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都曾經思考過有關人生的問題。
這些都是很深奧的問題,是我國中升高中期間不斷思考的。
雖然我自己不確定答案,不過透過觀賞各種體裁的作品,讓我有了暫時的方向。
平行世界、平行時空這類的詞大家應該也略有耳聞;我們每天都會做各式各樣的選擇,而日積月累數不清的選擇,其結果早就了我們的所在世界。所謂的平行世界,就是那些做出了與這世界的我們不同選擇的自己,所構成的世界。雖然這只是並未證實的假說,但這個概念卻帶給我很大的啟發。
我認為所謂人生,是由一個個的選擇構成。小到今天晚餐要吃什麼,大至是否該結婚?跟誰結婚?由於人權的進展,這些都是現今大部人擁有的選擇權利,也間接造成有選擇困難症的人愈來愈多。
個人覺得小範圍的選擇是比較容易的,不太需要思考便能感受到內心的指向,然而大範圍的選擇──例如大學指考志願選填,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甚至,我曾經問別人,如果有天你被敵人逼到絕境,而身邊有一把槍,你會怎麼做?
那人的回答是,他選擇先自殺。
我瞠目結舌,驚訝地一時合不攏嘴。他告訴我既然橫豎都是死,不如先自殺比較不痛苦。我不知如何評價這樣的選擇,因為他和我的答案截然不同,是我的話,就會卯起來和敵人拚死一戰,因為我不想死。
那人的回答看似懦弱,卻是最慈悲的做法,犧牲自己性命成全敵人,我覺得只有聖人才辦得到。
選擇不分好壞,因為好或壞,是由旁人界定的,我們只需在符合法律前提之下,最符合內心期望的選擇。
說的容易,但選項的不確定性甚高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選擇?當內心掙扎時,該如何選擇?
我曾經覺得答案很簡單,就選不會後悔的選項。然而,同學問我,要如何知道不會後悔?
確實,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不知道所選擇的未來會不會後悔。於是,這個問題看似無疾而終。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從當下去思考未來,推理未來的情勢,進而做出最有利的選擇;然而,這個答案的效用似乎不高。
終歸一句: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情況。因此,個人覺得只要順應內心最真實的聲音,那就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這兩年接觸到人類圖,發現一個人內心也很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的聲音。而此處說的「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指的應是第一直覺反應的「薦骨的聲音」,而非頭腦的聲音。亦即,不是左腦的選擇,而是右腦的選擇。
共勉
2022.04.26 寫於 popo
2025.02.10 搬運至 v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