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作為描述、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事件之體裁,企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捕捉一些「真實」,以更加接近「真相」。所以,紀錄片往往提供觀者一雙新的眼睛──展示出因身處境地之不同,只有一部分人才能夠體驗的人生,難以言傳的抽象情感,以及透過想像才能企及的理想、體會。
今年三月,新北市紀錄片獎公佈了入圍初選的二十九部優秀作品。並再次攜手長期關注臺灣環境議題的「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以「齊柏林環境紀錄獎」鼓勵身在臺灣土地上的每一位創作者,持續透過攝影機的眼睛「看見臺灣」,讓臺灣的美麗長久地被世人謹記。同時,入圍的作品也包含社會議題、多元族群與人文情感等,透過褒揚多元文化的價值,鼓勵紀錄片的創作環境,並推動臺灣社會的進步。
入選片《孩子》(2024)的開場畫面是一個網頁映入觀眾眼簾,我們跟著「航」挑選眼睛的顏色、身高與長相,像是在相親交友網站。接著,航和媽媽便踏上前往柬埔寨的飛機──去做試管嬰兒。航,住在中國四川,自述為一名「性少數」。作為能夠自由地選擇和誰一起生活的交換條件,她答應父母在 35 歲以前生一個孩子,好對家庭和社會有一個交代。若是一次不能成功,那就一試再試。「我和你爸又不是沒有這幾萬塊」,航的媽媽對她說。
在中國,代代相傳的頑固觀念深植在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每年有數十萬受不孕所苦的夫妻,在醫院排上長長的隊伍,只希望能做出一個珍貴的胖娃兒。航不一樣,作為性少數,在中國沒有辦法做試管,所以才得舟車勞頓去找柬埔寨的 IVF(試管嬰兒)代辦。但不是每個家庭都像航的父母一樣,大多數人需要四處借錢,才能憑子為貴,即使欠債,只要有了孩子,就能在家族間抬起頭。
面對航的同志身分,她的父親向來拒絕以「同性戀」稱呼自己的女兒,總是將她當做一個離了婚的女人。當航問起母親,該怎麼向親戚們解釋孩子究竟從何而來,母親說:「就說妳談了一個男朋友,留下孩子就分手了。」當傳統家庭對生育濃濃的執念漫溢到航的身上,她仍從未於片中言明,自己是否真的想要一個孩子,或是否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母親。
生下一個孩子,成為另一個孩子換取自由與和平的交換條件。甚至,當鏡頭轉向攝影者念──航的女朋友,我們才知道,要成為媽媽的人,不只有航。而藏著不說的,或許也正隱隱作痛。
從生一個孩子,到如何養孩子,觀眾從一張大富翁的命運卡片,認識了在玩遊戲的兄妹倆。《我們的成年禮》(2024)記錄了他們和來自印尼的媽媽伊尤絲的生活。常見的簡單平房、伊尤絲鍋子裡炒的印尼泡麵、工作的托嬰中心⋯⋯透過幾個場景呈現,我們似乎已經一眼望穿這家人的生活。
片名指的成年禮,其實是媽媽家鄉的穆斯林傳統。每個孩子在十歲左右,要宰殺羊隻、宴請親友,男孩要行割禮,並且上街參與盛大的遊行。這是對成長展示的決心與儀式。在哥哥的成年禮結束後,一家人回到基隆,接著到了他的生日,攝影團隊給他看以前錄下的片段,過去的他說自己長大要賣玩具。但經歷了成年禮之後,哥哥連忙澄清現在的夢想是要當警察──學防身術、抓壞人,抓那些逃跑的移工。
伊尤絲說:「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但我們卻看見她的生命歷程和我們重疊的部分──為孩子的教育煩惱、以及期盼生活可以越來越好。在不可控的命運之中,伊尤絲依舊有自己的堅持,那是她對自己來自何方的認定,也是希望孩子不會因為離開家鄉,而遺忘構成他們的每一個傳統。對伊尤絲而言,那些逃跑的移工都不是真的壞人,只是想要好好賺錢、討生活的普通人。當國情與文化的碰撞呈現在一個家庭裡,孩子的成長也經歷了獨特的碰撞。
由已故環保倡議者周東漢的遺孀吳星螢所創作的《叛逆未亡人》,記錄的是在伴侶過世之後,被遺留下來的人。導演自述,本片並不是用來記錄東漢生前的偉大貢獻,而是為了將一個故事留給和她一樣,被遺留下來的兒子農農,為的是釋放他、也釋放自己的痛,和練習習慣沒有爸爸/丈夫後的日子。
「未亡人」一詞,一般而言是喪偶的女人於悼詞中的自稱。但字面上來看,或許也可以解釋做「尚未死亡的人」。
吳星螢在片中記錄著自己與兒子的生活:轉學、種菜、追火車、吹口琴。日日這樣簡單的記錄與口述,反倒讓我們在靜默的生活中,看見失去一個爸爸,對家庭造成何等劇烈的影響。吳星螢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在深山中簡居的夫妻,這對夫妻也邀請她去記錄他們的第二胎在家接生的過程。看著生死的循環又回到了起點,時常籠罩在過去記憶中的星螢,好像受到了啟發與感動,一股新的意象開始在片中流動;星螢想起自己曾在多年前做了拿掉一個孩子的決定,而眼前的人生經驗,也讓她開始放下過去的情緒與難題。
《叛逆未亡人》(2024)中的未亡人其實並不叛逆,只是在未亡與已逝之間,試圖把生生不息/生死循環的真諦越看越清,透過接觸事實,尋找能夠信服的信仰,也在理解自己的過程中,向外尋求一種共情。
榮獲齊柏林環境紀錄獎優選的作品《七股光電啟示錄》(2024),則是揭露台南七股地區的土地與開發衝突。七股區總面積一萬一千公頃,而為了創造漁電共生、預計設置太陽能板的區域就有近三千五百公頃。一片片的漁塭、黑面琵鷺棲息的鹽沼濕地,與鮮蚵、虱目魚的養殖漁場,構成西海岸獨有的景貌。片中大量訪問許多當地漁民,他們要的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在資金雄厚、人脈廣達的光電業者,與世代以漁為業、以七股為家的居民之間,政府可以履行承諾,擋下不合理的無上限入侵,並保護七股當地的純樸景色。
不過,當地居民其實在九〇年代就已經有過參與七輕抗爭的經驗,也持續為了光電議題抗爭多年。居民們並不天真地認為,只要有政府介入就能太平,他們也期許七股能夠不被政策追趕,不受政府限制。每個地方的養分是如此不同,七股作為西海岸的自然瑰寶,當地居民當然不會只顧眼下近利,無視子孫世代的永續福祉。
正是因為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與大自然和平共處,以達永續經營,是極其重要的。再加上這背後所隱藏的人才流失、社區老化、產業結構崩解等鎖鏈式的影響,光電業者不能忽略這一切,獨留當地居民為自己的家園神傷。
閻連科曾探討過「真實」是如何作為人類創作的核心信仰:「當抽象的詞語來自人的生命經驗時,這種生命經驗大約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可落地實施的人生經驗;二是不可以落地實施的生命與想像的經驗。」(《小說的信仰》,2024)前者指的是大多數人都擁有的體驗,如《孩子》片中描述華人家庭裡,傳宗接代經常被視為理所應當的責任;或《我們的成年禮》中描述著外籍移工如何在臺灣經營家庭。後者,則是只有一部份人才會觸碰到的人生,如《叛逆未亡人》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如何承受著巨大的孤獨、無助,並在精神上妥善照顧自己;以及《七股光電啟示錄》中為了保護家鄉風景,與街坊鄰居團結一氣的堅持,這都是未曾身處如此景況的人,難以想像的。
這些透過想像才能產生的體會與思考,需要參與其中的人,記錄下身邊的發生,並將其轉化成「可落地實施的生活經驗」,才能作為具有說服力的橋樑,走進更多人的心中,讓小的、特別的、少有的事件,廣泛地走近大眾的視野。畢竟我們皆生活在同一座美麗且珍貴的島嶼,一部紀錄片的存在,或許能為社會埋下改變的契機。
劇照提供/新北市紀錄片獎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2024 新北市國際紀錄片月
為期 1 個月之放映活動,為喜愛紀錄片的朋友提供多樣紀實影像播映,其中更包含 2024 年的 13 部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影片,並規劃製作團隊映後座談,歡迎前來給予紀錄片工作者實際掌聲與支持!
活動資訊
日期:11/3-11/29
播映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府中 15 紀錄片放映院、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中和威秀及板橋秀泰影城
詳細放映場次及更多新北市紀錄片系列活動訊息,請上新北市紀錄片系列活動主題網站,或臉書搜尋「感動,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