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應謹言慎行以維護誠信,
在背後支持下屬使其自然成事。
================================
太上,下知有之;
最好的狀況,
下屬知道有這麼一位領導者;
其次,親譽之;
差一點的情況,
與其關係親近並讚美他;
其次,畏之;
再差一點的話,
是對其有所畏懼;
其次,侮之。
最差的狀態,
則是輕視看不起此人。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當誠信不足的時候,
就會發生不被信任的情況。
猶乎!其貴言也。
要猶疑謹慎啊!
領導人應該重視所說過的話。
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當事情順利辦成,
然而下屬官員會說:「我就自然而然做好的」。
================================
次:等第、順序。
譽:稱讚。
畏:恐懼、害怕。
侮:輕慢、輕賤。
猶:戒慎遲疑。
百姓:百官族姓。
得到下屬信任乃領導經營至為關鍵的核心要務,然而信任實際上是一種預期心理,當上級發出的指示下屬推測能有好的成果,自然確切執行且期待後續獎勵;反之若預期發生失敗,則會將重心轉為不犯錯誤甚或諉過以免被究責懲處。
輕易發出指示、做出承諾則易導致不符預期或無法兌現的後果,進而削弱他人對自己的信任,因此應當保持謹慎「貴言」的態度。且當信任不足時發出的指令容易遭逢阻抗而難以順利執行,故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百官.善任>提到了「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無論下屬信任與否,其所提想法意見皆納入考量範圍,此即藉由「百姓皆注其耳目」來通盤了解全局而做出審慎規劃,也唯有符合預期的成果方能有效提昇信任程度。
由於信任程度不等而產生四種領導結果:下知有之、親譽之、畏之、侮之。太上即最好的狀況,指的便是無為領導;這種領導風格是以專責授權、支持團隊的方式,領導者與業務(團隊)負責人之間具有良好溝通與互信基礎,並以道理為行事依歸。就結果而言,把事做好後下屬們會覺得是自己自然而然地辦成,半點沒有出自領導者英明指揮的感受,因而以「下知有之」稱之。這也說明了「我自然也」乃為依道行事「善始且善成」的最佳指標。
比如說某位學生在大考拿到了優異成績,他/她會覺得就是自然而然地唸書所得到的成果,殊不知其三餐飲食、生活起居、課程安排、師資傳授、課餘活動等日常事項,皆受到適當支援才得以心無旁騖專心學習,缺少其一感受上就不自然了。因此「我自然也」代表了領導者對於工作規劃、協作、環境等皆有適當安排與支援,下屬方能專注本職而不覺有異,事實上一點也不簡單。
若是團隊運作較差的就無法如此順利了,因此需要領導者時不時現身補強,大抵是以仁政或威權兩種形式。施行仁政的領導者與下屬保持良好關係,會關心照顧下屬心情並以苦口婆心的態度溝通,有時還會親自出馬彌補人力缺口,因此下屬莫不感恩戴德而「親譽之」。至於威權則通過利誘威逼手段施壓團隊前行,整體而言著重於功利導向來達成團隊成果,由於處於害怕失去好處或遭受懲罰的氛圍之中,故以「畏之」稱呼。
上述領導形式皆是在成事遂功的前提下方能成立,若總是讓下屬對上級的規劃安排沒有信心,加之屢屢遭遇挫敗,最終還得落入被輕視看不起甚至私下辱罵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效法無為將與不為而治相提並論,仁政的舉止被視為軟弱無能、矯揉造作,而威權行徑則成了剛愎自用、作威作福,此乃對現實不滿與未來悲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