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寫《比特幣本位The Bitcoin Standard》第四章〈Government Money〉
自第一章開始一路讀下來,作者的文筆簡潔,流暢明快、論述周全,如果看我的文字沒有這種感覺那絕對是我的錯啊...
第四章對我來說簡直是吞下金融體系紅藥丸(red pill),至於對各位看倌們來說究竟算不算呢?當然,留予大家自行評判。
*星號和斜體是我的註解,其餘儘可能保持原意,若有誤譯之處請見諒
WWI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分界,終結了自由市場(free market)決定貨幣媒介的時代,開啟了政府貨幣(government money)時代。政府貨幣的俗稱為法定貨幣(fiat money),拉丁文是法令、命令或授權的意思。關於政府貨幣,從一開始即有兩項重要事實必須理解:第一,可贖回黃金的政府貨幣和不可贖回的政府貨幣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即便是兩者都由政府管理運營。在可贖回redeemable下的金本位,錢是黃金(money is gold),政府只是承擔鑄造標準單位硬幣的責任,或是發行由黃金支持的紙幣。政府沒能控制整個經濟體中的黃金供應量,且人們可以隨時用紙鈔贖回實體黃金,並在與他人交易時使用其他形式的黃金,如金條或是外國硬幣。而在不可贖回irredeemable政府貨幣下,政府債務*或紙鈔被當作錢使用,只要政府認為合適,就可以增加它的供給,如果任何人想要以其他形式的錢作交換,或是想企圖製造出更多的政府貨幣(*像是印製偽鈔或製作偽幣),就冒著被懲罰的風險。第二,則是經常被忽略的事實,不像它的名字意指的那樣,沒有法幣進入流通是僅靠政府的法令規定,它們最初都是可以用黃金或白銀兌換的,或是可以用黃金或白銀兌換的貨幣。只有透過兌換為可售性形式的錢,政府的紙幣才獲得了其可售性**。
No fiat money has come into circulation solely through government fiat; they were all originally redeemable in gold or silver, or currencies that were redeemable in gold or silver. Only through redeemability into salable forms of money did government papaer money gain its salability.
*說是政府"債務",因為紙鈔原就是張欠條(IOU),政府/銀行要憑票支付給你黃金。
**可售性(salability),請見第一章,「錢」的關鍵屬性。
政府可以頒布法令強制人們使用它們的紙幣去支付,但要不是這些紙鈔首先是能兌換成黃金和白銀的情況下,沒有政府能夠強加這種可售性於紙幣上。直到今日,所有央行仍維持著儲備(reserves)以支持其國家貨幣價值。大多數國家在儲備中保留了一些黃金,而那些沒有黃金儲備的國家則以別國的法幣—也是由黃金支持的,來作為儲備。
沒有純粹的法幣存在於流通中,而沒有任何形式的(*黃金,直接或間接)支持。
No pure fiat currency exists in circulation without any form of backing.
*透過作者的逐步梳理,政府貨幣的力量來源,非常清晰明白,但百年以來的龐氏騙局又如何形成?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最古老紀載的法幣例子,是「交子(jiaozi)」,在十世紀由宋朝發行的紙幣,一開始交子是黃金或白銀的收據,但後來政府控制了它的發行,並禁止贖回金銀,增加通貨印製直到它崩潰。元朝也在西元1260年發行法幣,名為「鈔(chao)」,遠超過貴金屬所支撐的供給量,可想而知災難性的後果。
*ㄟ...這段我相信大家有印象唸過的歷史課本都有,若要看更詳細的我推薦《錢的歷史》這本書,要是沒有記錯,據該作者論述"無錨印鈔"的始祖應自元朝開始。
政府貨幣,就如同在第二章討論到的原始貨幣,及黃金以外的大宗商品,若供給量相較於其存量快速增加的話,導致迅速喪失其可售性,摧毀購買力,並使持有人變得貧困。不若黃金之供給,因其本質上的化學屬性,不能快速增加,政府是以要求人民使用政府貨幣來繳納稅捐,來保證其貨幣的使用壽命更長,但只有政府阻止貨幣供給快速擴張,才能保護其價值免於遭受快速貶值。
經濟學家Mises所指的健全貨幣的眾多敵人,戰勝了金本位,隨1914年中歐的一場小戰爭開始,滾雪球般地釀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初啟時,無人預見這會曠日持久,造成許多傷亡。感覺這將是一場有限的衝突。經歷了數十年的相對和平,新一代的歐洲人還沒有認識到發動戰爭可能帶來的後果。直到今日,歷史學家們仍然未能給出令人信服的戰略上或是地緣政治上的解釋,何以在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分離主義分子之間的衝突,會引發了世界大戰,奪走數百萬人的生命,並徹底改變世界大部分邊界。
回想起來,一次世界大戰和過去的有限戰爭之最主要區別,既不是地緣政治,也不是戰略,而是貨幣。當政府採行金本位,直接控制著大金庫,而人民交易這些黃金的紙收據。在衝突最激烈的情況下,政府能夠輕易地發行更多紙鈔,這太誘人了,比起向公民徵稅還要容易。在戰爭開始的幾週內,主要交戰國都暫停黃金贖回,有效脫離金本位,將人們置於法幣本位(a fiat standard)之下,使用不能兌回黃金的政府發行的紙鈔。
僅是簡單地暫停黃金兌換,政府的戰爭支持(efforts)就不再侷限於其國庫中的資金,而幾乎涵蓋了人民的全部財富。只要政府可以印出更多的錢,而且錢能為公民和外國人接受,它就能持續為戰爭融資。過去,在黃金作為錢、掌握在人民之手的貨幣體系裡,政府只能使用其財庫資金去維持戰事,加上徵稅或是發行債券為戰爭融資。這讓衝突受到限制,且成二十世紀前世界各地經歷相對較長和平時期之核心。
若歐洲國家仍堅持金本位,歐洲人民手裡掌握著自己的黃金,迫使政府要訴諸於徵稅而非通膨(*政府須以徵稅,而非貶值貨幣來為戰爭融資),歷史可能就會不同了。當其中一方開始用罄資金,且從不願意為其政權生存而放棄財富的人民那裏,面臨徵用人民財富的困難之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很有可能在衝突後的幾個月內,以軍事方式獲得解決。但隨著金本位暫停,用光國庫資金不足以結束戰爭,一個主權國家必須透過通貨膨脹,耗盡其人民積累的財富。
歐洲國家貶值其貨幣,讓血腥僵局持續了四年。前線士兵冒著生命之危,只為了君主的無限虛榮及野心,這些君王彼此通常是親戚且相互通婚。戰爭持續四年,幾乎沒有任何進展,直到了美國於1917年介入戰事,並透過引進大量的、令其敵人無力追趕之資源,使戰爭有利於一方,而犧牲另一方之利益。當所有的政府以通貨膨脹,金援他們的戰爭機器,德國和奧匈帝國在1918年開始見證其貨幣的劇烈貶值,使戰敗乃是不可避免。
這段有附圖和附表顯示交戰方各國的貨幣,相對於瑞士法郎之匯率變化,瑞郎在當時仍維持金本位,因此對瑞郎的匯率可有效測量出各國貨幣歷經之貶值幅度。以德國和奧匈帝國貶值最嚴重,到1918年底時其平均貨幣貶值到了只剩原本1913年貨幣價值的51%與31%。
戰爭所帶來的地理變化,根本不值得此番屠殺,大多數國家都獲得或是失去了微不足道的土地,且沒有一個勝利者可宣稱佔領了大片領土,值得如此犧牲。奧匈帝國分裂為較小的國家,但仍由自己的人民統治,並非戰事的勝利方。主要的變化在於移除了許多歐洲君主制國家,而用共和政權取代。但比起戰爭對這些國家公民造成的破壞和蹂躪,這種轉變是否變得更好,則是顯得蒼白無力。
*央行、戰爭和國債,本質上三位一體的源起,我在以前這篇寫過了,也是我看完那本《貨幣崛起》最為震撼的領悟。
*另外建議延伸閱讀,大師鉅作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第十四章的〈國家的誕生〉,關於國家"意識形態"之建立和盜賊政治。
當從央行贖回黃金、或跨境移動黃金被暫停或嚴格限制之時,即使價格上漲,各國政府仍可維持表面上戰前與黃金掛鉤的貨幣價值。但隨戰爭結束,圍繞著金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將不再起作用,所有曾經脫鉤黃金的國家,不得不面對一項重大困境(the major dilemma),是否應該回到金本位,要是如此又該如何重新評價其貨幣相對於黃金的價值。要是將他們現有的貨幣存量與黃金存量進行公允之市場估值,是極不受歡迎的承認貨幣經受貶值。若回復舊有的兌換匯率則將使公民寧可持有黃金,而不是無處不在的紙幣,並導致黃金外逃到其他具有公允評價的地方。
*例如,戰前一馬克能換0.36克黃金,而明明就已經印了兩倍以上的紙鈔,該是兩馬克才能換0.36克黃金,卻還想著回到一馬克換0.36克黃金。此舉將使所有人都只想用這種匯率拿回黃金。且黃金並不會留在這樣低估的境內讓你換,會出逃到有公允評價的地方。
此項困境使得錢(money)脫離了市場(market),轉為了政治控制的經濟決策。市場參與者不再自由選擇最具可售性的商品作為交換媒介,錢的價值、供給和利率現在由各國政府集中策畫,海耶克(Hayek)在一本精彩的同名短書中,將這種貨幣體系稱為「貨幣國家主義」(Monetary Nationalism):
我所說的貨幣國家主義是指這樣一種學說,即一個國家在全世界貨幣供給中的份額,不應由決定其不同地區或地方貨幣相對數量的相同原則和相同機制所決定。
真正的國際貨幣體系應該是全世界都擁有同質貨幣的體系,例如在不同國家內獲得的貨幣,且其在地區間的流動是由所有個人行動的結果所決定。
A truly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ould be one where the whole world possessed a homogeneous currency such as obtains within separate countries and where its flow between regions was left to be determin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action of all individuals.
由於央行的壟斷地位和限制黃金的所有權,迫使人們使用國家的政府貨幣,黃金再也不會重回世界的同質貨幣。比特幣的引進,作為原生於網際網路的貨幣,超越國界、不受政府控制,為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興起提供一種有趣的可能性,將在第 9 章進行分析。
在國際金本位之下,錢在國家之間自由流動、交換商品,不同國家貨幣間的匯率僅是不同黃金重量的轉換;而在貨幣國家主義下,每個國家的貨幣供給以及彼此間的匯率,是受國際協約和會議所決定。德國遭受惡性通膨,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要求大額賠償,而它試圖用通貨膨脹來償還*。英國的主要問題是黃金從國境流出到法國和美國,因它試圖維持金本位,但其匯率高估了英鎊並低估了黃金。
*別忘了,對照當下的天量美債,也是要用"通膨"這招才還得起...
貨幣國家主義於本世紀第一個重大條約,是1922年的熱那亞條約(Treaty of Genoa),根據該條約之條款,美元和英鎊在其他國家儲備中的地位,被視為類似於黃金之儲備貨幣。透過此舉,英國希望讓其他國家購買大量英鎊並將其放入他們的國家儲備中,來緩解高估英鎊的問題。世界主要大國表示他們將放棄金本位制的穩固性,轉而採用通貨膨脹主義(inflationism)作為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案。此舉措的瘋狂之處在於,這些政府想要通貨膨脹,同時又想維持其貨幣價格穩定在戰前以黃金計價的水準。數大就是安全(Safety was sought in numbers):如果每個國家都讓自己的貨幣貶值,資本就無處可藏。但這沒有也不能起到作用,黃金仍持續自英國流出,流向美國法國。
*【國家貨幣主義騷操作】當紙鈔濫發到失去價值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塞去別國的國庫儲備中,逼著別人也拿,還要說其價值跟黃金一樣好。大家一起爛...
英國的黃金荒,還有一個鮮為人知但影響巨大的故事。Liaquat Ahamed的《Lords of Finance》一書聚焦於此事件,並對涉及之個人與發生之戲劇性事件做了很好的探討(*從博客來簡介中可讀到,少數央行行長的決定才是這場經濟崩潰的主要原因),但其採用主流的凱因斯主義對此問題的理解,卻將整個事件的責任歸咎於金本位制。儘管Ahamed做了廣泛研究,但他未能理解問題不是金本位,而是一戰後政府想要以一戰前的匯率恢復金本位。如果他們願意對人民承認為了戰爭而大規模地貶值貨幣已然發生,且以新的匯率重新錨定其貨幣於黃金,或許經濟會有衰退衝擊,但將會在健全貨幣的基礎上重新復甦。
Murray Rothbard的《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書中對這一事件及其可怕的後果有更好的論述。當英國的黃金儲備持續流出到更佳評價的地方,英國央行行長Montagu Norman寄望於他的法國、德國、美國同僚去增加他們國家的貨幣供給,貶值他國紙幣以阻止黃金自英國流出。當法國和德國行長不配合時,紐約聯儲主席Benjamin Strong這麼做了,他在整個 1920 年代都致力於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或許某種程度成功減少了英國的黃金外流,然而卻創造出了美國自己更大的房市和股市泡沫。聯準會的通膨政策於1928底結束,此時美國經濟因通膨主義中止而不可避免地崩潰。隨之而來的1929股市崩盤及美國政府的應對,造成現代歷史上最長的經濟蕭條。
*這位紐約聯儲行長Benjamin Strong的維基條目值得一看,"In 1922, Strong unofficially scrapped the gold standard and instead began aggressively pursuing open market operations as a means of stabilizing domestic prices and thus internal economic stability. Thus, he began the Federal Reserve's practice of buying and selling government securities as monetary policy."
在他這番積極公開市場操作,以買賣政府證券作為貨幣政策的做法之下,隨之而來的1929經濟大蕭條。臭名昭著備受推崇的美聯儲沙皇葛林斯潘,難道不也正是2008金融海嘯的大推手!?
*這段時期也能對照咆嘯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關於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普遍版本的故事是認為,胡佛總統(President Hoover)在面對經濟困境時,因對自由市場實現復甦之能力以及堅持金本位的錯誤信念,選擇保持不作為。而直到他被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ssevelt)取代,轉而擔任積極的政府角色,暫停金本位,美國經濟才開始復甦。說得客氣一點,這就是在胡說八道!胡佛不僅增加了政府對公共工程專案的支出,以應對大蕭條,並依靠美聯儲擴大信貸,在面臨工資率下滑時,還將他的政策重點放在保持對高工資的瘋狂追求上。此外,實施價格管制,以保持產品—特別是農產品—價格的高位,等同在蕭條之前被視為公平合理的狀態。美國和全球主要經濟體開始施行保護性貿易政策,讓世界經濟的情況更糟。
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從歷史書中精心抹去的,是193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胡佛是以高度干預主義(highly interventionist)的綱領參選,而小羅斯福FDR則以財政和貨幣責任(fiscal and monetary responsibility)的綱領參選。美國人實際上投票反對了胡佛政策,然而當小羅斯福上台後,他發現與影響胡佛的利益團體們一起幹是更為方便,因此,胡佛的干預主義政策被擴大為後來所謂的「新政」(New Deal)。重要的是要明白新政根本沒啥獨特或是新的地方,只是胡佛制定的重度干預主義政策的放大版。
真的,看到這邊簡直腦袋要炸裂了... 我們確實是一直活在矩陣世界,無誤!
對經濟學的初步瞭解即清楚地顯示,價格控制總是適得其反,不是造成過剩就是短缺。美國在1930年代面臨的經濟問題,與固定工資及物價的關聯是密不可分(*阻斷「價格」作為資訊系統,自由並真實地反映現況,無法傳導到生產者和消費者端以做出相應調整與資源配置之行動)。工資定的過高,導致失業率非常高,某些時候達到了25%,而價格控制則造成各式商品的短缺或過剩。一些農產品甚至為了維持高價而被燒毀,導致這種瘋狂的情況,人們挨餓、迫切需要工作,而生產商卻因負擔不起工資而無法雇人,農作物生產商又不得不焚燒其中一些農作物以保持高價(*想到知名的許多倒牛奶照片)。這些作為全都是為了將價格保持在1929年之前的繁榮水平,以維持美元相對於黃金仍保持價值之幻覺。1920年代的通貨膨脹,在房市和股市造成大量的資產泡沫,引起人為的工資和物價上漲。在泡泡破裂後,市場價格要透過美元對黃金的貶值,以及實際工資和物價的下降,來尋求重新調整。冥頑不靈的中央制定者想要阻止這三件事的發生,導致癱瘓經濟:美元、工資和物價被高估,致使人們尋求放棄美元而購買黃金,以及大規模失業和生產失敗。
這是在健全貨幣環境中不可能發生的,只有透過膨脹貨幣供給,這些問題才可能出現。而即使是在通膨之後,如果他們能以市場決定之價格(market-determined price)重估美元對黃金比,讓工資與物價自由調整,災難性影響也會小的多。與記取教訓相反,那個時代的政府經濟學家決定,錯不在通膨主義(inflationism),而是限制政府通膨的金本位。為解除黃金對通膨主義的束縛,羅斯福總統下了行政命令禁制私人持有黃金,逼迫美國人以每盎司20.67美元將自己的黃金賣給財政部。隨著人民被剝奪了健全貨幣,被迫使用美元,而羅斯福總統則重新將美元以國際市價定為每盎司35美元,美元實際(對黃金)貶值41%*。這是多年來的不可避免的現實,通膨主義始於1914年美聯儲成立後,金援美國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想要進一步了解美聯儲的前世今生,請看Ron Paul的《End the Fed》,書中明講羅斯福此舉就是「公民損失、政府獲利」。
拋棄了健全貨幣,以政府發行的法幣取代,讓世界主要經濟體轉為中央計畫和政府主導的失敗。由於政府控制著錢,他們也就控制大多的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活動。凱恩斯從未讀過經濟學、或是對經濟學進行深入研究,然他抓住了全能政府(omnipotent government)的時代精神,想出了明確軌道、給政府他們想要聽的東西。世界各地幾個世紀以來,學術界獲得的所有經濟知識的基礎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信仰,適合高度時間偏好之政客與極權主義政府的方便結論:經濟情況由總體支出(aggregate spending)水平決定,任何失業率的提高或生產的放緩,都沒有其生產結構上或被中央制定者扭曲市場下的根本原因;都只是因為支出短缺。而解決之道就是讓貨幣腐敗和增加政府支出。儲蓄會減少支出,因為支出才是一切重點,所以政府必須盡其所能地阻止公民儲蓄。進口則會讓工人失去工作,所以支出增加必須放在國內商品。政府喜歡這種論調,凱恩斯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書在1937年翻譯到德國,正值納粹的鼎盛時期,在德文版的引言中,凱恩斯這麼寫道:
總體生產理論,是本書要點,然而,與在自由競爭和高度自由放任條件下提出給定生產的產銷理論相比,可以更容易適應極權主義國家的條件。
The theory of aggregate production, which is the point of the following book, nevertheless can be much easier adapted to the conditions of a totalitarian state than the theory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 given production put forth under conditions of free competition and a large degree of laissez-faire.
*我腦袋又炸裂了一次,凱恩斯是明講著我這套理論可是在極權政府下能更好地施行喲,棒棒der~ 一直以來講的總經,嗯....
凱恩斯主義從此開始氾濫,世界至今尚未恢復。大學喪失獨立性,變成政府統治機構的一部分。經濟學學術研究不再是一門著重了解人們在稀缺性下如何做選擇以改善其狀況的知識性學科,反而變成了政府的臂膀,意在指導政策制定者做對管理經濟活動的最佳政策。"政府對經濟的管理是必要的"之觀念,成為所有現代經濟學教育無庸置疑的起點,這一點可以從任何現代經濟學教科書中了解到,政府在扮演如同上帝在宗教典籍中的角色:一個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力量(an omnipresent, omniscient, omnipotent force),只需識別問題、滿意地解決它們。政府對機會成本的概念免疫,鮮少有政府對經濟活動之干預的負面結果被考慮。如果有,也只是為了合理化更多的政府干預。將經濟自由(economic freedom)視為經濟繁榮之基石的古典自由主義傳統,被悄悄地拋在一旁,因為政府宣傳者(government propagandists)偽裝成經濟學家,將因為政府控制而引起且加劇的大蕭條,描繪成對自由市場的駁斥。古典自由主義者是1930年代許多政權的敵人,他們被謀殺並被趕出俄國、義大利、德國和奧地利,他們幸運地只在美國英國遭受到學術迫害,這些巨人們掙扎著尋找工作,當中階官僚和失敗的統計學家用它們的科學主義和虛假的確定性,充斥著每個大學的經濟系。
*我說,如果認為我們可以靠選舉產出一個"萬能"政府,這或許才是民主最大的幻覺,請再看看梭羅的《公民不服從》與他的抗稅行動。
今日由政府核可的經濟課,仍將大蕭條歸咎於金本位。同樣的金本位在1870~1914產生了超過四十年來全球幾乎不間斷的增長與繁榮,卻在1930年代突然不再作用了,只因它不允許政府擴大貨幣供給來應對大蕭條,而蕭條的原因除了凱因斯主義對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毫無意義的暗示之外,經濟學家無法解釋。而且沒有經濟學家注意到,如果問題真的在金本位,那麼暫停金本位之後理當開始復甦,相反地,花了超過十年才使增長恢復。對任何具備基本的貨幣與經濟學理解的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結論為,造成1929年大衝擊的原因是在一戰後幾年偏離了金本位,而大蕭條的加劇則是由胡佛加上羅斯福時代的政府控制與經濟社會化所造成的。既非金本位的暫停,也不是戰時的支出對於緩解大蕭條起了什麼作用。
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脫離金本位,全球貿易很快就在擺盪的法幣沿岸上失事。由於沒有價值標準來與許國際價格機制存在,隨著政府逐漸被國家集權論者與孤立主義者所擄獲,貨幣操縱成為一種貿易政策,各國軍尋求貶值其貨幣以給出口商帶來優勢。更多的貿易壁壘被設定,經濟民族主義成為了那個時代精神,帶來了可預見的災難性後果。40年前共同繁榮的國家,在普世通用的金本位下進行貿易,現在他們之間存在巨大的貨幣和貿易壁壘,響亮的民粹主義領導人將他們的失敗歸咎於其他國家,仇恨民族主義浪潮不斷上升,很快實現了Otto Mallery的預言:「如果士兵不越過國界,那麼商品必須要;除非貿易的枷鎖可被丟棄,不然炸彈就會從天而降」。
*容我先寫到這邊,後面還有好一大段,二戰和布列敦森林體系,也是很重要很重要
我們現在非常有可能,處在二戰布列頓森林體系之後,堪比1971尼克森暫停外國政府可將美元兌回黃金之關鍵時期,有人稱作是布列頓森林體系2.0。如果當時1.0版本是把美元錨定於黃金,各國法幣再與美元掛鉤,現在就是美元要重新錨定到比特幣Bitcoin上,其實各國政府可以各憑本事動作,看看這則X貼文,薩爾瓦多和不丹已經搶在很前面了!
與其說是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倒不如以海耶克的觀點來說,是貨幣去國家化(de-nationalization),在這篇X貼文有大師3分鐘不到的的影片,也是本書作者放在第四章最後的結語,建議觀看。
談什麼主權AI?你需要的算力和能源,都是在為比特幣主權儲備作準備!還不快挖
身為個人和機構,可以有甚麼動作?瞧瞧,可不只標題寫的這幾家而已喔~
如果這一連四篇的內容對各位看倌有些幫助的話,請勞煩點顆愛心,讓我知道,您的支持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如果能分享出去就更好了,韭菜們要團結自立
*以上為本人閱讀觀影之心得領悟、含個人觀點,如有疑義,請參照原書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