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受害人》性別與社會壓迫下的司法困境 #MeTo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大陸影視劇中,尤其是上星劇,總少不了「政令宣導」,而《不完美受害人》則肩負了《婦女權益保護法》的大內宣使命。

不同於傳統律政劇,本劇聚焦於性別壓迫、權勢性侵與社會對受害者的審視,試圖打破「完美受害人」的神話,為現實中的受害者發聲。

raw-image
勇敢說不!拒絕性騷擾🚫

一、父權體制下的多重壓迫:性侵、家暴、網暴的系統性共犯結構

1. 司法困境與權力不對等

  • 本劇從職場性侵案入手,進而延伸至校園性騷擾、家庭暴力、網路霸凌等議題,描繪了一個充滿層次的性別壓迫鏈條。
  • 司法系統的舉證困難,使受害者往往因證據不足而無法伸張正義。
  • 公安系統中的男性領導,要求女性員警「不能因性別決定立場」,這一細節不僅展現出法律的性別盲點,也體現了父權文化對司法審判的影響。

2. 受害者標準與道德審判

  • 在社會眼中,受害者必須是「無瑕」的,她們不能喝酒、穿著暴露、與加害者有過往關係,否則將被視為「不完美受害人」。
  • 這種標準源自於傳統父權價值觀—女性應該「維護貞操,以死相抵」,否則便是千夫所指的「蕩婦」。
  • 本劇直接點破這種偏見,質疑為何社會總是要求受害人解釋自己為何受害,而加害者的行為卻鮮少被追究?


二、角色塑造:林闞的掙扎與成長

1. 林闞(周迅):從辯護者到受害者的身份轉換

  • 前期,她作為成功律師,以理性和專業替強姦犯成功洗脫罪名,獲得權威律師獎項提名。
  • 中期,她因為揭露大學教授的性騷擾,卻被「河蟹」成婚外情往事,導致獎項被撤。
  • 後期,她意識到自己也曾是權力不對等關係下的受害者,選擇註銷律師證,幫助趙尋重新起訴成功的性騷擾。

2. 趙尋(林允):女性如何在司法系統中尋求正義

  • 她的案件揭示了受害者如何被質疑、被羞辱、被迫撤回指控的殘酷現實。
  • 在林闞的幫助下,她重新站上法庭,這不僅是個人勝利,更是對整個體制的挑戰。


三、父權文化的控訴:從法律到社會的審判機制

1. 司法與社會的雙重壓迫

  • 法律層面:舉證困難、權勢影響、司法體系的性別偏見。
  • 社會層面:輿論審判、受害者羞辱、網路霸凌。
  • 媒體操控:本劇呈現了大陸影視對性侵議題的審查機制,部分情節被模糊化,但仍然試圖保留對權力結構的批判。

2. 受害者如何反擊?

  • 本劇的勇敢之處在於,它沒有讓受害者淪為「悲情」的符號,而是透過法律與行動讓她們獲得話語權。
  • 林闞的角色轉變,象徵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從父權體制的代理人,轉變為挑戰父權的行動者。


四、結論:不完美受害人,才是真實的受害人

《不完美受害人》最重要的啟示是:受害者不需要完美,正義不應該有前提條件。

打破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揭露社會如何透過道德審判來弱化性侵議題。

挑戰父權體制下的法律困境,展示性侵案件在舉證、審判與社會輿論中的不公。

透過林闞的角色轉變,呈現女性意識的成長與司法改革的必要性。

我們怕傷害我們的人,濫用他們手中的權力。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要求受害人解釋為什麼會受害,而加害人為何加害卻無人問責?

📌性騷擾的真實面貌:挑戰社會既定認知

在許多人眼中,兩性間的相處常被誤解為互動的遊戲,但當這種互動逐漸淪為權力的操弄與侵蝕,便容易讓人忽略真實的傷害。

性騷擾不是幽默逗趣的玩笑,而是對人格尊嚴的一次次侵蝕,社會中總有人會說「只是開個玩笑」,卻沒人願意正視那背後破碎的心靈與無法彌補的心理創傷。

這種以輕鬆戲謔包裝的傷害,正是我們必須勇於揭露的真相。當每個段落的字裡行間透露出對權勢性侵的零容忍,我們便能真正推動性別平等與心理健康的全面進步。

內容總結
不完美受害人
3
/5
Elizabeth KT Wang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研究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08年的台灣經典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創下的收視紀錄迄今依然是第一名寶座,也是七、八年級生的集體回憶。 這部把一夜情、劈腿懷孕、車禍流產、醜小鴨與霸總、破鏡重圓等狗血戲碼玩得淋漓盡致,卻依然能讓觀眾買單,甚至成為經典,被日韓、大陸及泰國不斷翻拍多次。
5/5命中注定我愛你
《想見你》作為一部破8億點閱觀看、豆瓣9.2分、抱得海內外多項大獎的「現象級」神劇,劇本巧妙融合了懸疑、愛情與科幻元素,其敘事結構與角色成長設計尤為值得探討。 🌹#情人節快樂 ☀️#戀愛影劇 📝#戀愛の格式
4/5想見你
📽️上學期的《#影視與性別》期末報告,我選了兩部不同時代的影視作品來探討:#性別束縛與其他社會形式壓迫 ! 🎭 #羅密歐與茱麗葉 #影后史艾瑪
3/5《影后》台劇,2024
2008年的台灣經典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創下的收視紀錄迄今依然是第一名寶座,也是七、八年級生的集體回憶。 這部把一夜情、劈腿懷孕、車禍流產、醜小鴨與霸總、破鏡重圓等狗血戲碼玩得淋漓盡致,卻依然能讓觀眾買單,甚至成為經典,被日韓、大陸及泰國不斷翻拍多次。
5/5命中注定我愛你
《想見你》作為一部破8億點閱觀看、豆瓣9.2分、抱得海內外多項大獎的「現象級」神劇,劇本巧妙融合了懸疑、愛情與科幻元素,其敘事結構與角色成長設計尤為值得探討。 🌹#情人節快樂 ☀️#戀愛影劇 📝#戀愛の格式
4/5想見你
📽️上學期的《#影視與性別》期末報告,我選了兩部不同時代的影視作品來探討:#性別束縛與其他社會形式壓迫 ! 🎭 #羅密歐與茱麗葉 #影后史艾瑪
3/5《影后》台劇,2024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本文就BBC製作的勝利夜店事件紀錄片作出評論,並抒發個人感受和談論個人看法。文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韓國男星性侵女性下女性群體的分裂,本人讚揚並鼓勵勇於發聲和抗爭的女性,譴責捍衛男星的女粉絲。第二部分圍繞性罪行與誣告的話語展開,闡述個人見解;最後是女人鍛煉身體變得強壯的呼籲。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Netflix上了慾望城市,這部影集比記憶中更加放蕩不羈,種族與性別上各種的政治不正確,整個曼哈頓社交圈被形容得像是一人中標萬人得獎的大熔爐,回憶過去的同時,發現自己也逐漸逼近主角們的年齡,想來抒發下多年來姬與友人在情海中浮沉的感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隨著女權思想的進一步深入人心,這個社會開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極端。作為統治階層,女性們漸漸喪失了對男性的基本同理心。在她們扭曲的思維中,男性不再被視為平等的人類,而僅僅是可以剝削的工具和資源。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殺人者的難堪 #살인자o난감 說說劇中的女性。 此劇很明顯是一齣以男性為主導的劇,個人覺得是有點太過”性別”失𧗾! 雖則是男性劇、但女角多到數不勝數!當中不少還是美女!? 但, 劇中出現的女性幾乎不是被任人魚肉就是被肆意欺凌!?又很大一部份只出一幕、間場作用(?),但又經常大尺度演出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本文就BBC製作的勝利夜店事件紀錄片作出評論,並抒發個人感受和談論個人看法。文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韓國男星性侵女性下女性群體的分裂,本人讚揚並鼓勵勇於發聲和抗爭的女性,譴責捍衛男星的女粉絲。第二部分圍繞性罪行與誣告的話語展開,闡述個人見解;最後是女人鍛煉身體變得強壯的呼籲。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Netflix上了慾望城市,這部影集比記憶中更加放蕩不羈,種族與性別上各種的政治不正確,整個曼哈頓社交圈被形容得像是一人中標萬人得獎的大熔爐,回憶過去的同時,發現自己也逐漸逼近主角們的年齡,想來抒發下多年來姬與友人在情海中浮沉的感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隨著女權思想的進一步深入人心,這個社會開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極端。作為統治階層,女性們漸漸喪失了對男性的基本同理心。在她們扭曲的思維中,男性不再被視為平等的人類,而僅僅是可以剝削的工具和資源。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殺人者的難堪 #살인자o난감 說說劇中的女性。 此劇很明顯是一齣以男性為主導的劇,個人覺得是有點太過”性別”失𧗾! 雖則是男性劇、但女角多到數不勝數!當中不少還是美女!? 但, 劇中出現的女性幾乎不是被任人魚肉就是被肆意欺凌!?又很大一部份只出一幕、間場作用(?),但又經常大尺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