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你好,歡迎來到雷米的口腔顎面外科世界,這是一個分享雷醫師看診的小故事和相關知識的平台,歡迎有興趣的讀者長期追蹤。
智齒是人類生長發育最緩慢的牙齒,大約是在18歲牙根形成,25歲整個成熟定型。接下來隨著年齡的成長,齒槽骨就會越來越失去彈性。骨頭彈性越差,拔智齒的難度就會上升,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比較久。不過也不是每個人的智齒都需要拔掉,要看它是否造成發炎或是影響到前一顆牙齒。
小智是今天門診的一位患者。由診所轉診過來評估拔智齒。
小智:雷醫師,診所醫師說這個智齒比較深,建議來醫院處理。不過我想問的是,我現在17歲,現在拔智齒會不會太早。
看了一下嘴巴的狀況,右下顎的智齒後面的肉正在發炎,把長一半的智齒給包住了。上面的智齒目前還沒長出來,還埋在骨頭裡面。
我:目前右下顎那顆正在發炎,如果不處理,可能會持續發炎,會讓你很不舒服。
接下來打開診所的X光片,右下顎智齒牙根還沒有完全形成,只長了三分之二。
我:而且你的牙根還沒有完全長好,現在處理的話,手術時間可以縮短很多。
小智:醫師,那我上面的智齒要處理嗎?
我: 上面智齒還沒有冒出來,可以等到22歲以後再說,如果之後它是長正常位置,那就沒有拔的必要性,如果是長歪的,我們再來處理。
小智就安排時間來處理右下顎的智齒。右上顎的智齒經過追蹤後,沒有長歪,因此定期清潔即可。
拔智齒通常需要把牙齒分小塊,再利用骨頭的彈性,把這些牙齒碎片頂出來。因此骨頭越沒有彈性的話,所需要的手術時間就會比較長。因此在16歲以後,如果定期檢查已經有看到智齒萌發,再加上有發炎的狀況或是它已經是長歪的,就建議可以處理。
至於上顎智齒的萌發會比較晚,如果22歲以前可以萌發到正常位置就不需要拔除,如果沒有才需要處理。上顎的骨頭比較軟,所以比較不會有年紀越大,骨頭彈性較差,較難處理的問題。
下顎智齒,年紀越大,骨頭彈性越差,手術時間會拉長
以上就是今日的診間小故事分享,希望你會喜歡,我們下週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