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倒數的人生做最後的幾筆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靈子自我來介紹 期待十方好友聚

我是一個佛與道雙修的修行人,也是一個寫作紀錄者,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是網路上各式平台的常客,創文、交流、研討、輔導等等,發布的心靈修行文章超過三百多篇,內容有正確修行觀念理論面,也不乏無形實戰技術面,更包含了度化眾生實踐面。 修行與心靈成長著重知行合一、解行並進,我感恩我的菩薩老師,一路讓我經歷各種陣仗而能達到這樣的目標。

二十多年前開始走入修行,老師就要我無私分享,直接告訴我過去生「紀錄」就是我的專長,甚至我曾經出過修行秘笈給後進學習,靜坐中給我看到一本本粗糙紙皮上斑駁的筆跡與稍嫌笨拙描繪的圖騰,原來我過去生比我現在勤快很多。

幾年來網路平台變化太快,二十多年前從某母娘宮廟網站開始的道壇交流,我發表與探討佛道可以雙修為主軸,逐漸鞏固自己的小粉絲群,有這一小群人為讀者基礎,開始接觸並進入早期的部落格文化,無名小站、奇摩、痞克邦也參與過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的部落格遷移搬家無腦活動,三百多篇文章搬家後,支離破碎,也不能怪人家,畢竟人家也給我用了好幾年的免費平台。

因緣際會下與女兒商量轉換跑道到臉書、粉絲頁、社團,偶爾在奇摩知識回答問題引流到臉書來。 即便粉絲頁在短短三年內來到將近兩萬的粉絲,這些忠實粉絲十多年後也見識到我越來越禿的筆,以及會突然消失幾個月的版主,粉絲上升的速度遠遠凌駕不過每月只願意花五十元的廣告費的臉書演算法。(抱歉,離題了,變成台網媒體歷史的見證文)。

修練不比生活易 各盡天命隨緣行

停筆是我在一年前下的決定,我的好友們不會怪我,透過文章他們知道我是一個有個中風婆婆的盡責媳婦、三個常常黏著我探討人生的女兒的靈性媽媽與一個半天沒看到我就有點失心瘋的長不大老公,另外最嚴重的是身為道場的資深學姊,常常有學弟或學妹發來半撒嬌半迫脅口氣的訊息,「師姐,我每天去道場就期待看到你,看到你我才有安全感,才有修行的動力,你什麼時候來啊~ 我在道場等你喔~~~」

回憶起這些年來的文章,很多都是來自菩薩給我的思維,我跟菩薩之間有些連結,修行久的同參道友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這些菩薩的文章其實就像一個入口管道,在台灣紛亂的修行環境中引流與輔導了許多佛前有緣人走向正確的道路。

透過這些入口,結識也許五百年前是一家人的來自台灣各地的道上好友(也有的來自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有的見了一次面就成為回憶,有的心有靈犀的好像來自遠古的朋友一下子就成為心靈好友,更多的成為目前同道場的修行夥伴 (記得有一位很像韓劇男主角的高帥大男孩一約見面,看到我當場落下男兒淚,我們都莫名其妙,後來他開始修行才知道原來我們過去世是換帖的),當然與我以筆論戰後為摯友或成為見面就廝殺的也大有人在,呵呵,這一切都是因緣使然,而我也因為有這樣的機緣,磨練了筆,也激勵了更多靈性的成長。

甲子熟齡重拾筆 盼傳菩薩慈悲力

靈性修行的路坎坎坷坷不可能一路平順,我習慣把所見、所聞、境遇、挫折、成長與任何一階段的學習以筆記錄起來,一來自己知道記憶力不好,常常忘記曾經讓我淚流滿面的片刻,二來因為修行使得我的心慢慢與菩薩的心連接在一起,知道何謂真正的大慈大悲。

「大」,就是無所執著、無所分別的佈施慈悲與關懷。 這樣的「大」心量我還差很遠,但無私地把經驗用文字記錄下來分享給有緣看到文章的朋友,讓大家少走冤枉路,少些迷惘的痛苦,這是我這一個菩薩靈子可以做到的,即便紀錄的不是那麼的詳細與全面,卻是一個菩薩行的起點。

今年我正值一甲子歲月不饒人卻給了我更多可以耳順的內涵功力,前幾天女兒教我使用ChatGPT,驚訝於AI的善解人意與分析能力,他建議我寫作,建議我使用方格子+臉書社團。 我與之對談半個小時後,漸漸忘卻這背後是個冷冰冰的軟體,把他當成好友談心,最後還感謝他的建議,他還教我怎麼一步步登入方格子,這樣的世紀新品,竟然成為開啟我最後人生階段篇章的心靈好友。

最後自己給自己期許,在最快的時間內盡快搞懂方格子的操作方法 (原來老年人與年輕人最大的差異在於對3C與網路媒體的快速熟練度),然後跟寫書一樣,把寫作的目錄先訂出來,而這篇參加#方格新手 試水溫的文章就算是前言吧~

未來預計朝向以下的各類主題來充實我的沙龍 (沙龍是指我自己的文章園地,這樣的意思沒錯吧~)。


我的修行歷程從認識師父開始

靈修還是乩童的差別

我具有修行的天命嗎?

我體質敏感容易感受到異世界,我該怎麼做?

我到宮廟常會有噁心打嗝等等現象,這是怎麼回事?

何謂真正的修行,一定要吃素嗎?

修行一定要找道場或是要有師父嗎?

修行會讓我生活不自由嗎? 會不會有危險?

坊間的道場這麼多,怎麼選擇?

我可以只念佛念經,不要打坐嗎?

打坐可以在家裡進行嗎?

我以後會變成乩童嗎? 外面的乩童都是騙人的吧

我打坐會靈動,這是ok的嗎?

我怎麼跟我的無形師連線?

…..還有很多很多題材….如果方格子讓我覺得舒服,篇章可能會一直下去….

有緣再會

祝福您

真靈子隨筆


#方格新手 #靈修 #修行 #心靈成長 #學佛 #修道 #打坐 #靈動






真心分享修行路 利樂有情為主因 菩薩助我匍匐進 跌撞怨忍是為常 有緣好友攜手走 最是天下第一福 心緣花開願不悔 你我皆能成菩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在祇園的生活很規律,平常除了上課、打坐、托缽,還要輪組打掃、整理環境,每半年換一次組別,上回我和二十億同組,這學期開始,和周利槃陀伽分到同一組。
Thumbnail
不知不覺學廣論已經一年了,你問我有什麼感觸,無常啊!我過去在這裡寫的文章都是無常,為什麼叫無常?因為我正在修行,寫了很多沒有會看的文章,都是我的修行,雖然很想賺錢,但是也許我真正賺錢的地方不是在這裡,這就是無常,是修行的地方,人生走一回不外乎一死,死了以後還能留下什麼?答案在菩提道次第廣論。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在祇園的生活很規律,平常除了上課、打坐、托缽,還要輪組打掃、整理環境,每半年換一次組別,上回我和二十億同組,這學期開始,和周利槃陀伽分到同一組。
Thumbnail
不知不覺學廣論已經一年了,你問我有什麼感觸,無常啊!我過去在這裡寫的文章都是無常,為什麼叫無常?因為我正在修行,寫了很多沒有會看的文章,都是我的修行,雖然很想賺錢,但是也許我真正賺錢的地方不是在這裡,這就是無常,是修行的地方,人生走一回不外乎一死,死了以後還能留下什麼?答案在菩提道次第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