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狐狸鬼怪說現代史:內山節

    今天是立冬之日,各家電視台可以說是默契十足,都在報導台灣民眾熱衷吃羊肉爐和薑母鴨以抵禦冬天的盛況,連窩居書庫的我也被這熱騰騰的氛圍感染了,大啖火鍋的慾望被激發了出來。但對我來說,既定的文字產出未達目標之前,不宜擅自離開書桌,所以,我僅能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奔向火鍋圍爐的處所了。

     

    事實上,我這樣自圓其說,手上並沒有閑著,仍認真讀起內山節《日本人為什麼不再被狐狸騙了?》熊韵 譯(上海譯文,2024-10)這本有趣的書,務必從書中挖掘什麼點才行。從書名來看,這部書類似日本民俗學普及本,展讀之後,卻別有洞天。依我的解讀與偏見,作者看似在追蹤日本人被狐狸戲弄的傳說的起源,但為何以1965年為界日本社會突然再也沒有產出這類的新故事了?其實不然。作者有其歷史社會學的雄心,他用被狐狸所騙作為引題(線索),實則以歷史學家的視角來解釋日本戰後社會和經濟形態的巨大變化,才是導致(日本人)不再被狐狸所騙的關鍵因素。不僅如此,作者對戰後日本人的精神史的變化是深有反省與批判的:

     

    「……人們曾經生活在自然、神靈與歷史之中,擁有與之溝通的敏銳感覺,但如今,他們放棄了這種感覺,以經濟為媒介,用新的溝通方式重塑了自己的精神。」

     

    「可以說,戰後日本人之所以對經濟增長、科學技術的振興產生強烈渴望,就是吸取了戰敗的教訓。與此同時,這種渴望也改變了戰後的精神風土,促使人們把那些用科學無法說明的東西(被狐狸迷惑之說)視為「迷信」和「謊言」,並加以否定。」進一步說,我們從依循作者指陳的線索往下追查的話,似乎可以得出日本人一度淪為經濟動物的事實根據了。

     

    話說回來,當我們有了獵奇追新的心理,而且很想找出其中的因由,就需要借鑑歷史社會學這個分析工具了。人的生存條件和物質環境一旦改變,它就會強勢改變人的思想與價值感。受到這個議題的感染,我忽然想起了國中時期的舊事,每逢夏季酷熱之際,就傳來鄰村男童在大圳溝游泳溺斃的憾事,有說那是被水鬼抓走的,有說那是被抓交替的倒楣者,總歸一句,各種傳說版本皆有。現在,這個條件不存在了,有了游泳池(不管室內室外),再頑皮的小孩,都不會跳入大圳溝戲水,而那些長相恐怖的水鬼(台灣河童)傳說,自然就失去了現實基礎,隨著極端氣候的陣陣熱浪被人間蒸發了?(2024年11月7日)

     

    延伸閱讀:

     

    內山節《日本人はなぜキツネにだまされなくなったのか》(講談社現代新書,200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