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人生課題也不誇張,為了睡好覺我可以放棄各種心愛的事物,包括改變生活與作息。例如以前每天早上的咖啡現在不喝了,盡量早睡早起,晚上的課不選了。
其實睡不好並不是年紀大才開始,早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會醒在半夜三四點,外面天還黑鴉鴉的只能翻來翻去等天亮,天有點微光就乾脆起床去跑步,只要清晨有運動,一整天就還是精神不錯,可以上班工作不會打瞌睡。
所以一直都早睡早起加上晨運,梳洗之後來杯咖啡,才展開一天,那時以為晚上不好入睡的人才是失眠,我其實不難睡著,只是總睡不到天亮而已,就當作是早起的好習慣吧。
但那些醒來的半夜到天亮這段時間,會陷入胡思亂想,有時為了工作,有時為了情感,漸漸地能睡到三四點算是不錯,也有只睡到一兩點醒來,對漫漫長夜感到焦慮的慘況。
睡得最不好的高峰點應該是前幾年愛貓陳美美老了生病的時候,半夜常驚醒擔心她出什麼狀況,睡睡醒醒使得白天精神也差就喝更多咖啡,有種惡性循環的感覺。直到陳美美在我懷中離開病體,結束睡眠壓力的夢靨。
我採用了之前中醫師的建議,放棄咖啡因看看,除了是飲食習慣的改變,也是生活的改變,和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也許最後者的影響更顯著,幾乎當作是人生的分水嶺啊,如果咖啡都可以放棄,那睡好覺也有機會做到吧。
包括含咖啡因的茶飲料也不喝,晚上盡量不吃甜食,晚上早點熄燈,睡覺前的一段時間只開個小黃燈,各種會發亮的小燈都熄滅它,例如那些顯示電源有開的排插小燈,睡前通通關掉,提早處在昏暗的世界裡培養睡意,把握任何有睡意的瞬間去睡覺。當然還有運動,白天有好好運動的話,當晚也會比較好睡,所以除了晨運,我還增加了傍晚的運動。
最困難的是半夜醒來之後能否再入睡,現在若能醒在三四點我一樣很滿足,但醒在一兩點的機率很高,通常是要上廁所,上完廁所已經越來越能夠睡回去到早上五六點了,可能最近天冷,做好保暖的話容易再度睡著。
為了以規律的作息一天天前進,為了更好的睡前儀式感,關小燈前我還會掃掃地,整整桌子,為自己布置一個乾淨舒爽好睡覺的空間。最後就是希望自己放棄對數字的關注,例如時鐘和手機,半夜會醒已經是無法避免了,起床後不要去看時間,管它醒在幾點,上完廁所就趕緊回到被窩繼續睡就對了。
之所以能夠寫這篇來回答此人生難題,是因為最近真的有進步一點,因為天亮得晚,我竟然有睡到早上六點半甚至七點的紀錄,應該是努力有所得。能睡到天亮是很幸福的事,超感恩,必須寫下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