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控窯不是吃飽而是懷舊。這是朋友FB寫的。

過年時臨時決定去朋友家控窯,撇開那種在市區裏面人家規劃好的控窯場地,上一次控窯應該至少20年以前了吧!有人問跟去農場控窯有什麼不同?我也很難形容,就跟露營地跟野營有什麼不同?山上風景區親水公園玩溪水跟山林野溪有什麼不同差不多。


真的很喜歡去山林野溪玩,喜歡去鄉下土地控窯。大家全身都髒兮兮的,大人一直堆小孩一直幫忙,越上面越難堆,小孩越幫越忙。一邊堆一邊掉,有認識的不認識的蟲,有小孩的玩鬧聲跟被罵的怒吼聲。到處撿柴來燒,能燒得不好燒的就往內丟,小孩喜歡燒草,火很大煙很大燒很快,一整個不受控。


最後失敗了,東西沒熟透,果然還是太少經驗,土窯比不上氣炸鍋。希望能讓小孩子也增添一些回憶。長大之後還記得在山上控窯過。


有什麼不同?那是一種自由,一種放鬆,一種不受拘束隨心所欲的感覺。


露營區、農場土窯、親水公園,方便、好玩、安全,但就是在人家規劃好的一個框架內,按造人家提供的樣子去玩。那只能稱作體驗,體驗露營、體驗玩水、體驗土窯。


就跟工作一樣,為什麼出來自己賣餐具。錢少、事多,壓力大。比起去上班去科學園區,至少這樣感覺活得像個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0會員
48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筷邸家話家常 的其他內容
市集有時候會遇到一種人,就是了解技術的工人。很多工人並沒有成本概念,其實很多業務跟老闆也沒有。或者說,人們通常對自己熟悉以外的成本都很容易忽略。 有個客人說:這不就是沖壓的?一分鐘好幾十個,超便宜。也有客人說:不鏽鋼一公斤才多少錢,你們這個餐具頂多1.20克吧,成本不到3塊錢,真是暴利。照這個算法
擺攤賣日用品應該很常聽到,這個蝦皮才賣多少錢,你怎麼那麼貴? 其實我覺得買賣這種東西,賣的人訂了他覺得合理的價格(或是訂了他覺得可以賺翻的價格)買的人買了她覺得商品值得的價格,這樣就成立了。不需要事前事後比價。 我一雙筷子賣250元,您買了不就是認同這個東西值250元嗎?打壞價格的,是那些惡
網路上的文章很多,行程不重複說,簡單說一些感想。 我沒去過日本,沒時間做功課,沒有自由行過,日文不會說,英文很爛很爛,就這樣出發去日本自由行。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自由行經驗,畢竟以前去中國開發廠商,就是自己一個人安排全部,差別在於語言相通。 出發前一天看了很多文章,我覺得都是很有旅遊經驗的人寫的
這個世界非常重視行銷,但是現在行銷教的是你如何賣商品賺錢,而不是如何賣好商品賺錢。簡單的說,就是賣客人想要的商品,而不是賣好的商品給客人。雖然這件事情本質上沒有錯。如果出發點是為了賺錢,那這是必然手段,不過我還是希望有更多的職人精神,可以保留更多的堅持。就像我一直認為的,廠商有教育的義務。 好的東
我以前喜歡寫文章,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後來不寫了,因為想寫給別人看,又不想給別人看。年輕時寫過兩篇小說,都是在很累很辛苦的時候寫的!那時候堅持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寫文章是唯一一件我不用透過別人,憑自己的堅持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我堅持,再累也把文章寫完。 出社會後,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能力很小
有一次跟同行聊天,他問我:你覺得那個XX牌,號稱台灣製造的餐具,真的是台灣製造的嗎?「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一般來說不會跟民眾說太直白,看破部說破。不過既然是同行應該不需要顧慮太多。 其實國際化社會,台灣製造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畢竟台灣就是個小島,資源匱乏,很多東西必須仰賴進口。簡單來看,"工廠端
市集有時候會遇到一種人,就是了解技術的工人。很多工人並沒有成本概念,其實很多業務跟老闆也沒有。或者說,人們通常對自己熟悉以外的成本都很容易忽略。 有個客人說:這不就是沖壓的?一分鐘好幾十個,超便宜。也有客人說:不鏽鋼一公斤才多少錢,你們這個餐具頂多1.20克吧,成本不到3塊錢,真是暴利。照這個算法
擺攤賣日用品應該很常聽到,這個蝦皮才賣多少錢,你怎麼那麼貴? 其實我覺得買賣這種東西,賣的人訂了他覺得合理的價格(或是訂了他覺得可以賺翻的價格)買的人買了她覺得商品值得的價格,這樣就成立了。不需要事前事後比價。 我一雙筷子賣250元,您買了不就是認同這個東西值250元嗎?打壞價格的,是那些惡
網路上的文章很多,行程不重複說,簡單說一些感想。 我沒去過日本,沒時間做功課,沒有自由行過,日文不會說,英文很爛很爛,就這樣出發去日本自由行。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自由行經驗,畢竟以前去中國開發廠商,就是自己一個人安排全部,差別在於語言相通。 出發前一天看了很多文章,我覺得都是很有旅遊經驗的人寫的
這個世界非常重視行銷,但是現在行銷教的是你如何賣商品賺錢,而不是如何賣好商品賺錢。簡單的說,就是賣客人想要的商品,而不是賣好的商品給客人。雖然這件事情本質上沒有錯。如果出發點是為了賺錢,那這是必然手段,不過我還是希望有更多的職人精神,可以保留更多的堅持。就像我一直認為的,廠商有教育的義務。 好的東
我以前喜歡寫文章,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後來不寫了,因為想寫給別人看,又不想給別人看。年輕時寫過兩篇小說,都是在很累很辛苦的時候寫的!那時候堅持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寫文章是唯一一件我不用透過別人,憑自己的堅持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我堅持,再累也把文章寫完。 出社會後,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能力很小
有一次跟同行聊天,他問我:你覺得那個XX牌,號稱台灣製造的餐具,真的是台灣製造的嗎?「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一般來說不會跟民眾說太直白,看破部說破。不過既然是同行應該不需要顧慮太多。 其實國際化社會,台灣製造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畢竟台灣就是個小島,資源匱乏,很多東西必須仰賴進口。簡單來看,"工廠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第一次帶我家狗來體驗豪華露營,選擇了蟬說系列的霧繞!文中會和大家分享設施、菜色,以及推薦&不推薦的點。
趁著元旦連假,來到南投魚池梢楠園露營區,梢楠園的最大特色,在於山後那片梢楠林,營區內的登山步道,15分鐘就能走完,一顆顆筆直整齊的梢楠樹,令人心曠神怡。臺灣肖楠(梢楠)與臺灣杉、巒大杉、扁柏、紅檜,並列台灣針葉五木,非常值得您一遊唷! 地理位置 梢楠園(於Google地圖中檢視)位於南投
隨著年紀越大,遇到特殊的日子越不想到人潮眾多的地方人擠人。所幸,這次跨年和好友相約到宜蘭大同樂水部落的瑪崙菓園親子露營區露營,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跟著一群朋友,在山上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著群山環繞、白雲繚繞的氛圍,隨著露營的次數越多,大家也越來越自在。雖然後來天公不作美,但仍然沒有澆熄我們的熱情,
新竹,不只是一座科技城也是融合自然風光的城市。六個被眾多推薦的露營勝地,從山川間的幽靜營區到湖畔星光下的營地,每個地點都是在自然中找到心靈安寧的完美場所。讓我們一同漫遊這六個受推薦的露營天地,共同感受新竹的美與靜謐。   全文連結:【2023新竹露營推薦】Top 21 懶人露營區、露營車名單盤點
在苗栗的青山碧水中,七個廣受推崇的露營勝地,被眾多旅人譽為苗栗露營的絕佳之選,從茂密樹海到湖光山色,每一處都是自然之美的完美寫照。來自遊客的一致好評,讓這七個露營地更添一份令人期待的神秘色彩,等待您親自體驗在這片風景如畫之地的露營樂趣。  全文連結:【2023苗栗露營】網友熱搜 30間懶人露營區、
新竹北浦「旅人山泉」,營區內部有一個很大的遊戲水池,且緊鄰大坪溪的支流,水很淺,適合抓魚玩水、也能釣魚。
第一次帶我家狗來體驗豪華露營,選擇了蟬說系列的霧繞!文中會和大家分享設施、菜色,以及推薦&不推薦的點。
趁著元旦連假,來到南投魚池梢楠園露營區,梢楠園的最大特色,在於山後那片梢楠林,營區內的登山步道,15分鐘就能走完,一顆顆筆直整齊的梢楠樹,令人心曠神怡。臺灣肖楠(梢楠)與臺灣杉、巒大杉、扁柏、紅檜,並列台灣針葉五木,非常值得您一遊唷! 地理位置 梢楠園(於Google地圖中檢視)位於南投
隨著年紀越大,遇到特殊的日子越不想到人潮眾多的地方人擠人。所幸,這次跨年和好友相約到宜蘭大同樂水部落的瑪崙菓園親子露營區露營,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跟著一群朋友,在山上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著群山環繞、白雲繚繞的氛圍,隨著露營的次數越多,大家也越來越自在。雖然後來天公不作美,但仍然沒有澆熄我們的熱情,
新竹,不只是一座科技城也是融合自然風光的城市。六個被眾多推薦的露營勝地,從山川間的幽靜營區到湖畔星光下的營地,每個地點都是在自然中找到心靈安寧的完美場所。讓我們一同漫遊這六個受推薦的露營天地,共同感受新竹的美與靜謐。   全文連結:【2023新竹露營推薦】Top 21 懶人露營區、露營車名單盤點
在苗栗的青山碧水中,七個廣受推崇的露營勝地,被眾多旅人譽為苗栗露營的絕佳之選,從茂密樹海到湖光山色,每一處都是自然之美的完美寫照。來自遊客的一致好評,讓這七個露營地更添一份令人期待的神秘色彩,等待您親自體驗在這片風景如畫之地的露營樂趣。  全文連結:【2023苗栗露營】網友熱搜 30間懶人露營區、
新竹北浦「旅人山泉」,營區內部有一個很大的遊戲水池,且緊鄰大坪溪的支流,水很淺,適合抓魚玩水、也能釣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林邊池塘真幽靜, 屋邊空氣芬多精。 溪邊流水永涓涓, 魚兒悠游常不眠。 都市渲華雖難見, 卿卿我我無人知。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一趟好遠的山路,抵達山中的小屋。 親切的老闆、可愛的甜點, 還有絕對出片的美景。
Thumbnail
讀到這段的時候,天氣晴朗。我一個南港人正坐在行天宮旁的冬陽下享受溫熱的咖啡。但《菜場搜神記》卻讓我有如無波古井般的平靜心情瞬間破防......
Thumbnail
在 Musta 農場的 WWOOFing Day 5 - 成為在地人:趕集、泡湯、搓澡、喝啤酒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早上騎著卡打掐,又是一個閒晃的節奏 今天選擇另一條不常走的路 想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光景 然後就遇見驚喜,轉角遇見採茶風景 今天實在太幸運 經過平常只看得到黑網的地方 看到大門打開 原來裡面藏著一片好大的茶園 茶園中一群採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孩子有從頭到尾參與的田園趣、食農教育體驗,明年可以考慮參加這個基金會舉辦的焢窯。坊間的焢窯常常是為了節省時間讓孩子參與半套,到現場時窯都蓋好了。但是傳統的焢窯讓孩子從頭到尾參與,是種扎實的體驗、也更能將食農教育深植於孩子的心中。
Thumbnail
常在山裡漫步,看著沿途風景裡也翻著自己往事,這樣的時候常翻到這些年和好朋友一起帶工作坊的種種,這些畫面一浮現,如晚餐時分廚房飄出的氣味,牽動著人的心頭與嘴角。   三十幾歲,我(錦敦)和哈克、祺堂相識不久,就開始一起創作,一起帶工作坊。特別是這十幾年來的四手聯談和三根棍子,都在我心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林邊池塘真幽靜, 屋邊空氣芬多精。 溪邊流水永涓涓, 魚兒悠游常不眠。 都市渲華雖難見, 卿卿我我無人知。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一趟好遠的山路,抵達山中的小屋。 親切的老闆、可愛的甜點, 還有絕對出片的美景。
Thumbnail
讀到這段的時候,天氣晴朗。我一個南港人正坐在行天宮旁的冬陽下享受溫熱的咖啡。但《菜場搜神記》卻讓我有如無波古井般的平靜心情瞬間破防......
Thumbnail
在 Musta 農場的 WWOOFing Day 5 - 成為在地人:趕集、泡湯、搓澡、喝啤酒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早上騎著卡打掐,又是一個閒晃的節奏 今天選擇另一條不常走的路 想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光景 然後就遇見驚喜,轉角遇見採茶風景 今天實在太幸運 經過平常只看得到黑網的地方 看到大門打開 原來裡面藏著一片好大的茶園 茶園中一群採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孩子有從頭到尾參與的田園趣、食農教育體驗,明年可以考慮參加這個基金會舉辦的焢窯。坊間的焢窯常常是為了節省時間讓孩子參與半套,到現場時窯都蓋好了。但是傳統的焢窯讓孩子從頭到尾參與,是種扎實的體驗、也更能將食農教育深植於孩子的心中。
Thumbnail
常在山裡漫步,看著沿途風景裡也翻著自己往事,這樣的時候常翻到這些年和好朋友一起帶工作坊的種種,這些畫面一浮現,如晚餐時分廚房飄出的氣味,牽動著人的心頭與嘴角。   三十幾歲,我(錦敦)和哈克、祺堂相識不久,就開始一起創作,一起帶工作坊。特別是這十幾年來的四手聯談和三根棍子,都在我心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