 

“‘療愈’在現在的韓國社會裡屬於個人份內的事。而且還是得付錢消費才能換到的商品化和服務式的‘療愈’。”越來越多人願意花錢買療愈,很簡單,那是因為我們真的急需療愈啊!

 

河馬不僅犀利地察覺到權力是如何巧妙地隱藏,將貧困、抑鬱都歸咎於個人問題,也洞察到了權力——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些話題太沉重、太悲觀或者偏激?想看更多積極正能量的內容請出門左轉,我們必須在此討論如此不輕鬆不愉快的話題,這本書的內容也大多是十分沉重和充滿痛苦的。但是如果你也喜歡河馬,那麼我非常推薦讀這本書。

 

在下一篇推文中我會正式介紹書中關於女性抑鬱症的部分,想必你也會訝異、哽咽、感同身受那些和我們相似又不同的女性故事,因為我們是無法對真實的世界視而不見的“小河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