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檢舉內容
少一點掌控,多一點體驗:讀《海德格:其人及其時代》

2022/12/1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些家長、老師,不願意讓小孩自己去嘗試、犯錯、和選擇,而是為其制定一個計畫,要求孩子變成計畫中的樣子。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我們可以注意以下這一點:在這裡,即使教育者的計畫,是根據他對小孩的觀察所制定的;並且在實施計畫之後,他願意根據孩子的反饋來調整計畫。但是,只要他優先重視的是計畫所帶來的「成果」,而不是願意接納孩子獨一無二的生命經歷;那麼在無形之中,他依然是減損和貶低了孩子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圖片來自Unsplash,由Priscilla Du Preez提供,特此致謝
在「可計算性」思維的影響下,有些人對自己的孩子是如此;對其他人又何嘗不是呢?朋友、伴侶、甚至親人,有人按照著自己的需求,把生活中的人擺放在一個固定的、方便自己取用的位置。這樣的人,其實並沒有把「他人」看成是一個完整的人;只是從自己的需求出發,把他人視作是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可是,對於工具是不需要「溝通」的。於是我們看到在這個現代社會中,有這麼多的拒絕溝通與溝通失敗;並又因此衍生出諸多沉痛的後果。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46 字、2 則留言,收錄於此專題與 Premium 專區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台灣客。想要開始寫作是讀了林文義的〈光影迷離〉(《遺事八帖》)和李敏勇的《心的奏鳴曲》,深受啟發。喜歡讀的內容是:散文、小說、動畫、哲學。  P.S.可愛狗狗的頭像來自Unsplash,由Andrew S提供,特此致謝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John Hui
如果要發表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