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Javiis,這篇文會分享本人用「一般入學」的方式,報考台北三間工業設計相關科系研究所的資訊整理及心得。希望對於有興趣報考的學弟妹有所幫助,也幫自己集氣,祝福大家最後都能如願上榜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112年6月從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業,因為大三下和大四上當時並沒有打算報考研究所,畢業後就去當兵(112.10-113.02),當兵後也還在迷糊,就先去工作一段時間。一直到了113年11月1號,才決定要來報考114年度工業設計科系的研究所,因此我只來得及報名一般入學的申請管道。
114學年一般入學工業設計所報名時程參考(以簡章公告為主)
簡單來說,報名及放榜的日期,順序大約為:台師大最早,之後台科北科差不多,不過北科的最後報到時間應該是最晚的。
以114學年的一般入學來說,雖然招生時間有些差異,不過如果你三個學校都是正取的話,也可以保有選擇的餘地!(若要備取的話就不太確定了) 不過在報名前還是可以注意一下各校的招生時程,如果面試或錄取時間會撞期的話可能就要再自行斟酌報名!
基本上現在已經沒有學科考試,全部都跟甄試一樣,是以「審查資料(成績單、作品集、研究計畫等)」及「口試」作為招生的評分方式。
因此建議如果時程允許的話,報名甄試比較好,因為要準備的內容基本上都一樣,但甄試的名額比較多。
下圖為台師大報名系統,可以看到個人作品集及專業及學習表現是分開的兩個欄位喔!且值得注意的是,台師大報名系統第一頁下面有一個送出件,當你按下去之後,就無法再更改上傳的東西了。所以請你在確認檔案前,千萬不要按。當然,若確定檔案之後,請也要記得按送出。(我也不能保證沒有按會怎麼樣)
擷取自台師大研究所報名系統
下圖為台科大的報名系統,可以看到每個項目是分開的。我當初本來有準備推薦信,不過既然它的欄位沒有放,所以我也就沒有放進去了。(但推甄的話可能有一個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欄位,不過我這邊就沒有很確定,請自己到時報名再注意喔)
擷取自台科大研究所報名系統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創新設計碩士班甄試指引
下圖為北科大的報名系統,可以看出在校成績對他們來說的重要程度,且其他檔案都要合併在一起,這個部分可能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格式該如何安排。
擷取自北科大研究所報名系統
大概花了四周的時間準備:一兩天看資料、兩周作品集、一周研究計畫、大約兩天做履歷。不過我是幾乎全職在準備研究所,所以如果是有在實習或工作的同學,建議把時間拉得更長一些會比較寬裕。並就像上文提到的,每個學校檔案的分法不太一樣,所以也還會需要花時間個別處理每個學校檔案的合併或分割。
分享自己粗鄙的審查資料與作品集,但我是真的希望能夠讓大家心中有個參考,或者大概知道這樣的程度會發生什麼事情。
大學成績:平均82.01分,系上排名50%。(大一下學期成績75%後,平均只有68分,其他大約都在前20-30%居多)
作品集:作品集連結,我有多加一頁著作權聲明和分工情況在目錄之前。以及雖然我個人的作品集不怎麼樣,但給各路設計圈的朋友看過,作品集的建議大致有:論述/脈絡要完整、每個作品前面要加上一段簡介,讓教授可以很快知道你在做什麼、視覺風格要一致等。不過最好的方式還是給多一些人看,不論是作品集、履歷、還是研究方向,都會有些收穫的,況且這樣做觀點能夠比較周全。
個人履歷:部分個資隱藏,其他都如實保留。
研究方向、讀書計畫參考:台師與台科基本上是用同一份,北科因為是研究興趣,所以我寫得比較簡短。比較推薦的是,如果研究計畫比較長且完善,可以補充一個合適的研究流程圖在最前面,假設教授有看的話可以很快掌握到重點。
而我自己台師和台科主題都交一樣的原因是,我的認知這份研究方向也不是真的,只是透過這個表達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就讀研究所的動機展示,所以才選擇忠於自我,但當然如果可以的話,還是針對學校各科系的研究領域去寫一些相關的主題或許也挺加分!
關於資料審查及報名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就分享到這邊,如果想要知道面試心得及錄取結果,可參考我的其他文章!也希望各位未來考完後,也可以多多分享相關報考文章或不同設計的知識,可以讓台灣的設計越來越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