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日常分享|首次在病房遇到CPR的無措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無心率!CPR!」

醫療緊急現場,最讓人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劇中的這句話,看過《浪漫醫師金師傅》的人應該都對這個場景不陌生。心臟停止,需要急救壓胸,這是病房值班時最害怕遇到的情況之一。

儘管以前在急診或病房實習時,我曾經有過幾次做 CPR 的機會,也在旁邊目睹過急救現場,甚至醫學生也都考過高級心臟急救術(ACLS)證照。但每個醫學生都知道,沒親自操作過之前,再熟悉的理論也只停留在紙上談兵。

當時從旁目睹時,我只覺得那些醫師很帥,面對急救場景鎮定從容,甚至還能對旁邊的醫學生進行教學。那時我想,雖然緊張,但應該不會太難。直到那天我真正遇到了,才知道事情完全不是這麼簡單。


上工第一天:突如其來的急救場面

那天是我在內科的新科別上工的第一天。早上orientation結束後,我還在適應系統怎麼用、醫囑要怎麼開、主治醫師幾點查房、並且熟悉目前手上的病人情況。

突然,護理師對我說:「江醫師,XX 床患者conscious change(意識改變),快去看看!」

我快步走過去,在抵達病床前,腦中還在默念意識改變的診斷口訣「AEIOUTIPS」,試著預想可能的原因。但當我看到病人臉的那一瞬間,我嚇到了。

有目睹過瀕死樣貌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種一眼就能看出異常的狀態。患者雙眼瞪大、臉色慘白、整個人沒有氣息。

我先是大聲叫喚患者名字,但她毫無反應。

我趕緊用手指搭上她的頸動脈,數著「1001,1002,1003……」一直到「1007」,完全沒有脈搏。

這是我第一次在一線親手確認到一個病人沒有脈搏的情況。我看了一眼旁邊的監測儀,顯示仍有竇性心律,我心裡還有點懷疑,真被我遇到了?而且就在我來這裡的第一個小時?我對自己沒有信心,因此又換了另一邊摸脈搏。

兩秒鐘,還是沒有脈搏。這時我腦中閃過「PEA?」

PEA(無收縮心臟電氣活動(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是一種特殊的心律狀況,病人的心電圖看起來有正常波幅,但觸摸不到脈搏,也沒有血壓,代表心臟無法有效收縮。這種情況唯一的方法就是立刻進行 CPR。

雖然課堂上教過,沒有呼吸和脈搏就要立刻 CPR,但當真的要自己做這個決定時,我還是猶豫了。幸好旁邊的護理師見狀大喊:「IHCA!」我這才如夢初醒,立刻跳上病床開始壓胸,同時護理師也立刻呼叫總醫師(CR)及其他支援團隊成員。


急救現場的混亂與有序

緊接著,支援迅速到位。護理師推著急救車,把所有需要的設備、藥劑準備好,CR 學姊也在幾十秒內趕到現場,開始指揮眾人分工。有人接上監測儀,有人準備藥物,有人開始預備電擊和插管器械。隨著支援的陸續就位,我的緊張情緒也逐漸平復,開始能專心壓胸。

進行第三輪 CPR 後,我們再次測量了脈搏——

「ROSC!」(心跳停止經心肺復甦急救而重新建立自發性循環)

聽到這個詞,我才終於鬆了一口氣,隨後開始著手後續的安排,並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急救結束後,我回到護理站,整個人還處於大腦當機的狀態。這時 CR學姊走到我身邊,問起病人的背景和相關資訊。我明明不久前才看過病歷,但她問我的時候,我腦袋一片空白。連病人的名字和診斷都記不起來,只能結結巴巴地說不出的所以然。

學姊並沒有責怪我,只是說:「沒關係,之後好好注意就好。」

她的語氣溫和,沒有責備,卻讓我感到更大的壓力,因為我知道自己應該做得更好。


混亂無措的一整天

最後,病人的診斷是 CO2 滯留導致的呼吸抑制,同時伴有右心衰竭,最終引發了呼吸停止和心跳暫停。在插上呼吸器後,病人準備轉入 ICU。

而那整個下午,我都處於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

當心臟內科的醫師來病房做床邊心臟超音波時,超音波上看到了患者 IVC 漲大、右心擴大,有心臟衰竭的證據。而當時我默默站在後面,看著那些我看不懂的影像。

醫師突然轉頭問我:「學弟,你看到了什麼?」

我沒想到他會問我。當下又是答不出來,被狠狠唸了一頓:

「啊你什麼都不知道在這裡幹嘛?」「你是Clerk嗎?什麼?是PGY?」「PGY 怎麼會不知道?」

被念了一頓後,接著他很快地跟我說了一下超音波看到了什麼,以及後續的處理方式。我只能頻頻點頭認錯,迅速把他的話記下來。

整個下午,我忙著補 order,一堆藥名不熟悉、劑量不清楚,護理師不斷指出我的錯誤。呼吸器的設定?藥物劑量?藥物路徑?許多過去沒開過的醫囑,在同時全部轟炸下來。

我繼續進行著:被罵、道歉、重新修改,又繼續被罵的無限循環

直到病人終於要轉送 ICU後,我繼續被批評病歷紀錄和交班得不夠清楚。我只能繼續低頭道歉,然後一邊快速筆記下學長當時唸的地方。

這一整天下來,我幾乎心態炸裂,當時真的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比實習生更爛——畢竟實習生還可以乖乖閃到旁邊。但比起一直被責備,我更懊惱的是,自己的無能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我事後反覆想著——

壓胸的時候,我壓的深度是否正確?一開始判斷壓胸的時機是否有延遲?這些疑問在我心中不斷反覆,所幸病人後來進入 ICU 後,意識逐漸恢復。


收穫與感恩

這次的經歷,無疑給了我一次震撼教育。

這讓我更加敬佩那些能冷靜執行專業的醫護人員,也在知識層面見識到完整的心臟急救流程,也在實務層面,學到整個急救流程和觀察病人的各種細節。而我也對整個情境發生時的每一個人和環節都感到無比感恩

我很感恩,病人自己也很堅強,挺過了這次危機。

這是我上工的第一天,遇到了 CPR 的情況。但幸好當時是白天,有很多人可以支援,不會讓我一個人陷入無措的狀況,病人也沒有因為我的經驗不足而錯過急救的黃金時間。

我非常感恩,許多學長姐們都很友善,沒有情緒責備我,只是就事論事地告訴我下次怎麼做得更好,並且給予鼓勵。當下我真的很慶幸遇到這樣的前輩,也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個給學弟妹心理支持的好學長。


建立在專業上的勇敢

林口長庚知名的急症外傷科醫師傅志遠,曾經分享過一個概念:

高級外傷救命術的教科書裡,有一題必考題,幾乎是每次上課的固定教案,也是學員必須被傳達的觀念:張力性氣胸是『臨床診斷』,所以不能等到影像證實,就必須採取處置。講是這樣講,考試是這樣回答。張力性氣胸其實沒那麼多,真的遇到的時候,敢有自信地直接『臨床診斷』,在沒有影像證實的狀況下採取處置,做過的人有幾個?敢做的人有幾個?
這當中『敢』與『不敢』的差異,不是單純的勇氣問題,而是建立在專業與能力之上,知道這刀劃下去會發生什麼事,以及有能力處理接下來的所有問題。這就是專業訓練的目的與價值。

在開始工作後,更能體會這段話的深意。也讓我理解到,我們所看到那些「大膽果決」的專業人士,他們並非天生擁有特別多的「勇敢」,而是建立在充分的學習和經驗之上。

而當我們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知道每一步的後果,並且有能力處理接下來的問題時,我們才有資格去「敢」做出正確的決定。


avatar-img
26會員
16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 合作聯絡☎️ michaelseal8@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凡思筆記 的其他內容
「未來很長,請記得,彈性才是醫師路上最重要的資產。無論遇到什麼挑戰,都不要控告自己,學會接納當下的選擇。成功固然重要,但幸福才是最值得追求的終點。」 昨日是醫師節,我想藉由本文,分享我父親不久前在醫學系畢業典禮,對即將踏入職場年輕醫師的演講。以本文提醒自己,也鼓勵每位在壓力下奮鬥的工作者們
雖然跟著主治醫師學習時,見過許多生離死別的場面。我們經常看到家屬在床邊落淚,或努力展現出堅強的一面。但多數時候,這些場景對我而言只是擦身而過,即使我能理解,也會認真聆聽,卻很少能讓我真正感同身受。然而,這位女孩是第一位讓我切實體會到什麼是「共感」的患者,因此,她的故事在我心裡佔有無法替代的位置。
「未來很長,請記得,彈性才是醫師路上最重要的資產。無論遇到什麼挑戰,都不要控告自己,學會接納當下的選擇。成功固然重要,但幸福才是最值得追求的終點。」 昨日是醫師節,我想藉由本文,分享我父親不久前在醫學系畢業典禮,對即將踏入職場年輕醫師的演講。以本文提醒自己,也鼓勵每位在壓力下奮鬥的工作者們
雖然跟著主治醫師學習時,見過許多生離死別的場面。我們經常看到家屬在床邊落淚,或努力展現出堅強的一面。但多數時候,這些場景對我而言只是擦身而過,即使我能理解,也會認真聆聽,卻很少能讓我真正感同身受。然而,這位女孩是第一位讓我切實體會到什麼是「共感」的患者,因此,她的故事在我心裡佔有無法替代的位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在加護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的真實經歷,描述了她在救護過程中遇到的病人及其家庭的故事。文章突顯了病人的勇氣與樂觀,即使在重病中,依然關心他人,展現了生命的珍貴與人性的美好。這些故事讓作者深刻體會到珍惜每一刻的重要性,並反映了醫療人員的情感付出。適合對醫療、護理或人性故事感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今天遇到一則蠻有趣的電話,也是發生在上班的時段,我只能說急診這個單位,真的是百事都要想辦法處理,即使你不會的東西,也是要學著如何的回答及答覆,感覺上~急診又不是客服專線,怎會離專業越來越遠。
Thumbnail
每次被指派接新病人的時候,心總是慌亂的。 腦中不斷盤算著待會病人上來的時候,需要做些什麼事?要怎麼聽交班、抓重點?需要先備幾瓶點滴?需要加壓袋嗎?用氧氣面罩或是要找RT (呼吸治療師) 調呼吸器?新病人的單張準備好了嗎?床鋪好了嗎?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一如往常地,急診室大廳的自動門緩緩向左右開啟。 這裡與街道上同樣空無一人。 幾分鐘前在裡頭還滿是痛苦呻吟的患者、焦躁不安的家屬、忙進忙出的醫師及護理人員。 現在竟全都不見了。 我往內踏了一步,腳步聲清晰可聽。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大聲地詢問卻得不到分毫的回應。
我瞇了一下眼睛再睜開,「嗶」地一聲正好打完了卡,終於可以離開待上一天的急診室了。 在急診室裡,每天都像身處最前線,戰戰競競又手忙腳亂。 有個老笑話是這樣説的,「手術很成功,」醫生説道,「但是病人死了。」 活下來是奇蹟,死去則是天命。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有天上班,急診忙碌度在爆炸邊緣,醫師特地從開刀房走來急診:再不讓病人進開刀房我就不要現在開。 前面送三台緊急刀上開刀房,加上兩台加護病房⋯⋯剩下最後手腕骨折,等不到10分鐘還沒送上去,我一邊準備病人手術流程,看著衣服還沒換的病人,一邊耳邊傳來這種帶有威脅的字眼,眼淚差點飆出來⋯⋯⋯。
Thumbnail
心悸、胸悶應該是急診裡面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而我的經驗裡面,只要不是胸口疼痛不已,造成人非常不舒服,患者通常都可以忍很久,所以最後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尤其是中壯年、老年等患者,這樣情況真的不可以大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在加護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的真實經歷,描述了她在救護過程中遇到的病人及其家庭的故事。文章突顯了病人的勇氣與樂觀,即使在重病中,依然關心他人,展現了生命的珍貴與人性的美好。這些故事讓作者深刻體會到珍惜每一刻的重要性,並反映了醫療人員的情感付出。適合對醫療、護理或人性故事感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今天遇到一則蠻有趣的電話,也是發生在上班的時段,我只能說急診這個單位,真的是百事都要想辦法處理,即使你不會的東西,也是要學著如何的回答及答覆,感覺上~急診又不是客服專線,怎會離專業越來越遠。
Thumbnail
每次被指派接新病人的時候,心總是慌亂的。 腦中不斷盤算著待會病人上來的時候,需要做些什麼事?要怎麼聽交班、抓重點?需要先備幾瓶點滴?需要加壓袋嗎?用氧氣面罩或是要找RT (呼吸治療師) 調呼吸器?新病人的單張準備好了嗎?床鋪好了嗎?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一如往常地,急診室大廳的自動門緩緩向左右開啟。 這裡與街道上同樣空無一人。 幾分鐘前在裡頭還滿是痛苦呻吟的患者、焦躁不安的家屬、忙進忙出的醫師及護理人員。 現在竟全都不見了。 我往內踏了一步,腳步聲清晰可聽。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大聲地詢問卻得不到分毫的回應。
我瞇了一下眼睛再睜開,「嗶」地一聲正好打完了卡,終於可以離開待上一天的急診室了。 在急診室裡,每天都像身處最前線,戰戰競競又手忙腳亂。 有個老笑話是這樣説的,「手術很成功,」醫生説道,「但是病人死了。」 活下來是奇蹟,死去則是天命。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有天上班,急診忙碌度在爆炸邊緣,醫師特地從開刀房走來急診:再不讓病人進開刀房我就不要現在開。 前面送三台緊急刀上開刀房,加上兩台加護病房⋯⋯剩下最後手腕骨折,等不到10分鐘還沒送上去,我一邊準備病人手術流程,看著衣服還沒換的病人,一邊耳邊傳來這種帶有威脅的字眼,眼淚差點飆出來⋯⋯⋯。
Thumbnail
心悸、胸悶應該是急診裡面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而我的經驗裡面,只要不是胸口疼痛不已,造成人非常不舒服,患者通常都可以忍很久,所以最後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尤其是中壯年、老年等患者,這樣情況真的不可以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