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的 2025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Three Observations。
我們的使命是確保人工通用智慧(AGI)造福全人類。
指向 AGI* 的系統已逐漸浮現,因此我們認為理解當下至關重要。AGI 是一個定義寬泛的術語,但一般而言,我們指的是能在多個領域以人類水準處理日益複雜問題的系統。
人類天生具備理解與創造的工具建造本能,這推動世界為所有人變得更好。每一代人都基於前人的發現,打造出更強大的工具—電力、電晶體、電腦、網際網路,而 AGI 將是下一個里程碑。
縱觀歷史,儘管偶有波折,人類創新的穩步前行已為生活幾乎所有層面帶來難以想像的繁榮與改善。
從某種意義上,AGI 只是人類共同搭建的進步階梯中又一層工具。但另一方面,它確實開啟了令人不禁感嘆「這次不同以往」的新篇章:眼前的經濟增長令人驚嘆,我們已能想像一個治癒所有疾病、擁有更多家庭時光、充分釋放創造潛能的世界。
十年後,或許地球上每個人都能達成比當今最具影響力者更多的成就。
我們持續見證 AI 發展的快速進展。以下是關於 AI 經濟學的三點觀察:
若這三項觀察持續成立,社會將迎來深遠影響。
我們正開始部署 AI 代理(agents),未來它們將如同虛擬同事。以軟體工程代理為例(我們預期此類代理尤其重要),設想其最終能完成頂尖公司中具數年經驗工程師的多數日常工作(耗時數日內的任務)。它雖無法提出突破性創見、需大量人類監督指引,且能力表現參差不齊。
但請將其視為一位真實卻相對初階的虛擬同事。接著想像 1,000 位這樣的同事,或 100 萬位。再設想此類代理遍佈所有知識工作領域。
經濟層面,AI 或許會如同電晶體—一項易於規模化的重大科學發現,滲透經濟各角落。我們鮮少談論「電晶體公司」,但理所當然地期待電腦、電視、汽車、玩具等產品創造奇蹟,而效益將廣泛共享。
世界不會驟然改變,短期內生活大抵如常。2025 年的人們仍會戀愛、成家、網路爭執、自然徒步…
但未來將以不容忽視的方式逼近,社會與經濟的長期變革將無比巨大。我們將找到新的事務、新的互助方式、新的競爭形式,但它們或許與當今職場樣貌迥異。
主動性、意志力與決斷力可能極具價值。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正確決策與靈活應變至關重要,韌性與適應力將是關鍵技能。AGI 將成為人類意志力的終極槓桿,使個人影響力空前提升而非削弱。
我們預期 AGI 的影響並不均衡。儘管部分產業變化有限,科學進展速度可能遠超當今—此效應或將超越其他所有領域。
多數商品價格終將大幅下降(當前智慧成本與能源成本限制諸多事物),而奢侈品與土地等有限資源價格可能飆升。
技術路徑看似清晰,但公共政策與社會共識對 AGI 整合至關重要。我們頻繁推出產品的動機之一,正是為社會與技術預留共同演化的時間。
AI 將滲透經濟與社會各領域,我們將期待萬物皆具智慧。許多人認為需賦予民眾較過往更強的技术控制權,包括擴大開源,並在安全與個體賦能間取得平衡。
儘管我們絕不輕率行事,且某些 AGI 安全相關的重大決策與限制可能引發爭議,但方向性而言,隨著接近 AGI 實現,我們相信傾向個體賦能至關重要。另一可能路徑是威權政府透過 AI 實施大規模監控與自治剝奪。
確保 AGI 效益廣泛分配是關鍵。歷史經驗顯示,多數關注指標(健康成果、經濟繁榮等)長期平均趨好,但平等提升非技術必然,需新思維應對。
特別是資本與勞動力的權力平衡易遭破壞,或需早期干預。我們對「全球算力配額」等非常規構想持開放態度,但也認同極致壓低智慧成本或能達成目標。
至 2035 年,每人應能調動等同 2025 年全人類的智慧總和,無限天才供其驅策。當今無數才華因資源匱乏未得施展,若能改變此狀,世界創造力的爆發將惠及眾生。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