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8年的台灣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作品裡的五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和〈必須過動〉。故事以親子間的互動為主題,在科幻元素的包裝下,諷刺華人教育體制下扭曲的親子關係和教育困境,用現時多數家長對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來喚醒社會大眾對教育體制的反思。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為香港人,在多年前看到這個劇集是震驚,震驚台灣人「真敢拍」,因為在香港的電視劇多一點血腥,指責教育方針,可能就會挑動那些怪獸家長的神經線,繼而被投訴。


五個單元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必須過動〉,但最讓我痛心的是〈茉莉的最後一天〉。


〈必須過動〉故事中,孩子完全失去了人權,成績成為他們的活命關鍵,即使有其他才能,讀書不好的孩子仍然逃脫不了「被銷毀」的命運。


而成績也成為社會地位的唯一指標,跟華人社會真的很相似,「求學不是求分數,句句都是說分數」的具像化。


raw-image


〈茉莉的最後一天〉,開場就以死亡開始,因為母親的強勢控制和壓迫,讓有才華,成績優異的茉莉還是選擇了不歸路,而茉莉死亡的意義最初還不被理解。


現實的華人社會可能有很多個茉莉,只是她們沒有沒發現,或者她們不想被發現。


〈茉莉的最後一天〉

〈茉莉的最後一天〉


雖然是7年前的作品,但是我偶爾還是會重溫,被父母親手摧毀自己的夢想,或是在父母的堅持下放棄自己的意願,這是華人孩子永遠的痛。


內容總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5
/5
avatar-img
0會員
17內容數
因家中病弱狸奴,無法到處去旅行,只好分享在香港的日常生活。 可能什麼都會寫一下,山上的貓狗、寵物資訊、美食或動漫劇集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狸奴不出門 的其他內容
還有故事嗎? 有的
第三季最喜歡: 丙:「我們會保護你的,弱小的你呼喚我們的話,沒辦法。沒辦法,誰叫我們就是喜歡你呢。」 語氣完全是寵溺
帶了新的後宮佳麗回來 但,你要翻牌子嗎? 塵封的,是書還是自我
我們的目的並非是將人導向正途,我們的追求唯有一點,那就是真理。
燈枯了 折斷了 熄滅 點火 落 。 燒
在我們眼中,即使牠已經老到完全走不動路,牠還是小時候那隻活潑貪吃的肥膏,僅此而已。
還有故事嗎? 有的
第三季最喜歡: 丙:「我們會保護你的,弱小的你呼喚我們的話,沒辦法。沒辦法,誰叫我們就是喜歡你呢。」 語氣完全是寵溺
帶了新的後宮佳麗回來 但,你要翻牌子嗎? 塵封的,是書還是自我
我們的目的並非是將人導向正途,我們的追求唯有一點,那就是真理。
燈枯了 折斷了 熄滅 點火 落 。 燒
在我們眼中,即使牠已經老到完全走不動路,牠還是小時候那隻活潑貪吃的肥膏,僅此而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花蓮參加多羅滿賞鯨的經歷,描述了與弗氏海豚和飛旋海豚的近距離接觸,以及對抹香鯨的嚮往。文章並呼籲讀者關注海洋保育,從自身做起,選擇友善環境的生態旅遊,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花蓮參加多羅滿賞鯨的經歷,描述了與弗氏海豚和飛旋海豚的近距離接觸,以及對抹香鯨的嚮往。文章並呼籲讀者關注海洋保育,從自身做起,選擇友善環境的生態旅遊,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個觀點可在陸劇《玫瑰的故事》中窺知一二。   方協文的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長大,從戲裡的呈現以及與兒子的互動來看,可以觀察到「錢」在媽媽的觀念裡無比重要,甚至是衡量一切的根本。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諺語應該是多數華人父母的心態,那麼其他族裔呢?他們難道真的在孩子成長後就會放手不管嗎? 本來沒有打算寫這個熱門話題,每年母親節前後,網上有關文章很多,自己不想再來湊熱鬧,可是當我今天早上讀到「殲悔錄」* 第五卷的時候,奧古斯丁在書中描述怎樣欺騙母親的一段回憶⋯⋯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近期與家人有一搭沒一搭的會為了別人家的事情爭論,父母對於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的無
這是一篇關於家庭、愛情和母子關係的感人故事。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一個媽寶男交往8年的經歷,揭露了有毒家庭的種種不快樂。作者透過自己的成長和覺醒,堅決離開了這段不幸福的關係,並呼籲大家勇敢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文章以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為引子,深入探討了家庭、愛情和人生的真諦。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故事從婚外情展開。百分之二十的小孩,不是自己父母的親生孩子。 如果再加上孩子不幸地獲得遺傳疾病 外觀的殘缺,社會的嘲笑,心靈的扭曲, 轉變成忘不了,擺不掉的恨意 孩子以激烈的手段,向他的人生報仇, 出軌者成為帶罪羔羊 什麼才是這個孩子原諒自己的方法? 書籍介紹 https://w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個觀點可在陸劇《玫瑰的故事》中窺知一二。   方協文的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長大,從戲裡的呈現以及與兒子的互動來看,可以觀察到「錢」在媽媽的觀念裡無比重要,甚至是衡量一切的根本。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諺語應該是多數華人父母的心態,那麼其他族裔呢?他們難道真的在孩子成長後就會放手不管嗎? 本來沒有打算寫這個熱門話題,每年母親節前後,網上有關文章很多,自己不想再來湊熱鬧,可是當我今天早上讀到「殲悔錄」* 第五卷的時候,奧古斯丁在書中描述怎樣欺騙母親的一段回憶⋯⋯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近期與家人有一搭沒一搭的會為了別人家的事情爭論,父母對於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的無
這是一篇關於家庭、愛情和母子關係的感人故事。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一個媽寶男交往8年的經歷,揭露了有毒家庭的種種不快樂。作者透過自己的成長和覺醒,堅決離開了這段不幸福的關係,並呼籲大家勇敢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文章以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為引子,深入探討了家庭、愛情和人生的真諦。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故事從婚外情展開。百分之二十的小孩,不是自己父母的親生孩子。 如果再加上孩子不幸地獲得遺傳疾病 外觀的殘缺,社會的嘲笑,心靈的扭曲, 轉變成忘不了,擺不掉的恨意 孩子以激烈的手段,向他的人生報仇, 出軌者成為帶罪羔羊 什麼才是這個孩子原諒自己的方法? 書籍介紹 http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