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陣子的熱門小說,終於到手於是很快的看完。整體而言除了有點絮叨、結尾有點不滿意之外,算是一本頗嘲諷的小說,種族、社群、行銷、政治正確等幾個元素交疊,成了一個幽靈般的故事,還特別是中國厲鬼式的。
小說創作者是這個故事的主軸,圍繞著幾個作者和出版業的版權經紀人、出版商、讀者等角色。在這個政治正確的社會氛圍中,黑一點的小美人魚似乎不行,由白人來說一個黃種人的故事,可能也是挺突兀的。沒有不行,但真的有許多文化、歷史、背景的事假不來,也很難透過研究整體翻轉。人真的是經驗的動物。
嫉妒是一種有毒的情緒,看著他人的天縱英才,數數自己能有的籌碼,還真是各種不公平。但誰知道呢!有時真的是天妒英才來著,那個耀眼的新星卻如流星一般殞落,揹著她的故事往前的,是一個黑洞,除了死亡帶來的種種情緒之外,還有更多的是累積的情緒和各種不理解的單方詮釋。
敘事是一種技術,而且很難平等的完成。帶著一隻如魔法棒的筆進入場域,攫取一般的得到了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組織之後可能是一篇動人的故事、也是一個精采的呈現。然而,那些被敘說的人真的知道自己怎麼在故事裡現身的嗎?又怎麼能夠掌握那隻魔法棒在變化的時候沒有扭曲當初的原貌?難。寫作有時不只作者已死,角色亦然。
包裝是社群時代不得不的一個手法,載浮載陳的諸多作品有時也得看運氣才能夠拔得頭籌。整個產業鏈運作起來不僅是書籍簽約、修訂、排版、校稿,甚至到後續的行銷活動、座談、文學獎、影視化都環環相扣。作者的稿酬除了簽約金之外就是沖銷後的分潤,在米國這個大市場中,一本成名作有時真能讓日子過得平凡的作者不愁吃穿。
但可怕的還有成名後的效應。社群的正面聲量有時像是吸毒,負面聲量更甚嗑藥,兩者都讓作者迷失自己。那些寫作的初衷,藝術的堅持,在市場中拉扯一番之後,還剩下什麼?勾心鬥角、拉幫結派之後,真的能互相交心的又有多少?是文人相輕?還是競爭使然?未可知。
把一個白人女性作家當作第一人稱視角,抱怨著他的背景沒辦法在政治正確的浪潮中分得什麼樣的紅利,但實際上似乎不是如此。故事到中段大概就猜得到結尾的走向,那幽靈一般的出版詛咒,商業化的吞噬掉藝術、創作還有最碰不得的剽竊。什麼樣的故事算是被偷走的?哪些原創、二創是能接受的?好看的故事真的能犧牲這麼多道德,只為了銷售嗎?留給讀者一起想想。
中間諸多社群網路互動所產生的心理效應可能是一般人比較難以想像的。網路上的攻訐和謾罵,甚至到人身威脅是這個時代新的問題。帶給個人的心理壓力和各種負面影響也難以評估。當然可以簡單的就避開社群媒體,遠離爭端,但確實沒那麼容易,也確實會像著魔了般被那些根本不認識的人影響。君不見網紅炎上後安全下莊的,還真的是步履維艱。
推薦給也對創作有點想法的朋友。其實只要寫過學位論文,即便沒有出版,都知道爬格子的艱難。這本書描繪了出版產業中相對醜陋的那一面,在踏上寫作之途前,當作一本鬼故事看也是不錯,娛樂性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