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直的散文

    《只能用4H鉛筆》朱宥勳。大塊文化,2024。

    《只能用4H鉛筆》朱宥勳。大塊文化,2024。


    讀完之後一句話跑進我腦海:好直好直的散文。

    這裡的「直」有幾層意義:一來是我為了取樣不同生理男性的身體感而讀了這本直男寫的自我剖白、二是我很意外讀到敘述如此直白(無貶意)的散文作品。推薦序寫「對抒情散文讀者,這可能太過理性、太過計算了一點」倒也未必全然如此,較早期作家寫雜文時通常就這樣夾敘夾議兼顧抒情。只是在《只能用4H鉛筆》裡把篇幅拉長,我猜想是作者的表述模組所需:抒情之於作者像是一塊比較少用到的肌肉,作者得喚回經驗,借小說技術轉化成情節並調度,或者放進角色裡做出人我之間的映襯,好讓他在較為直接的陳述和知識資料裡做出抒情之力和戲劇感。

    討厭買衣服、不該注意外表、身體是機器、食物只有喜好沒有品味,彷彿在讀當年PTT的Mix_Match板、Fitness板、MuscleBeach板加上Manstalk板的疑問綜合精華區,要如此坦承也順便坦承自己在這些很「直」的面向上被弄「彎」、從身體到心的感受,這樣關注自我轉變並向讀者坦白其實是很「散文」的。

    這麼說好了,在〈第一次減肥就失敗〉裡,我們會讀到一個跟社群媒體上完全不一樣的作者形象:

     比如說,(以減重)挽回一段其實已毀壞難救的感情。
     然而,減肥與感情之間的連動關係,終究是我自己虛構的。我日日追看對方的BBS日記,害怕那些隱晦不指名的文字段落,所隱射的時際上是我;又害怕連續幾日的文字裡通通沒有我。

    一個直男的身體感何來?我其實很少讀到(或是認識的)直男會把人生的失敗歸咎在身體之上,這不免令我想到近現代對身體認知通常是大腦的地位和重要性遠超過身體,且男性對身體的態度通常是功能性的。然而,身體在這篇文章(或是這本作品集)裡,反映出來的,是一連串的失敗和受苦感受:感情的失敗受苦和身體的失敗受苦連結,進而在情感裡產生殉道般的歪曲感受。試想一個聰明人,讀書人,順性別異性戀男性,生命中的挫敗感幾許?即使挫折也該能靠自己扳回一城。於是我們就不難體會那無法改變的挫敗感讓人多麼洩氣,作者在這篇作品寫的也許不是「減肥」,而是成長歷程中少數卻令人無能為力的重大「失敗」。文末令我動容的是感情的失敗致使他生活亂套,冰箱內時才的腐壞混亂就是內心狀態的具現化,即使接到得獎消息的開心和成就也掩蓋不了巨大的挫折帶來的感傷。傷心在這裡是映襯出來的,若沒有得獎的「即時雨」,恐怕作者的情緒還沒有機會混著雨水淚水一起宣洩而出。

    不過,雖然我是將這本散文集作為一個性別取樣來讀的,還是能看到作者與我之間大量重疊的生長經驗。不僅僅是經歷過身材焦慮和「社會觀感不佳」的非難,九○年代的性別觀感、教育環境也令我熟悉,尤其讀到小時候愛看邵氏和武打電影也喚回我還是「小男孩」時的記憶;品牌服飾店裡笨拙的購物經驗,讓我想起男生的成長過程裡,愛美是個發展遲緩的禁忌話題,而多半都用了「帥」來取代並中和外貌和性別氣質的取向(且通常就是基因定生死)。當年的男孩們的岔路處,可能也就是在認知到「男生」此一詞彙是否有破口,而決定了性別複雜層次的去向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