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德經-第四十五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 白話文


大成就像是有缺陷一樣,但它的作用卻不會衰退;大盈就像是空洞一樣,但它的作用不會耗盡。大直看起來像是彎曲,大巧看起來像是笨拙,大辯看起來像是沉默。急躁勝過寒冷,安靜勝過炎熱。清靜才是天下的正道。



3. 解釋


這段話表達了道家對於「無為」與「道」的深刻理解,並用反差的方式呈現了事物的真實本質,強調了對自然、適度的順應。


首先,「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與「大盈若沖,其用不窮」的意思是,大成就往往看似有缺陷,或者大盈看似是空的,但其實這些缺陷和空洞恰恰是能夠維持長久使用的關鍵。例如,圓形的圓缺看似不完美,卻能夠使其運轉自如,並不會因為有缺陷而減少其使用價值。這樣的比喻指出,過度的追求完美或擁有的極致,反而會使人失去持續發展的潛力。


接著,「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說明了事物的表象與其實質的不同。真正的「大直」看起來可能像是屈曲的,真正的「大巧」卻顯得笨拙,真正的「大辯」則往往言辭不多。這三個「大」字反映了道家對「無為而治」的推崇,並認為過度的外在表現和華麗的技巧反而是對事物的干預,而非自然的展現。這裡的「屈」、「拙」和「訥」都是與直白、巧妙、辯論的反面進行對比,強調了含蓄、簡樸和低調的美。


「躁勝寒,靜勝熱」這一句則強調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定的重要性。躁動、急功近利會帶來寒冷的結果,而靜止、安靜則能戰勝炎熱。這裡強調的是,靜心才能真正達到「道」的境界,只有保持平和與冷靜,才能使事情達到最佳的效果。


最後,「清靜為天下正」是整段話的精髓所在。清靜代表著一種無為、無欲、純粹的狀態,這種狀態才能夠讓天下得以正道運行。道家認為,只有在「清靜」的狀態下,人們才能夠與天地自然的法則保持一致,達到最理想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清靜是一種內心的平和與無爭,無需追求過多的外在名利,而是保持自然流動的狀態。


總結來說,這段話透過反差和矛盾的表達方式,告訴我們「道」的深層意涵。真正的成功並非追求表面的完美,而是順應自然的法則,保持內心的清靜和安定,做到無為而無不為,達到長久的和諧與平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9會員
544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8
1.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2. 白話文 真實的話語往往不華麗,華麗的話語往往不真實。真正善良的人不善於爭辯,善於爭辯的人往往內心並不善良。有真正智
2025/02/08
1.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2. 白話文 真實的話語往往不華麗,華麗的話語往往不真實。真正善良的人不善於爭辯,善於爭辯的人往往內心並不善良。有真正智
2025/02/08
1. 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 白話文 理想的社會是國土狹小、人口稀少的。即使擁有先進的器具,也不去
2025/02/08
1. 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 白話文 理想的社會是國土狹小、人口稀少的。即使擁有先進的器具,也不去
2025/02/08
1. 原文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 白話文 與人化解大怨時,必然還會留下殘餘的怨恨。若以德報怨,真的能稱為善行嗎?因此,聖人持左契而不苛責於人。有德之人主持契約,會遵守信義;無德之人則只知道催逼索討。
2025/02/08
1. 原文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 白話文 與人化解大怨時,必然還會留下殘餘的怨恨。若以德報怨,真的能稱為善行嗎?因此,聖人持左契而不苛責於人。有德之人主持契約,會遵守信義;無德之人則只知道催逼索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苦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眛,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這一篇講一個人的德行,上士者聽聞道就勤勞的作
Thumbnail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苦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眛,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這一篇講一個人的德行,上士者聽聞道就勤勞的作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之一:大器晚成 有說是大器,需要更多時間的等待、醞釀,才能成。胡說。如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是讀書人苦於求財不得、覓侶不匹,自我安慰、自我激勵的說法;用在安慰『懷才不遇』的人們。 有本書「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書名已切中實況。如果能將自己活得好,其實不太可能『懷才不
Thumbnail
之一:大器晚成 有說是大器,需要更多時間的等待、醞釀,才能成。胡說。如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是讀書人苦於求財不得、覓侶不匹,自我安慰、自我激勵的說法;用在安慰『懷才不遇』的人們。 有本書「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書名已切中實況。如果能將自己活得好,其實不太可能『懷才不
Thumbnail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之,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者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Thumbnail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之,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者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2013/4/28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沖繁地,頑鈍人,拂逆時,紛雜事,此中最好養火。 若決烈憤激,不但無益,而事卒以僨,人卒以怨,我卒以無成,是謂至愚。 耐得過時,便有無限受用處。」 良因曰: 世間不乏聰明人,但一生成敗的關鍵, 宜思之!
Thumbnail
2013/4/28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沖繁地,頑鈍人,拂逆時,紛雜事,此中最好養火。 若決烈憤激,不但無益,而事卒以僨,人卒以怨,我卒以無成,是謂至愚。 耐得過時,便有無限受用處。」 良因曰: 世間不乏聰明人,但一生成敗的關鍵, 宜思之!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在莊子逍遙遊寫到『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所謂「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至高無上的真理是不必稱揚的,最了不起的辯說是不必言說的,最具仁愛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愛的
Thumbnail
在莊子逍遙遊寫到『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所謂「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至高無上的真理是不必稱揚的,最了不起的辯說是不必言說的,最具仁愛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愛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