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道經-第一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 白話文 「道」如果能夠被明確地言說,那它就不是真正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能被確切地定義,那它便不是萬物真正的名相。 「無名」是天地未分、萬物未生的本源;「有名」則是萬物顯化、世界形成的根源。 因此,當人能夠無欲、放下執著時,便能領悟事物最微妙、最深層的本質;而當人懷有欲望時,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與邊界。 這「無」與「有」雖然看似對立,卻源自同一個本質,我們稱之為「玄」,即深邃難測的真理。 這種「玄」再往更深處探究,便是進入萬事萬物奧妙的門徑。 3. 解釋 「道」是一種超越言語的存在。 它並非某個固定的法則,而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根本,既無形無相,也無法被完全描述。一旦我們試圖用語言去框定它,它就已經不是完整的「道」,而是我們理解中的片面呈現。這就如同水流,你可以感受到它的運動,但它沒有固定的形狀,也無法完全掌握在手中。因此,任何理論或思想,只是「道」的一種映照,而不是「道」的全部。 世界的形成,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在「無名」的狀態下,萬物尚未被區分,如同混沌未開時的宇宙、一個創作者腦海中的靈感、一張尚未畫下任何筆觸的畫布。在這個階段,一切都還未定型,充滿無限可能。而當「有名」出現,萬物便開始顯現,從無形轉為有形,從不可知變為可見。這就如同畫家提筆落下第一筆,世界便開始成形。我們的認知世界,就是透過「名」來界定,如山河、日月、草木、動物,這些都是「有名」的產物。但這些現象並非世界的全部,它們只是「道」的一種展現,而非「道」本身。「名」讓我們能理解事物,但也限制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難以窺見更深層的真相。 如何看待世界,取決於人的內心狀態。 當我們無欲、沒有執著地去觀察世界,能夠見到萬物最深邃的本質,就像靜水映月,清澈且深遠。這種無欲的觀察,使人能夠進入事物的核心,領悟其「妙」。但若我們帶著欲望,則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因為欲望讓我們的視野受限,使我們只關注與自身利益相關的部分,而忽略了更廣闊的真理。這就如同一位音樂家,若他單純出於熱愛去創作音樂,他能體會到旋律中的靈性與深意;但若他只關心音樂是否能帶來名利,那麼他所創作的音樂,將只是迎合市場的產物,難以觸及真正的藝術之美。 「玄之又玄」代表世界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 我們以為自己掌握了某個道理,卻發現還有更深的層次。「玄之又玄」,並不是要讓人困惑,而是說明宇宙的真理沒有終點,總有更深的奧秘等待探索。這就如同科學的發展,我們以為經典物理學已經解釋了世界,卻發現量子力學顛覆了舊有的概念;當人類以為量子力學已經是終極答案,又發現宇宙可能還存在更高維度的運行法則。這無窮無盡的探索,正是「眾妙之門」,是進入理解的入口,也是通往未知的開始。 真正的大道,不是某個固定的理論,而是一種無窮變化、無法限定的本質。 它既可以是無名的本源,也可以是有名的顯化,既可以在寂靜無聲之中,也可以在萬象紛呈之間。當人執著於語言與概念,他只能見到事物的表象;當人放下執著,他才能窺見萬物的奧妙。這就是大道的核心——不執著於名相,不局限於具體形式,順應自然,進入「玄之又玄」的境界。

avatar-img
3會員
9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四章:同門互動 李明在靈雲門修行的日子變得更加充實,他認識了一些和他一樣正在修行的同門弟子。 李明的同門師兄姚飛是一位身形高大,氣勢凌人的修行者。他對於修行的熱情和才華讓李明深感敬佩。一天,姚飛主動邀請李明一起進行修煉。 「李明,你修行進步迅速,我看好你。我們一起修煉吧,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第一章:小村的奇遇 在一個遠離繁囂的小村落中,有一個普通的家庭。這個家庭有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名叫李明,是這個小村落的希望之光。從小,李明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天賦和奇特的氣息。 李明的父母是普通的農民,他們對於李明的特殊之處感到驚訝,但也感到擔憂。他們不知道這種奇特的氣息是好還是壞,因此他們將李明視
第四章:同門互動 李明在靈雲門修行的日子變得更加充實,他認識了一些和他一樣正在修行的同門弟子。 李明的同門師兄姚飛是一位身形高大,氣勢凌人的修行者。他對於修行的熱情和才華讓李明深感敬佩。一天,姚飛主動邀請李明一起進行修煉。 「李明,你修行進步迅速,我看好你。我們一起修煉吧,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第一章:小村的奇遇 在一個遠離繁囂的小村落中,有一個普通的家庭。這個家庭有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名叫李明,是這個小村落的希望之光。從小,李明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天賦和奇特的氣息。 李明的父母是普通的農民,他們對於李明的特殊之處感到驚訝,但也感到擔憂。他們不知道這種奇特的氣息是好還是壞,因此他們將李明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窕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一篇要回到之前的篇章,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隨著大道精神做出最好的選擇,恍恍惚惚之間猶如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家中閱觀道德經,文中細理撥心弦; 若非得道難深行,依究分別私慾逞。 一指點開玄妙竅,明心修德渡迷童; 若能如水常不爭,德化眾生悟清靜。   多年以來,未曾細悟道德經之文,或因修道日淺難悟明,故難得休假回家中展經閱讀。歷經多少的人事困心之後,現今再閱聞經義,方能細細體悟箇中所得,然因人心多欲
Thumbnail
先秦時代有三本關於道家的著作流傳於世。老子,莊子,列子。三位作者的名字是有深意的,一個表示由來已久,一個表示全,一個表示裂。往下研讀道德經,會發現這三個觀念縱貫全經。
Thumbnail
《道德經》譯注,兼之個人見解和思緒整理。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窕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一篇要回到之前的篇章,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隨著大道精神做出最好的選擇,恍恍惚惚之間猶如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家中閱觀道德經,文中細理撥心弦; 若非得道難深行,依究分別私慾逞。 一指點開玄妙竅,明心修德渡迷童; 若能如水常不爭,德化眾生悟清靜。   多年以來,未曾細悟道德經之文,或因修道日淺難悟明,故難得休假回家中展經閱讀。歷經多少的人事困心之後,現今再閱聞經義,方能細細體悟箇中所得,然因人心多欲
Thumbnail
先秦時代有三本關於道家的著作流傳於世。老子,莊子,列子。三位作者的名字是有深意的,一個表示由來已久,一個表示全,一個表示裂。往下研讀道德經,會發現這三個觀念縱貫全經。
Thumbnail
《道德經》譯注,兼之個人見解和思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