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作家瓊瑤自殺身亡引起討論,不管在新聞、FB、IG、Threads都能看到大家對瓊瑤身亡表示哀悼,而筆者們擔心大眾暴露自殺細節與遺書內容中而導致自殺模仿效應,所以寫了這篇文章。在此文章中我們將嘗試釐清媒體傳播跟自殺的關係、宣導WHO的自殺報導原則、以及如何辨視與支持自殺高風險族群。
社群媒體和自殺率的關係相當複雜,社群媒體報導 可能對自殺率產生正向或負向的影響。研究發現自殺相關貼文的總數與年輕人的自殺率有正相關,可能表示暴露在自殺相關資訊之下會有負面效果。但也有文獻指出,貼文內容才是決定此效果的核心(Chen et al., 2023)。
1. 社群媒體對於自殺的傷害效果
Sinyor等人(2022)發現聚焦在自殺死亡、自殺特定方法和病態幽默(開自殺的玩笑)的貼文可能導致閱聽人忽視心理健康議題的嚴重性,也可能導致閱聽人的傷害。Kim 等人(2023)研究三位韓國名人自殺後的自殺模仿情形,發現名人自殺後一週內的自殺率攀升,後續的自殺率則比往年研究調查更低,顯示名人自殺後的可能有自殺模仿效應發生。
2. 社群媒體對於自殺的保護效果
Metzler 等人(2022)的研究發現提供「個人因應方式」或是「復原的故事」可能具有保護效果,推測可能與提升人們的希望感和提倡求助有關。然而,大部分的媒體報導並不會提及個人因應方式或是復原等正向內容,而是更聚焦在自殺死亡等資訊上,因此可能導致「自殺模仿效應」的出現。那麼,我們該如何報導自殺事件呢?WHO提出「八不六要」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自殺新聞報導指引,「八不六要」原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八不
1. 不要使用聳動化的標題。
2. 不要詳細描述自殺方法。
3. 不要提及自殺事件的地點或細節。
4. 不要報導自殺遺書細節。
5. 不要使用聳動化、合理化或正常化的方式描述自殺事件。
6. 不要簡化自殺原因或歸咎單一因素。
7. 不要刊登照片/影片/音訊或社群媒體連結。
8. 不要將有關自殺的內容放在頭版,並避免過度或重複報導。
六要
1. 提供正確的求助資訊。
2. 特別謹慎報導名人自殺事件。
3. 使用正確的資訊教育民眾有關自殺防治的事實。
4. 報導如何因應壓力或自殺想法及尋求協助之人物故事。
5. 謹慎訪問自殺者遺族。
6. 留意媒體從業人員於報導自殺事件時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在國內學者吳佳儀與李明濱(2015)的研究中,在四大平面媒體中,八不六要原則並沒有確實落實。
李明濱等人(2024)歸納出以下四大自殺高風險族群
1. 根據統計,有以下情形者比一般人容易有自殺風險
精神疾病(憂鬱症、酒癮及人格疾患)、生理疾病(重症、疼痛、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曾經嘗試自殺者、家族自殺史、離婚、鰥寡或單身、獨居/社交孤立、無業或退休、童年經歷悲慟。
2. 多數有自殺意念的人在自殺前會透露出自殺的危險警訊,若發現「近期」情緒、想法與行為變化符合下列敘述者,即為我們進一步關懷的對象:
在心情上:憂鬱、心情低落、異常緊張不安、出現易怒、悲觀、或無感情的人格改變、常感到自責、無價值或羞愧、強烈感受孤獨、無助或無望的感覺、透露自殺意念訊息。
在行為上:突然想要收拾個人事物或將心愛的物品轉送他人、飲食或睡眠的突然改變、立遺囑、無法與家人及朋友相處、安排自殺計畫、曾嘗試自殺行為、反覆提到死亡或自殺。
3. 大部份自殺身亡的人在自殺前三個月內會遭遇一些生活壓力事件
生活壓力量表(Holmes & Rahe, 1967)
https://www.listenerclinic.tw/?p=179
4. 接受精神科治療後剛出院時,因為從一個無壓力的空間回歸現實的環境,這當中的變化,可能影響當事者的身心狀況,因而再次提高自殺危險性。
在讀完上述自殺高危險群的特徵後,若發現週遭親友透露出想要自殺的訊息,守門人123 淺顯易懂的概念將成為你幫助他們的工具。
一問、「主動關心,詢問對方的狀況」
要詢問一個人的自殺意念並不容易,循序漸進的討論主題是有幫助
的,一些有用的建議如下:
.一感到懷疑便立即詢問,要瞭解「這可能是唯一一次幫助的機會」。
.撥出一段空檔對談詢問,傾聽可以救人一命。
.選擇較隱密的地方談,可增加當事人的安全感。
.讓當事人放心自在地說,不要打斷他。
.如何問是其次,重點是「你問了」。
如何詢問?
.最近是不是不快樂 ?(不快樂到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會不會希望能夠一直睡下去且不要再醒來 ?
.會不會覺得活著沒意義、沒價值,也沒有人在乎 ?
.是否有想到要自殺呢 ?
.想尋求永遠的解脫嗎 ?
不要做什麼
.不要這樣問:「你該不會想要自殺吧 ?」
.不要太急著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法。
.不要發誓保守秘密。
.不要爭辯自殺是對或錯。
.不要使自殺者增加罪惡感。
.不要對當事人說他只是開玩笑。
在我們關心他人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對方有情緒的困擾,卻不知他們困擾的程度,心情溫度計可幫助我們具體地了解對方的心情與情緒困擾的程度,並且可以根據得分結果做適當的處理。
心情溫度計
二應、「聆聽對方的問題,並做適當的回應與支持陪伴」
經詢問確定當事人有自殺意念後,守門人的任務即轉為協助當事人延續生命。此時,適當回應與提供陪伴是很重要的。在回應的過程中,也可評估當事人的自殺風險,以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
評估自殺的危險性
下列問題可協助你評估當事人的自殺風險,並可依據當時情況做適度的內容調整。
. 是否有明確的自殺計畫
. 出現自殺想法多久了?
. 自殺想法出現的頻率?
. 有任何結束自己生命的「計畫」嗎?
. 自殺行為或計畫的致命性?是否有執行自殺行為的工具?
. 曾尋求幫助嗎?
可將當事人的問題回答紀錄起來,讓當事人帶去給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評估。
三轉介、「針對對方的問題,給予適當資源協助與持續關懷」
當他的問題已經超過你能處理的程度與範圍時,就是你幫當事人進行資源連結的時候。就如同當我們的家人有疾病時(如心臟病),我們立即的反應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而非自己試圖治療。
什麼時候需要轉介?
. 心情溫度計分數高於10分者,或「有自殺的想法」≥2建議尋求心理諮商、精神科醫師協助。
. 有潛在精神疾病者建議諮詢神科醫師醫師。
. 之前有嘗試自殺的紀錄建議諮詢神科醫師醫師。
. 無社會支持,例如獨居老人,建議轉介社會局等單位連結資源。
在每一個人的世界裡,我們都有對於生和死的主觀感受。有人說瓊瑤自殺是一種對生命的尊嚴,但我們其實也沒有資格評斷瓊瑤自殺是否「正確」,我們能夠處理的是避免自殺模仿效應。希望看到這裡的你能找回對「生」的主控權,並且相信此時的隧道化視野或許有開展的一天。
如果需要找尋心理師的相關資料可見
https://www.dcard.tw/f/psychology/p/256258752
衛福部安心專線(24小時):1925
生命線(24小時):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吳佳儀、李明濱(2015)。新聞媒體自殺事件報導之探討。自殺防治網通訊,10(1),2-5。https://doi.org/10.30126/NSPN.201503_10(1).0002
李明濱、陳俊鶯、吳佳儀、詹佳達、吳恩亮、戴萬祥、陳宜明、林俊媛、黃立中、王弘
裕、溫惟婷(2024)。珍愛生命守門人。衛生福利部。https://www.tsos.org.tw/media/5589
Holmes, T. H., & Rahe, R. H. (1967).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 213-218.
Kim, L. H., Lee, G. M., Lee, W. R., & Yoo, K. B. (2023). The Werther effect following the suicides of three korean celebrities (2017-2018): an ecological time-series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23(1), 1173. https://doi.org/10.1186/s12889-023-16080-1
Metzler (2022). Detecting Potentially Harmful and Protective Suicide-Related Content on Twitter: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4(8):e34705-e34705. doi: 10.2196/34705
Mark, Sinyor., Maya, Hartman., Rabia, Zaheer., Marissa, Williams., Jane, Pirkis., Marnin, J., Heisel., Ayal, Schaffer., Donald, A., Redelmeier., Amy, Cheung., Alex, Kiss., Thomas, Niederkrotenthaler. (2022). Differences in Suicide-Related Twitter Content According to User Influence.. Crisis-the Journal of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Suicide Prevention, doi: 10.1027/0227-5910/a000865
Phillips, D.P. (1974). The influence of suggestion on suicide: substantive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Werther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9 3, 340-54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3). Preventing suicide: a resource for media professionals.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Ying-Yeh, Chen., Feng, Chen., Kevin, Chien-Chang, Wu., Tsung-Hsueh, Lu., Ying-Chen, Chi., Paul, S.F., Yip. (2023). Dynamic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ditional media reports, social media postings, and youth suicide in Taiwan between 2012 and 2021. doi: 10.1016/j.ssmph.2023.101543
作者與繪圖者:
乙烯c2h4|學習 X 心理 X 日常
部落客
北一數資➙政治大學
學習心法|心理學推廣
《學霸筆記術:抓住重點,超越讀書的人生祕笈》上市
第二作者:
李秉修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士畢
窮學獨立出版社老闆
801newspaper@gmail.com
頭貼為邱顯翔心理師所繪
若想與繪者合作請Email:vito168200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