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結合 Heptabase 和 Notion,打造個人化的卡片盒 AI 管理系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如何結合 Heptabase 和 Notion,建立「個人化 AI 卡片盒系統」的經驗。文章詳細說明了「以行動為導向」的卡片撰寫原則,從知識拆解、卡片萃取到卡片收錄的處理流程,以及運用 Notion AI 建立個人化的卡片管理助手。這套系統不只解決卡片管理的問題,更讓我能在需要時,快速找到並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

實行卡片盒筆記法約一年後,我發現了兩個問題。

首先,當卡片累積了幾百張、甚至幾千張之後,怎麼有效管理它們就變得很棘手。大量卡片攤在白板上,加上密密麻麻的連結,在搜尋和取用上變得愈來愈複雜。

其次,寫了很多卡片是一回事,需要時能否派上用場,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算自己曾建立過很多問題解決模型、商業思考框架的卡片,實際碰到問題的當下常常不會想到,等到事後才扼挽:「啊,當時那個問題,其實卡片盒裡有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啊!」

(參考閱讀:〈Heptabase 和卡片盒筆記法:筆記軟體的學習之旅〉


有天我靈光一閃,我能不能訓練一個 AI 助手,讓它根據我的需求或問題,幫我從資料庫中找出最適合的卡片呢?

如此一來,我就不需要特別去記我寫過什麼卡片,不會因為「沒想到」而「沒用到」。另一方面,AI 可以根據我的狀況,一次調出所有它認為(而我不一定有想到)合適的卡片,激發出不同的思考火花。

由於目前 Heptabase 還沒有類似 Notion AI 的功能。若要實現我的目標,勢必要將 Heptabase 和 Notion 想辦法以某種方式整合起來。

我預計建立一套從 Heptabase 知識拆解、Notion 管理到 AI 取用的系統化流程,讓我能在實際碰到問題時,提供我清晰的指引。

而這整套流程,就分為三個部分:卡片卡片盒AI 指令。以下我一一來說明。

raw-image


一、卡片:以行動為導向的撰寫原則

在卡片盒筆記法當中,分為「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三大類別。我的卡片盒系統也有類似的分類,分別是行動卡概念卡材料卡

  • 行動卡:能夠指引下一步行動的知識,為最主要的卡片類型
  • 概念卡:純粹的知識概念說明,搭配行動卡使用
  • 材料卡:任何不屬於上述兩類的筆記


材料卡就像是「文獻筆記」或「靈感筆記」,是知識拆解的最小單位。從這些材料卡萃取出來的,就是行動卡和概念卡,也就是我的「永久筆記」,其中又以行動卡為主要,概念卡為次要。

那麼,我如何撰寫這些卡片呢?

首先,我秉持「知識應盡可能指引行動」的大原則,以「行動」為導向來撰寫卡片,因此每張行動卡都包含「行動提問」這個部分,透過問句引導我使用這張卡片的知識。

以【簡單訊息的 5 大標準:有益、聚焦、顯著、同理、精簡】這張行動卡為例,我依循內容,設計了以下六個提問,幫助我檢視自己的訊息是否足夠精簡。當這張卡片被取用時,AI 就會拋出以下問題,幫助我重新審視溝通訊息。

1. 你的訊息最主要想溝通的訊息是什麼?
2. 你的訊息是否能解決收訊者的問題,或對他有所助益?
3. 你的訊息是否有與核心溝通目的無關的雜訊?
4. 你的訊息是否能引起收訊者的注意力?
5. 你的訊息是否用收訊者熟悉、能理解的方式表達?
6. 你的訊息是否有可能讓收訊者困惑的詞彙或句法?

其次,每張行動卡都分為「正面」與「背面」。

正面有三個部分:摘要、適用情境、行動提問。當我一看到這張卡片,就能知道它是什麼(WHAT)、何時使用(WHEN)、怎麼使用(HOW)。背面則是詳細內容、案例分析與資料來源。

左邊為正面,右邊為背面

左邊為正面,右邊為背面

所有從 Heptabase 輸出的卡片,都必須遵循這樣的格式,目的是強迫自己在寫筆記時,同時思考「這個知識如何幫助我解決現實問題?」「如果要將這個概念應用到我的工作或生活中,第一步會是什麼?」

我希望今天寫的每一張卡片,都能在未來持續和我產生互動,而不是死氣沈沈地躺在抽屜裡,乏人問津。

另外還有一種純知識型的概念卡,相對單純,就是完整地闡述一個知識概念。

其實我曾經一度非常猶豫,是否需要將這類卡片收入卡片盒中。就算是再怎麼抽象的概念,也應該能在某種狀況下派上用場,那麼就應該能夠改寫成行動卡才對。

但最後,我還是決定收錄概念卡,作為行動卡的補充說明。換句話說,每張概念卡,都必定至少會與一張行動卡連結。這樣做的好處是,行動卡可以更專注於在指引我的下一步,不需要花額外的篇幅去解釋某個基礎概念。

概念卡範例

概念卡範例


二、Heptabase 卡片處理流程:先拆解、再萃取

了解卡片盒系統中的三種卡片類型之後,接下來要說明我的卡片處理流程,分為拆解、萃取、收錄三個步驟。

首先,在我的 Heptabase 白板上,非常簡單地區分為材料庫知識庫兩個區塊。

材料庫,是拆解知識的地方。我會將網路文章、閱讀筆記、生活靈感等,通通丟在這個區塊,進行第一步的「拆解」工作。如你所見,這個區塊充滿大量我隨手寫、正在寫、或者寫完還沒整理的卡片。如果是本身就有明確架構,或者比較複雜的書籍或課程,我會另外開一個子白板來拆解。

材料庫白板

材料庫白板

知識拆解完後,下一個步驟是萃取

每週我會固定花一點時間檢視、盤點、改寫材料卡,思考它們是否能夠進一步萃取出值得收錄至卡片盒的行動卡。由於「單純寫下筆記」和「思考如何引導行動」是完全不同的思路邏輯,整個過程非常花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最後能產出的卡片非常稀少。

舉例來說,汪志謙老師《峰值體驗》這堂線上課程,我寫了 15 張卡片筆記,滿滿的內容,但最後我也只萃取出一張行動卡,和一張概念卡收錄進卡片盒而已。

卡片萃取過程

卡片萃取過程

這裡再次提一下我的卡片撰寫原則:以行動為導向。因此我在萃取時會思考,這個知識我可能在什麼情境下會用到?它能轉換成什麼提問,在需要的時候指引我方向嗎?

透過這層濾網,那些已經徹底理解、過於瑣碎、純粹概念說明的內容,就不會被我抓出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那個最能啟發我行動的知識核心。至於其他卡片,有需要時再回來白板上查看即可。

三、卡片「盒」:卡片的收錄與取用

這幾年許多人都在談卡片盒筆記法,但絕大多數都聚焦在「卡片」怎麼寫,「盒」的部分似乎比較少被關注。

對我來說,「盒」就是卡片「如何被管理與取用」的問題。我希望有一套好的系統,讓我不至於被海量的卡片給淹沒。同時,我還希望打造個人化的 AI 助手,依據我的需求和狀況,從卡片盒中找出合適的卡片,並像個導師一樣引導我思考解決方式。

於是,我把腦筋動到了 Notion AI 身上。

Notion AI 可以直接存取個人資料庫,並根據資料庫內容,回答你的提問需求(詳細介紹可參考雷蒙這篇說明)。那麼,如果我在 Notion 建立卡片資料庫,不就能請 Notion AI 調出適合的卡片,並根據它們來回答問題嗎?更棒的是,它還可以同時參考我過去的專案,給予我更加個人化的建議。

raw-image

我的 Notion 卡片盒設計其實很簡單,由行動卡、概念卡兩個資料庫所組成;兩個資料庫相互關聯,輕鬆就能找到不同卡片之間的連結。在屬性(properties)部分,除了加上分類標籤,我也利用 Notion AI 自動摘取卡片正面的內容(摘要、使用情境、行動提問),方便快速查詢。

raw-image

但從 Heptabase 將卡片匯入 Notion 卡片盒,馬上就碰到兩個棘手的問題:

  1. 如何有效率地將 Heptabase 的卡片匯入 Notion?
  2. 如何處理 Notion 和 Heptabase 的卡片更新問題?


由於我暫時還沒有找到讓兩個軟體自動同步的方法(如果你有辦法,請留言給我嗚),卡片匯出、匯入、與雙邊同步等動作,勢必要手動執行。

為了極小化雙邊來往維護的麻煩,我建立了三個原則。

  1. 明確雙邊的功能分工:我將 Heptabase 定位為創意構思、深度學習的工具,Notion 則負責資料管理,使它們的角色不至於重疊。
  2. 批量匯出 / 匯入卡片:利用標籤註記卡片狀態,每週/月定期利用 Markdown 匯出卡片,批量導入到 Notion。例如,我會將正在寫的卡片標記為 #writing,完成待匯出的卡片標記為 #exporting,已完成匯入的卡片標記為 #imported
  3. 單向同步為原則,雙向維護為例外:原則上只允許 Heptabase 卡片輸出到 Notion,後續維護以 Notion 為主。若真有必要雙邊同步,應明確記錄迭待版本和更新時間。


當然,以上都是在雙邊無法有效同步,以及 Heptabase 還沒有自己的 AI 助手功能之前的權宜之計。我也想在此許願,如果 Heptabase 未來也能推出如 Notion AI 一般,能從自己的資料庫中搜尋結果來回答的智能助手,那就太完美了!到時候我可能就真的沒有繼續用 Notion 的必要了。

四、個人化 AI 助手:卡片盒的管理員與行動導師

完成這套卡片盒系統最後的一步,就是設計一套指令,讓 Notion AI 能從卡片盒中調出合適的卡片,幫助我解決問題。

話不多說,先上實際和 AI 的對話實例。


【我的指令】

請從「@概念卡資料庫」和「@行動卡資料庫」找出適合用來解決[問題]的卡片,並依[思考步驟]思考後,依照[回答格式]回答。

[問題] 我負責的產品上線後銷售狀況不好,但不知道該如何重新設計產品的行銷包裝,或發展出創新的點子。

[思考步驟]
1. 判斷[問題] 符合資料庫中哪些卡片的使用情境。
2. 針對[問題],利用該卡片的行動提問引導我思考。
3. 用適合的案例,實際示範[問題]如何透過挑選的卡片思考或解決。

[回答格式]
一、我認為以下這些卡片適合回答你的問題,因為……
二、根據你的問題,你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三、讓我用一個具體的案例為你示範……

【AI 助手的回答】

一、我認為以下這些卡片適合回答你的問題,因為:

1.「SCAMPER創新思考框架」行動卡:

  • 完全符合「思考陷入僵局,需要發想創新解決方案」的使用情境
  • 提供七種不同角度來重新思考產品定位與包裝


2.「好訊息的設計策略」行動卡:

  • 適用於撰寫行銷文案的情境
  • 幫助思考產品的功能利益和情感利益


二、根據你的問題,你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1. 從SCAMPER框架思考:
  • 目前的產品包裝,可以用什麼更吸引人的角度替代?
  • 有哪些功能或元素可以結合,創造新的價值?
  • 如何調整產品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1. 從好訊息設計思考:
  • 你的產品最核心的特色是什麼?
  • 這些特色能為顧客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
  • 能滿足顧客什麼樣的情感需求?


三、讓我用一個具體的案例為你示範:

以線上烘焙課程設計為例:

1. 重新設計產品包裝時,考慮:

  • 功能利益:學員能在家做出美味麵包(獲得技能、做出成品)
  • 情感利益:享受製作過程的療癒感、成品出爐時的成就感,以及與家人分享的溫暖感


2. 運用SCAMPER發展創新點子:

  • 替代:將「科學化、系統化」的包裝改為「故事導向」
  • 組合:結合理論與實作,創造更大的學習價值
  • 調整:根據目標客群調整內容深度

看起來很不錯,對吧!

AI 助手不僅根據我的需求,從卡片盒中調出了它認為合適的卡片,還依照卡片上的行動提問以及案例分析,實際引導、示範如何使用這張卡片

這套 AI 指令並不複雜,基本上是遵循和所有生成式 AI 對話的原則:

  1. 給予具體、明確的問題或要求
  2. 要求 AI 將推理過程分解成小步驟
  3. 給予回答規則


值得特別分享的是,在初始幾個版本中,我將資料取用範圍限制在「卡片盒資料庫」的頁面,但反覆測試幾次,Notion AI 始終無法找到我需要的卡片。縱使我已經直接複製卡片文字來詢問,它也告訴我「找不到相關卡片」。

我查看回答所附上的參考頁面,發現它雖然有取用該頁面,但沒有抓到頁面下的兩個資料庫。因此,我改直接在指令中明確標註資料庫的名稱,它才正確地找到我的卡片。

後續我將持續匯入更多卡片,繼續測試這套指令的成效。以目前的初步成果來說,算是有達到我的期待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品丞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嗨,我是Vincent,歡迎來到我的沙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如何結合 Heptabase 和 Notion,建立「個人化 AI 卡片盒系統」的經驗。文章詳細說明了「以行動為導向」的卡片撰寫原則,從知識拆解、卡片萃取到卡片收錄的處理流程,以及運用 Notion AI 建立個人化的卡片管理助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如何結合 Heptabase 和 Notion,建立「個人化 AI 卡片盒系統」的經驗。文章詳細說明了「以行動為導向」的卡片撰寫原則,從知識拆解、卡片萃取到卡片收錄的處理流程,以及運用 Notion AI 建立個人化的卡片管理助手。
Thumbnail
目錄/連結/分類/建立索引及出版文章的過程/ChatGPT製作筆記的技巧/使用Obsidian與Notion相互搭配 晚上 6:40開放觀看哦!(免費贈送ChatGPT攻略,詳YT頻道說明欄) 大家好,我是Morgan,這堂課我們來說明卡片盒筆記法的連結、分類跟索引
Thumbnail
目錄/連結/分類/建立索引及出版文章的過程/ChatGPT製作筆記的技巧/使用Obsidian與Notion相互搭配 晚上 6:40開放觀看哦!(免費贈送ChatGPT攻略,詳YT頻道說明欄) 大家好,我是Morgan,這堂課我們來說明卡片盒筆記法的連結、分類跟索引
Thumbnail
分享如何用 heptabase 管理我的人生,涵蓋人生目標、知識管理、財務規劃
Thumbnail
分享如何用 heptabase 管理我的人生,涵蓋人生目標、知識管理、財務規劃
Thumbnail
前言 本篇並沒有針對數位筆記工具進行個別比較與推薦選擇,而是聚焦於選擇數位筆記軟體、建立PKM系統時所衍生的問題與挫折。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投入很多精力,面對許多困惑,因此希望可以在這個滿地開花的工具教學文章中提供一些新的想法給正在為此焦慮迷惘的讀者。 卡片盒筆記法與PKM (Personal Kno
Thumbnail
前言 本篇並沒有針對數位筆記工具進行個別比較與推薦選擇,而是聚焦於選擇數位筆記軟體、建立PKM系統時所衍生的問題與挫折。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投入很多精力,面對許多困惑,因此希望可以在這個滿地開花的工具教學文章中提供一些新的想法給正在為此焦慮迷惘的讀者。 卡片盒筆記法與PKM (Personal Kno
Thumbnail
我以資料庫工程師的角度,搭配Notion設計卡片盒筆記當作範例,介紹簡單易懂的卡片盒筆記法概念,讓你快速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平台。
Thumbnail
我以資料庫工程師的角度,搭配Notion設計卡片盒筆記當作範例,介紹簡單易懂的卡片盒筆記法概念,讓你快速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平台。
Thumbnail
Notion & Obsidian的個人應用、用Notion來做卡片盒筆記法可行嗎?
Thumbnail
Notion & Obsidian的個人應用、用Notion來做卡片盒筆記法可行嗎?
Thumbnail
本書書名卡片盒筆記,但內容並不止於記錄筆記的方式,而是重新定義關於學習的概念。透過記錄卡片筆記的過程與學習互相結合,提取出對於自己真正理解且有幫助的想法,之後應用卡片盒的關聯組合特性,為你的想法激發出新的或是產出已接續好的概念。簡而言之,卡片盒可以幫助你將你所理解到的項目產生關連,加深記憶。
Thumbnail
本書書名卡片盒筆記,但內容並不止於記錄筆記的方式,而是重新定義關於學習的概念。透過記錄卡片筆記的過程與學習互相結合,提取出對於自己真正理解且有幫助的想法,之後應用卡片盒的關聯組合特性,為你的想法激發出新的或是產出已接續好的概念。簡而言之,卡片盒可以幫助你將你所理解到的項目產生關連,加深記憶。
Thumbnail
煩惱不知道該用什麼數位筆記嗎? Heptabase 會是你最佳的選擇。Heptabase 在心智圖 、網絡、區塊間取得絕佳的平衡。簡樸直觀的設計讓你很專心的寫筆記,絕對是高效的知識工作者必備的工具之一。
Thumbnail
煩惱不知道該用什麼數位筆記嗎? Heptabase 會是你最佳的選擇。Heptabase 在心智圖 、網絡、區塊間取得絕佳的平衡。簡樸直觀的設計讓你很專心的寫筆記,絕對是高效的知識工作者必備的工具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