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兑,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兑,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2. 白話文 天下萬物有它的起源,這個起源可以被視為天下的母親。當你已經得到了這個母親的本源,你就能夠明白它所衍生出的事物。再回到守護這個母親的本源,終其一生也不會有危險。封閉你的小口,不讓它外漏,關閉你的門,這樣你終其一生也不需要勞碌。若你開啟這個口,進行事務,則你終其一生都要面對忙碌。見到小事而有所明察,保持柔弱而顯得強大。運用你的光芒,最終回歸到你的本源和光明,不會有災難降臨身上,這便是順應常道。 3. 解釋 這段話傳遞了道家關於「道」與「無為」的深刻思想。首先,它提到「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意思是萬物的源頭或起點,可以視為宇宙的母親。這個源頭,是所有事物得以生成的根本。如果我們掌握了這個根源,理解了事物的起源,便能夠知道其後果或發展。道家主張回歸原點,守護這個源頭,這樣便能夠保持長久的穩定與安全,不會迷失或受到外界的干擾。 隨後,經文提到「塞其兑,閉其門,終身不勤」,這是道家對「無為」思想的具體表現。這裡的「塞其兑」與「閉其門」象徵著內心的閉塞與安靜,避免過度的外在干擾或過於積極的行為。這樣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過多的勞動或努力,而能夠安穩度過一生。與之相對的,「開其兑,濟其事,終身不救」則意味著如果你開啟了這個口,開始介入事務,就會面對忙碌與勞碌,而這樣的狀態無法輕易停止。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表達了道家對智慧與力量的理解。真正的智慧是能夠看見事物的微小變化,而不僅僅看表面;真正的強大則是能夠保持柔和與謙遜,不過度剛強。道家認為,柔弱不僅不代表脆弱,反而是強大的力量,因為柔能克剛。 最後,「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則是強調了回歸內在、回歸本源的重要性。透過使用自己的光芒,達到明察事物的能力,最終我們應當回歸到內心的光明與純粹,這樣就能避開災難和困難。這樣的生活方式,是順應「道」的常道,也是「襲常」,即遵循宇宙的根本法則,不偏不倚,達到自然與和諧的狀態。 總結來說,這段經文強調了道家提倡的「無為而治」與「回歸本源」的思想。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不要過度的干預與控制,而是要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宇宙的法則相協調。通过柔和和順應自然法則,最終達到平安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