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中來到了明婷飯店,由於事先來不及訂位,本店的座位已經客滿,被安排在本店對面的用餐區,這是新的二層樓用餐區,室內幾乎沒有甚麼裝潢,甚至牆角邊桌都堆滿了雜物,顯然單純只是用來消化過多的客人
明婷飯店成名已久,號稱是成都首席蒼蠅館子,蒼蠅館子是用來形容相對於高級餐廳的小餐館,沒有過多的裝潢、價格也較低,但卻有許多好味道的料理,是成都許多人的日常廚房,明婷飯店開業時只有三張桌子,是為了給患病的兒子籌錢治療而開,在近三十年時間裡,不只維持舊有的美味,也不斷推出新料理,是媒體、美食書、餐館排行榜裡最常被報導的常客,因而有了此稱號
點了二道創業以來的招牌菜、一道創新菜、一道傳統川菜,總價也不過165塊,確實划算
這道腦花豆腐是創業以來的招牌菜,是成都第一個將腦花(豬腦)與豆腐一起做成麻辣口味的廚師,這道菜十分類似麻婆豆腐,也是屬於家常麻辣味型的料理,要將沒有味道的豆腐與腦花炒至入味,需要二十多種的香料、多道工序(去豬羶與豆腥、爆香、煉油等)、三次勾芡(據說每次勾芡的火候也都不同),最後還要做出味道的深度,起鍋時還要融上雞油,讓這道菜吃起來確實味道深沉內斂,風韻高雅、層次豐富,尤其是咬到腦花時,濃郁諾口沒有羶味,冷熱吃單吃配飯吃配酒吃都很理想,不愧是招牌。成都很多賣腦花蹄花的料理,都帶有明顯的豬羶味,令人不敢恭維。
這是一道新創菜,會點這道菜單純是想吃海鮮,成都餐廳的菜單以肉類河鮮山產為主,海鮮最常見的便是蝦子(草蝦冷凍蝦與冷凍小墨魚),每餐都是味道濃郁的肉食讓人身心疲憊,因此有生蝦(鮮蝦)料理,立馬下單囉。這道其實是奶油蒜蓉蝦仁粉絲煲,只是在其中加了一點點花椒,算是成都版的粵式或西班牙式的蒜油蝦,大量的蒜蓉以奶油煨過,淋上一點紅油,倒入裝有粉絲與生蝦仁的鋁箔袋,放進烤箱,180度烤個10分鐘就可以上桌了,是道超級開胃的下飯料理。把蝦仁換成螃蟹、再加一點洋蔥西芹,就是奶油局螃蟹了,想想都會流口水 !
一大碗公的飯是附在茶水費裡,可無限續飯,可惜自己飯量小,光吃菜就飽到天靈蓋,偶爾扒幾口飯,純粹是平衡過濃過辣的味道。隨餐附贈的蘿蔔泡菜,是成都常見的用餐方式,明婷飯店的泡菜是這次來成都的餐廳中最好吃的(包括米其林餐廳),酸甜適口
藤椒牛舌是饕客這幾年公認的必點菜,屬於川菜經典的椒麻味型。藤椒指的是青花椒,是花椒尚未轉紅成熟時採摘下來的花椒,具有強勁的木質清香、香麻憾人,青花椒入菜是川菜近二十年來興起的趨勢,料理運用範圍極廣,十分對了追求更刺激更香麻口味的新一代消費者的胃口。這道以新鮮的二荊條辣椒爆底的牛舌,整體嚐來基本上是溫潤和藹,但麻味與辣味隨著進食而逐漸散發,吃到一半,幾乎已失去味覺,必須喝點飲料才能繼續用餐,牛舌地下的鋪底料是馬鈴薯與西芹,保有鮮汁脆口的西芹裹上醬汁,美味不輸牛舌
這道茄子是聽到大聲說話的隔壁桌說他們的朋友有推薦,便點來試試,這道菜也是最慢上桌的料理,想來應該是茄子得慢炸之後,刷上滷肉醬後再送進烤箱烤出金黃色的表面,這二個工序都需要慢工出細活的緣故,茄子的切法很有意思,先大斜切之後,再開成扇形,泡過糖水後再入油鍋,油炸時因厚薄不均的關係,造成薄的部分酥脆、後的部分軟嫩,跟著表面烤的焦香四溢的肉醬吃,口感的變化、味道的深沉、蔬菜的鮮甜,整體表現確實十分美味,只是含油量略多了些,整個盤底厚厚一層油,很嚇人,難道成都人、或成都妹子都不介意 ?
「燒白」是梅干扣肉的四川稱法,屬於農家宴客菜裡「三蒸九扣」中最出名的一道,燒白有甜燒白與咸燒白二種,川菜的咸燒白雖然做法與粵菜(客家菜)的梅干扣肉類似,但用的鹹菜是芽菜,也是芥菜,但是用的部位是芥菜的花梗,調味也多了辣椒花椒,因此味道比梅干扣肉更加有層次、更下飯配酒。甜燒白又成夾沙肉,因為豬肉是切成二連刀,亦即二片豬肉之間沒有切斷,因傳統上在其中夾入紅豆沙而得名,現在則多了一些不同的填料,比如黑芝麻,甜燒白也是豬肉扣碗蒸製而成,只是把鹹菜換成拌入豬油紅糖醬油的糯米,蒸好後出餐時撒上白糖,原本因高糖高油高熱量的料理特色,逐漸消失在餐廳哩,近二十年來,因重新復興川菜而得以「復古」之名,重新受到年輕時刻的歡迎。
可惜明婷的甜燒白的豬肉沒有夾沙,讓整道菜,嗯,甜品又油又甜,扒了幾口,實在太膩,放棄。
用餐途中點來解辣的冰酸梅湯,很適合暫緩麻辣的力道,這個牌子意外地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