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瀨頭+大楊油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清水荒山裡的晴空

清水荒山裡的晴空

昨日趁著好天氣,騎上我的小機車走了趟清水,主要是走踏小學時常去的石瀨頭遺構。追憶起來,上一次踏上石瀨頭的壩體已經是二十多年前,那次是跟著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的活動,再之前,那就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石瀨頭是日治時期的防洪遺構,日本人在台中清水作出許多建設,中部大甲郡役所不是設置在大甲,而是設置於同屬大甲郡的清水。然而位於清水牛罵頭山(國民政府更名為鰲峰山)裡的荒溪, 一直有著山洪暴發的潛在威脅,且荒溪的河床遠高於清水鎮。因此日本政府在荒溪行水區的治水工程中,利用鵝卵石壘成兩道壩體,一來引導水流,重要的功能就是作為防洪堤壩,兩道堤防各數百公尺,不算長,主要就是護著清水鎮的頭頂。

兒時記憶中,壩體的鵝卵石是用鐵絲網箍住的石籠,現今再去看,鐵絲籠沒有了,壩體的鵝卵石重新壘疊過,看得出遺構有受到妥善養護,現在算是鰲峰山公園的部分設施。小時候父親常帶著我及弟弟去走那壩體玩耍,那壩體高出河床很多呀,剛開始很害怕,那一不小心滾下去還得了。但一下子習慣就不怕了,還會在壩體上追逐跑跳,畢竟壩體對於人在上面行走而言,還算相當大。現今河床一邊闢為汽車道,另一邊是長滿了以相思木為主的雜木林,環山休閒步道穿梭其間,高於樹冠的壩頂感覺上也不再那麼高了。

防洪的建設不只是日本人有做,國民政府也有做。1959年87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由國軍陸軍裝甲兵嵩山部隊構工建立,將荒溪開闊的河床以滯洪池的概念構築緩水壩體,原本滿是鵝卵石的河床,因其泥沙淤積,如今也是荒煙漫草遺及灌木、甚至是小株喬木叢生。

所以,現在整個鰲峰山公園,以及一個看起來超厲害的自由車比賽場館,都是設置在滯洪池當中😅😅。

看完防洪遺構,走下階梯步道來到清水區街市,首先遇到的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主祀觀世音菩薩的紫雲巖。進去上柱香(實際上是七柱),在廟旁小店吃了碗鴨肉湯麵,清甜的湯頭,滿碗軟嫩的無骨鴨肉片,一碗才80元,午餐大滿足。

接下來驅車經過清水鬼洞,小時候進去時稱之為黑洞,繼續騎行於山道上往大楊前去。我想去另一個軍事遺構:大楊油庫。那裡,我還沒去過。往油庫的山道,沿途雖然經過不少墓地,但穿梭林蔭的山徑景色優美,落葉喬木的枝枒間隙中,有著藍天底下的閒適蕭瑟,且美且舒服。

大楊油庫,是越戰期間的美軍軍事構築,主要功能在於儲存B29轟炸機的龐大油料。戰後因失去功能,於1999年陸續拆除。原本七座油庫拆掉兩座時,當地民眾趕緊求援牛罵頭文化協進會介入干預,最後終於募資60萬元,向軍方買下一座保存至今。然這最後一座不知是因為自然毀損,還是當時已進入拆除進度被搶救下來,庫頂與西南庫體一部分已被拆除,相當可惜。不過還好有留下這座油庫,為那段美軍在台灣的軍事歷史留下見證。



avatar-img
90會員
333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發表一些我所寫的觀察閒聊、小說,以及一些關於文學、電影的心得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乙二浮想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涉入攝影這個領域,我曾經一直想為自己的作品找出一個定義,或者是說我想用我的攝影提出一個主張,我想,也許我的攝影提出的看法是「紀實不存在!」。當然,並不是說紀實真的不存在,而是說我的攝影是如此。攝影對我而言是創作,我的身分不是記者,用影像傳遞真相並不是我的責任。
書法,小學時是我父親親自教我盯著我寫,學生年代及出社會後也跟過兩位敬重的老師學習過,關於書法我是真心喜歡。但由於我不那麼用功,且缺乏持續性的下功夫練習,而剛好書法若要長進,持續練習是基本必要的,因此我寫的也就嗯~不怎麼樣。網路上各家山頭高手林立,除了偶爾怕被社團除名交交作業外,怕丟人現眼我並不常分享
台中大里於2004年落成了一棟充滿設計語彙的現代寺院,全棟建築以清水模形態構築而成,為半畝塘集團江文淵建築師所設計。寺院住持慧光法師早年由佛光山星雲法師為之剃度,近年致力於台灣與尼泊爾之間的佛法交流與興學。 鄰街而起的寺院建築,與左右店面民家比鄰,在街市當中構築起一方信仰的清幽淨土。
涉入攝影這個領域,我曾經一直想為自己的作品找出一個定義,或者是說我想用我的攝影提出一個主張,我想,也許我的攝影提出的看法是「紀實不存在!」。當然,並不是說紀實真的不存在,而是說我的攝影是如此。攝影對我而言是創作,我的身分不是記者,用影像傳遞真相並不是我的責任。
書法,小學時是我父親親自教我盯著我寫,學生年代及出社會後也跟過兩位敬重的老師學習過,關於書法我是真心喜歡。但由於我不那麼用功,且缺乏持續性的下功夫練習,而剛好書法若要長進,持續練習是基本必要的,因此我寫的也就嗯~不怎麼樣。網路上各家山頭高手林立,除了偶爾怕被社團除名交交作業外,怕丟人現眼我並不常分享
台中大里於2004年落成了一棟充滿設計語彙的現代寺院,全棟建築以清水模形態構築而成,為半畝塘集團江文淵建築師所設計。寺院住持慧光法師早年由佛光山星雲法師為之剃度,近年致力於台灣與尼泊爾之間的佛法交流與興學。 鄰街而起的寺院建築,與左右店面民家比鄰,在街市當中構築起一方信仰的清幽淨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一趟前往靜岡縣大井川的《搖曳露營△》聖地巡禮,介紹了大井川的交通、吊橋巡禮以及各類風景名勝。旅程探索了吊橋和大井川最上游的水庫,並體驗當地溫泉。
Thumbnail
從車站出來後~沿著最熱鬧的主街道一直走到最底 跟著柳樹的蹤跡一直走 當你看到「海內第一湯」時 就知道離一之湯不遠了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繼續往大津宿前進! 途中遇到車石的講解牌,以前京都到大津宿間道路上,會鋪設花岡岩的石板,讓載貨物的牛車好走,而車石上的溝,是長時間石板跟牛車輪子摩擦的結果,也代表這段路真的是很繁榮。(這張拍照沒抓到車石的重點,只顧著解說牌要清楚。車石的話要立起來看,溝的部分很明顯) 再往前一點就到追分。追分
女兒去淡水上課,我和老公就在附近走走我們去到一處叫"一滴水紀念館"的地方,聽見了很溫馨的故事。 一滴水紀念館是一棟百年的木造民房,這座房屋原本是坐落在日本福井縣,這房屋是在1915年建造,到 2004年夏天因御藏社區附近土地要開發利用,要拆解這棟民房,但房屋年代久
Thumbnail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
Thumbnail
2023-04-01關西賞櫻趣》日本櫻名所100選兵庫縣賞櫻|姬路城、明石燒-たこ磯、明石公園、明石海峽大橋、神戶中華街-南京町、神戶牛鐵板名店-石田屋  今天要在兵庫縣享受世界文化遺產、賞櫻,在明石市品嘗名物明石燒,搭乘電車,接著前往神戶中華街的南京町採點,並拜訪神戶牛名店石田屋享用鐵板神戶牛。
Thumbnail
大甲歷史: 河洛話的大甲類似道卡斯(TAOKAS)的唸法,源於當時外來的漢人對以當地道卡斯族稱呼此地地名,所以之後部分學者認為大甲是道卡斯族的大本營。 但易經拆字學所帶來的說法不同,「大」- 「大字頭出天,兩腳八字開」;「甲」- 「甲字成田,帶有尾」等解釋。 清水歷史: 清水區,舊稱為「牛罵
來去淡水玩! 淡水不只有老街和夕陽,河畔有如左岸般的悠閒愜意,日本古民家穿上浴衣美拍京都感美照,也有台版西班牙風的聖多明哥城,充滿異國風情的淡水,樂趣無窮。 滬尾小學校禮堂 滬尾小學校創建於1900年,是日治初期第一批建蓋的日本人小學校,見證殖民地之差別教育,於歷史意義上具有重要性。原有校舍
Thumbnail
一直覺得池上這個地名有一種動態感,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池上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當時池上還是一座寧靜純樸的鄉村而已,沒有遊客,只有農家與生活感。後來,一直來到池上這個地方,發現池上是個多元族群融合之地,雖然是鄉村,卻像極了台灣的歷史縮影,池上真正開始開發大概在清朝道光年間,距離現在還不到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一趟前往靜岡縣大井川的《搖曳露營△》聖地巡禮,介紹了大井川的交通、吊橋巡禮以及各類風景名勝。旅程探索了吊橋和大井川最上游的水庫,並體驗當地溫泉。
Thumbnail
從車站出來後~沿著最熱鬧的主街道一直走到最底 跟著柳樹的蹤跡一直走 當你看到「海內第一湯」時 就知道離一之湯不遠了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繼續往大津宿前進! 途中遇到車石的講解牌,以前京都到大津宿間道路上,會鋪設花岡岩的石板,讓載貨物的牛車好走,而車石上的溝,是長時間石板跟牛車輪子摩擦的結果,也代表這段路真的是很繁榮。(這張拍照沒抓到車石的重點,只顧著解說牌要清楚。車石的話要立起來看,溝的部分很明顯) 再往前一點就到追分。追分
女兒去淡水上課,我和老公就在附近走走我們去到一處叫"一滴水紀念館"的地方,聽見了很溫馨的故事。 一滴水紀念館是一棟百年的木造民房,這座房屋原本是坐落在日本福井縣,這房屋是在1915年建造,到 2004年夏天因御藏社區附近土地要開發利用,要拆解這棟民房,但房屋年代久
Thumbnail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
Thumbnail
2023-04-01關西賞櫻趣》日本櫻名所100選兵庫縣賞櫻|姬路城、明石燒-たこ磯、明石公園、明石海峽大橋、神戶中華街-南京町、神戶牛鐵板名店-石田屋  今天要在兵庫縣享受世界文化遺產、賞櫻,在明石市品嘗名物明石燒,搭乘電車,接著前往神戶中華街的南京町採點,並拜訪神戶牛名店石田屋享用鐵板神戶牛。
Thumbnail
大甲歷史: 河洛話的大甲類似道卡斯(TAOKAS)的唸法,源於當時外來的漢人對以當地道卡斯族稱呼此地地名,所以之後部分學者認為大甲是道卡斯族的大本營。 但易經拆字學所帶來的說法不同,「大」- 「大字頭出天,兩腳八字開」;「甲」- 「甲字成田,帶有尾」等解釋。 清水歷史: 清水區,舊稱為「牛罵
來去淡水玩! 淡水不只有老街和夕陽,河畔有如左岸般的悠閒愜意,日本古民家穿上浴衣美拍京都感美照,也有台版西班牙風的聖多明哥城,充滿異國風情的淡水,樂趣無窮。 滬尾小學校禮堂 滬尾小學校創建於1900年,是日治初期第一批建蓋的日本人小學校,見證殖民地之差別教育,於歷史意義上具有重要性。原有校舍
Thumbnail
一直覺得池上這個地名有一種動態感,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池上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當時池上還是一座寧靜純樸的鄉村而已,沒有遊客,只有農家與生活感。後來,一直來到池上這個地方,發現池上是個多元族群融合之地,雖然是鄉村,卻像極了台灣的歷史縮影,池上真正開始開發大概在清朝道光年間,距離現在還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