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我只是一顆不喜歡上班的水果(1)

我的朋友們多數都不聊投資或者理財。
大概是因為本業或祖產足夠豐厚,不太需要暸解到這些嗎?

但是這幾年,每一天上班,都有三不五時想離職的衝動
(想離職的頻率是三小時至五小時),所以很想很想了解怎樣才能退休。
(心很大,還不是想了解怎樣能夠累積資產,降低轉職成本而已)

開始學投資理財的時機:發現上班是種折磨。

早早退休的人,到底都做了什麼事情呢?
帶著這樣的好奇,改變了我長久以來的閱讀清單。
原本只看小說或者心靈叢書的我,轉換到財經題材。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開始主動詢問朋友如何投資理財。
大概有 90 % 的友人,走保守路線:保險、儲蓄險、理財顧問推薦的基金。
只有 10 % 的友人,在各方推薦(朋友、親人),或者自己研究財報,在股票市場裡獲利。

但是所有的友人很一致的,都很腳踏實地,專注於本業。
薪水或職位能節節高升,才是他們唯一相信的理財之道。

是的,我的友人實在都很正派。

閱讀財經的書籍後,我發現我想追尋的不是完全不工作,立馬退休最好。
(醒醒吧,快放棄天上掉下一筆豐厚的財產,這種天方夜譚),
我想追尋的是有一天能財務自由。
不要完全靠著本業來支撐生活,慢慢降低對本業薪資的依賴,一直到就算沒有主動收入,也能支付日常生活的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有很多種:出租房產、版稅、專利、智慧權、股票、基金等等......

初期閱讀相關資訊,似懂非懂。
收集資料一輪後,我想我的苦海人生,出現了一盞明燈:股票。
透過參與市場,讓資產漸漸豐厚。
而如果透過持續參與,則能得到「複利」效果,讓資產能穩健成長。

然而,股海才是無涯,怎麼買才是正確的呢?
看了書還是懵懵懂懂,
要把身上多少資產,拿來投資:全部還是幾分之幾?
要怎麼選擇標的:是個股來押寶,還是選 ETF 能分散風險?
要如何選擇投入頻率:是單次 all in 還是分批進場?
要何時投入:是擇時,還是即刻?
要何時賣出:瘋狂上漲時,還是逐漸下跌時?
什麼頻率來檢測資產:無時無刻,還是一年找一天即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