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堪稱愜意的旅程歸功於某些巧合。
首先是一個不知道為什麼選擇在海拔超過兩千米處召開的會議。
「精確醫療於地方性流行預防普及性功能探討——以達邦部落學齡兒童為例」,用上時下最流行的難懂創新語法模糊性邏輯命名的高級學術會議。
本該是一位比我更高明卻更年輕的醫師前往赴會,卻不巧染上麻疹,還併發肺炎重症躺進加護病房裡,醫院只剩我最閒所以成了備胎不二人選被逼著要上陣,就在我想妥推託藉口的當晚,又不小心夢見姊姊小時候跟我在觸口的生活,包括那顆像湯圓的樹靈。
夢醒來的一瞬間我知道是被嚇醒,擦掉一身冷汗喘口氣後發現自己安然躺在床上,不小心就想起故鄉的模糊種種。
觸口曾是阿里山林場聯絡外界必經之地。
因此,多少都能聽到跟山有關的風風雨雨或山裡人的種種是非,我因此想起姊姊跟我說過的那個傳說。
但那傳說太模糊,甚至連傳說都說不太上。
因為整個故事大致只是這樣:日本人佔領臺灣期間,在阿里山砍伐很多很多老到幾百歲或幾千歲的巨木,後來,突然有伐木工人罹患怪病死亡或發狂,自一九一○年以來,每年秋天,在寒冷霜風將至、伐木工作即將告一段落的多霧時節,就會有一位伐木工人消失在阿里山森林的最深處,一九三二年,十七名伐木工人在原始叢林中離奇死去,還傳出用白米煮出血紅色飯粒的可怕事件,人們認為是樹靈作祟,因此興建「樹靈塔」祭祀安撫身體被砍的樹靈,或者說是鎮壓樹靈對人類的怨恨,還請道士上山作法,三年後,一座青銅鑄成的樹靈塔開始在這裡鎮守著這片樹林,於是就不再有人罹患怪病或傳出怪異事件。
當然跟傳說一樣,有幾種些微改良或更粗糙的版本,但這些傳說都有一個共通點,即是細節不清楚。
沒有人提到變成紅色的米在哪戶人家出現過?出現過幾次?是什麼樣的紅?是不是能吃?有沒有人吃過?若吃下去會變怎麼樣?
而傳說主角所謂的「怪病」,並沒有具體描述的臨床症狀。
連道聽塗說模糊不清的也沒有,就只是染病,然後死掉或發狂,簡潔到極致的因果敘述,有點像是用「生死」兩個字就寫成某人的傳記。
總共有多少人染病?是不是只有伐木工人生病?具體得到什麼病?症狀是什麼?是不是真的有人因病死亡?每年為何只有一人消失?消失的人是不是因為染病?這些人是誰?為何在一九三二年突然變成十七人?又是哪十七個人?十七人的數據從哪裡來?「離奇地死去」的死狀具體是什麼樣子?遺體如何處理?殘餘物又放在哪裡?先前每年消失的一人有沒有被找出來?是不是經歷相同處境?病患是否曾經就醫求診?山上是不是有醫師?做過什麼防治、治療或處置?病程經歷多久才導致死亡或發狂?導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是否做過病理解剖?死亡率有多高?為什麼在傳染性疾病爆發時還有心力去建一座塔?請來的道士有幾個?是從哪裡請來?又請來誰?具體做過什麼法?
完全不知道,沒有任何細節,是個徹頭徹尾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