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參加了兩個講座交流,都很不錯,一個是由榮耀基金會舉辦的第一屆劇場媒合會「讀劇匯」;另一個是由北藝中心舉辦的「零到百老匯:揭開音樂劇成功背後的商業機制」講座,邀請百老匯曾製作過《紅磨坊》的製作人主講。
我在讀劇匯中主要參加的是最後一天的圓桌論壇,邀請了業內的製作人、創作者、投資方、影視業者,一起以音樂劇為中心討論產業目前的問題挑戰,以及可能的未來行動。當天早上分為八個桌次進行兩輪的討論。儘管八個桌次八個主題,但每桌討論出來最大的問題卻都有類似的大方向:面向市場與行銷。
然後這一切又切進一個台灣很大的問題:市場不夠大。
市場不夠大以致於無法吸納更多的人才,產生更多的產值,隨之而來的是成本將有其限制,因此成為負向循環。台灣還是有非常多的好作品,但如何透過有效的機制,在一個可能比現在都還要漫長的時程中,打磨這個作品,也許這個作品才能有更長的生命,演得更長久,賺得更多錢。
非常感謝榮耀基金會舉辦這次的活動,在最後一天與從業的夥伴們聊了很多,大家都在找可以通往成功的路,也都在實踐試錯。我相信台灣是有機會發展出接替K-POP的T-POP文化實力,truss the process。
無獨有偶,這次挾台灣前幾天的轟動之作ー《勸世三姐妹》要前往紐約百老匯進行試演(就是下週),推動這個演出前往紐約的製作人Ken也來到台灣,跟此作的導演曾慧誠一起進行座談。
席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百老匯製作人要做的事情,其實跟台灣的製作人很像,然後他們的觀眾組成也很像(像是女性佔了65%、口耳相傳是前三名影響觀眾購票意願的方式之一、觀眾現在都很需要篤定進場會看見什麼,比較不太會冒險、觀眾更喜歡歡樂的作品等)。這些部份都讓我覺得台灣跟百老匯的差距好像沒有那麼大。
但差距最大的,也是最核心的,仍然是產值。百老匯的作品成功了之後,可以賣到全美、國外、賣出版權等各種方式維持作品的商業價值。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能支撐其從創意發想→讀劇→工作坊→試演→地區試演→百老匯演出這一段將會歷經八、九年的漫長製作過程。
「才能支撐」的意思,是其成功的利潤,是讓製作人及投資者願意投入的原因。當然,也提到了類似不成功便成仁的語句,隱約感覺到失敗的案例應該非常多,但只要中了一個作品,就能回本。
躍演及《勸世三姐妹》不選用現有的作品巡演美國華人區,而是以打掉重練的決心,幾乎從頭開始順著紐約百老匯的製程前進,需要具備很大的勇氣及毅力,希望能成功在幾年後正式登上百老匯劇院。
這兩天聽到的內容,會發現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需要很多人的合作與支持,需要失敗與經驗,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