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我去死一下》|這是我們又愛又恨的故事:《我去死一下》每次相見也是別離|院線電影(2月21日正式上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2024年威尼斯影展把金獅獎頒給了《隔壁的房間》,其實早在同年年初的柏林影展銀熊最佳劇本獎《我去死一下》,就有「安樂死」議題的橋段能夠互相連結。電影《隔壁的房間》中,將死的瑪莎請求英格麗特陪在她「隔壁的房間」,才能讓她安心完成「自殺」計劃,而電影《我去死一下》片中則發生在聖誕夜,作曲家貝納打電話請好友兼合作夥伴湯姆來他家裡,告訴湯姆自己篤定尋死的念頭,貝納要在浴缸中割腕失血致死,而湯姆的工作則是讓貝納的伴侶美度避免撞見這等慘況,於是湯姆也陪在了「隔壁的客廳」,不同的是,編導卻讓湯姆這個角色撞開了浴室門,擁抱了即將死去的朋友,「我會讓你走。」他尊重朋友選擇結束生命的決定,事後湯姆卻被前女友斥責太過冷血,竟然不制止陷入絕望的朋友自殺,實際上湯姆是出於同理與更深的愛才會願意幫助朋友,這絕不是視而不見的冷漠,他們所追求的是能夠自由決定何時離開這個世界的權利。

raw-image

關於「冷血」這一說法,可以追溯到主角湯姆與他的母親麗西身上。片中有一場極其精彩的好戲,發生在老父親的葬禮之後,母親主動提起自己罹癌也將要死去之事,開始交代遺產和善後的事宜,母親的舉動讓兒子湯姆感到火大,丟失了和母親一起靜下來悼念父親的機會。這對母子是發自內心得「不喜歡」彼此,湯姆在談話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不被需要,更無法從母親身上得到任何關愛,他不願從母親身上遺傳到任何一點特殊才能,不可否認的是,湯姆的「絕對音感」必定來自母親,他也遺傳到母親的「冷酷」。母親坦承自己當年把年幼剛出生的湯姆「摔到地上」,對外的說法是不慎失手滑落,母親面對湯姆才會始終帶著恐懼,認為兒子將來某一天會突然癱瘓或是死去,沒想到兒子完好無缺地健康長大。事實上,母親麗西並不冷血,她看著窗外失智的丈夫淋雨跑回家,只為了見自己,她的眼淚不自覺落下,而不願承認和母親相像的湯姆,他也流下了相同的眼淚,在演奏會上負責指揮的他背向觀眾,聽著整個樂團完成好友貝納生前留下曲子的最終版本,他跟著感動落淚。如此特別的母親角色其實並不少見,世界各地的女性都有所共鳴,許多女性觀眾都向導演說到,自己也曾對成為母親這件事感到後悔,透過本片更加坦然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

raw-image

「活人的陽世,死人的陰間,串起兩邊的是愛。」

電影《我去死一下》描繪的正是一個「沒有愛」的家庭悲劇,而串連起片中五個篇章的情感也是「愛」。片中最「感受不到愛」的角色便是妹妹艾倫魯尼斯,她幾乎從未出席家庭聚會,酒精成癮的她流連於男人之間,總是一頭亂髮的她,靠著做瘋狂的事來證明自己還活著。他結識一名已婚的牙醫後更是變本加厲,導演說到妹妹這個角色,其實能夠代表他自己的一部分。想形之下,哥哥湯姆魯尼斯則處在一段特殊關係中無法脫身,他意外成為前女友剛出生孩子的父親,女友過去曾懷過孕,卻因為來得時機太早不得已打掉孩子,沒想到往後的七年裡就再也生不出小孩,這段感情也因此觸礁。如今的湯姆一方面剛成為父親,在指揮家工作、兒女身分間奔波而分身乏術,同時他還與另一名女樂手有著曖昧的關係,他卻難以界定兩人的真實關係,哥哥在看似「有愛」的世界裡其實也很孤獨。而妹妹其實比哥哥更有才華,她在酒吧忘情歌唱就體現了這一點,她嫉妒哥哥也自知無法成為哥哥那般成功,當她的牙醫男友背棄她回到原本的家庭,她再也感受不到愛,於是酒醉後的她站在大馬路中央,她其實也想尋死,渴望透過死亡就此擺脫這混亂的生活。

raw-image

「聖誕夜,別看伯格曼了!」

片中主角總在聖誕夜裡獨自觀看《芬尼與亞歷山大》,其實這也是導演未建立家庭之前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將如此私密的個人生活經歷放入作品中,卻成了觀眾都能會心一笑的幽默片段。電影《我去死一下》在三小時的片長裡,濃縮了近乎徘徊在死亡邊緣的人生體驗,觀眾也跟著角色「放慢速度」去體會箇中滋味,一如指揮家要求青年樂隊的成員們「放慢速度」演奏歌曲,竟創造出奇蹟般的美妙時刻,另一場觸動我的演奏則在片尾,大提琴家美度完美演繹了愛人貝納生前最後的曲子,讓我濕了眼眶,演奏名為「死亡」的歌曲並不該感到悲傷,導演想讓觀眾感受到的是「幸福」。我們都想在痛苦的人生中,尋求一次被認真看待的機會,《我去死一下》傳遞著「垂死演奏」的精神,捕捉到藏於生死間的「毫釐之差」,正因為貼近「死亡」我們才能感受到「活著」,如同電影開頭小女孩對著鏡頭的自言自語:「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做沈穩而非狂亂的事。」女孩的叮囑觀影至今依然迴盪在我耳內。

raw-image


🎶延伸聽歌: #蔡健雅 《#遺書》


#我去死一下 #dying #sterben #larseidinger #corinnaharfouch #lilithstangenberg #matthiasglasner #robertgwisdek #ronaldzehrfeld

avatar-img
112會員
393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喵的奇幻漂流》故事雛形來自導演2012年在學校拍攝的短片《AQUA》,講述一隻貓克服對水的恐懼,本片則延續了貓咪怕水的設定,「克服恐懼」成了相同的命題,黑貓第一次落水,卻游不回逐漸遠去的船,牠漸漸失去力氣而沈入海底,幸有鯨魚浮出水面救了牠一命,當觀眾見到黑貓躍入水中自在捕魚時,那一刻也顯得加倍動人
荻上直子導演近年來的作品都能夠相互連結。不只每部作品都有「鄰居」這一元素,從《河畔小日子》的極簡主義蹭飯鄰居島田(室剛飾演)到《波紋》裡放任貓咪闖入的家政婦(安藤玉惠飾演),再到《圓圈》裡踢破牆壁也想吃壽司的漫畫家橫山(綾野剛飾演),煩人卻可愛的鄰居們也闖進了觀眾心中。片中也都存在著「地震」這一元素
電影《我們愛過一次》原文片名「Baby」,取自片中羅納多試圖安撫男主角威林頓所說的話,威林頓首次嘗試性工作,不滿於客戶對他的羞辱性舉動,羅納多說到:「長大一點好嗎? 別像個Baby。」此處的「Baby」用於負面描繪,將他當作一個長不大的嬰孩。然而,在三溫暖時他們與男人見面,威林頓將真名隱藏,而是以「
(本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點開閱讀) 「高級訂製服小王子」男主角艾利亞斯將成為品牌接班人,這是他的團隊考慮給予的新封號,一個外界認識他的形象,艾利亞斯謙虛地說到自己無法成為「王子」。「王子」一詞正是「父權」制度下的產物,有著「代代傳承」的意義,呼應了片名的「繼承」。整部電影就是對「父權」的反思,《家
《兄妹之地》描繪了一個極少出現在大眾視野的社群,伊朗收容的阿富汗難民成了故事的主角,片名正是取自號稱阿富汗「兄弟之邦」的伊朗,實際上來到伊朗後卻被視為二等公民對待。「我們身處在一個『不把我們當兄弟的國家』,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歸屬感呢?」望向第三章結尾的伊朗公民宣誓大會感到心寒,他們犧牲的是這群沒有公
《顏色擷取樣本.mov》的訪問片段原型,出自獨立新聞媒體工作時拍攝的人物專題,原先她們要完成一段十至二十分鐘的專訪,讓大眾迅速一目了然地認識被攝者,正是當時選上香港區議員的溫子衆。這個人物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具有「香港黃、台灣藍」的政治顏色,當時仍在人民力量黨的他,既是反送中的一員,堅決反抗中共進入香
《喵的奇幻漂流》故事雛形來自導演2012年在學校拍攝的短片《AQUA》,講述一隻貓克服對水的恐懼,本片則延續了貓咪怕水的設定,「克服恐懼」成了相同的命題,黑貓第一次落水,卻游不回逐漸遠去的船,牠漸漸失去力氣而沈入海底,幸有鯨魚浮出水面救了牠一命,當觀眾見到黑貓躍入水中自在捕魚時,那一刻也顯得加倍動人
荻上直子導演近年來的作品都能夠相互連結。不只每部作品都有「鄰居」這一元素,從《河畔小日子》的極簡主義蹭飯鄰居島田(室剛飾演)到《波紋》裡放任貓咪闖入的家政婦(安藤玉惠飾演),再到《圓圈》裡踢破牆壁也想吃壽司的漫畫家橫山(綾野剛飾演),煩人卻可愛的鄰居們也闖進了觀眾心中。片中也都存在著「地震」這一元素
電影《我們愛過一次》原文片名「Baby」,取自片中羅納多試圖安撫男主角威林頓所說的話,威林頓首次嘗試性工作,不滿於客戶對他的羞辱性舉動,羅納多說到:「長大一點好嗎? 別像個Baby。」此處的「Baby」用於負面描繪,將他當作一個長不大的嬰孩。然而,在三溫暖時他們與男人見面,威林頓將真名隱藏,而是以「
(本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點開閱讀) 「高級訂製服小王子」男主角艾利亞斯將成為品牌接班人,這是他的團隊考慮給予的新封號,一個外界認識他的形象,艾利亞斯謙虛地說到自己無法成為「王子」。「王子」一詞正是「父權」制度下的產物,有著「代代傳承」的意義,呼應了片名的「繼承」。整部電影就是對「父權」的反思,《家
《兄妹之地》描繪了一個極少出現在大眾視野的社群,伊朗收容的阿富汗難民成了故事的主角,片名正是取自號稱阿富汗「兄弟之邦」的伊朗,實際上來到伊朗後卻被視為二等公民對待。「我們身處在一個『不把我們當兄弟的國家』,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歸屬感呢?」望向第三章結尾的伊朗公民宣誓大會感到心寒,他們犧牲的是這群沒有公
《顏色擷取樣本.mov》的訪問片段原型,出自獨立新聞媒體工作時拍攝的人物專題,原先她們要完成一段十至二十分鐘的專訪,讓大眾迅速一目了然地認識被攝者,正是當時選上香港區議員的溫子衆。這個人物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具有「香港黃、台灣藍」的政治顏色,當時仍在人民力量黨的他,既是反送中的一員,堅決反抗中共進入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電影也有適合季節的嗎? 好像有耶,比如冬天就有很多跟聖誕節有關的電影,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 "小鬼當家" 系列電影應該就是名單之一,那方格子這次的夏日祭活動裡的其中一個主題是 "窩在沙發吹著冷氣很想看的那部電影" 有讓大家想分享的夏日電影嗎?
Thumbnail
一年容易又完咗香港國際電影節,當日很幸運地買到《從今以後》的門票,應該是首次搶到電影節開幕電影的門票? 導演將同志伴侶踏入遲暮之年、生離死別「以後」的故事帶到大銀幕,是跟前作《叔‧叔》一樣含蓄而真摰之作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電影開始前,陸續開放入場。 你緩緩走到指定座位上,前後左右皆是空位,這是一部即將下片的。 上方燈源全數暗去,視覺被暫時剝奪的狀況下,嗅覺變得更加敏潤。你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氣,細緻溫柔地,不感甜膩,說不清是自然花香,亦或者果香調。 稍稍緊繃的身體,因為香味舒緩開來了。 總有一部電影,還沒開演前就
電影「百日告別」上映時,剛好也是我做完百日法會,我鼓起勇氣自己一個人去看電影,這部片是在講述兩個陌生人,在同一天失去摯愛,以一百多天走出失去愛人傷痛的故事。 我是從頭哭著看完的,只有經歷過整個摯愛離世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導演拍的真好!我懂那種到底是夢還是現實,忽然驚醒的感覺,還有一堆親人圍在你身邊
第一章/之一  瑋薇 お元気ですか? / 每年的那個時候,我固定會回到那個地方獨自待上一會,那裡是我們國中校門前的十字路口,也是當年哥哥車禍離世的出事地點,我記得那年的夏天剛好日本電影『情書』在台灣上演,這部電影我看了不下十來次,但總是一個人看,一個人進電影院,一個人租VCD,一個人買VCD,一
Thumbnail
《不虛此行》的主題與死亡相關,但導演應是有意淡化所有由之而起的哀念憾悔,集中從死看生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3結束,順應每年的習慣來盤點一下去年看到的好看電影。懸疑的、溫暖的、荒謬的、驚艷的,電影的魔法是:你永遠能在其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謝謝拍出好電影的人。好的電影永遠需要觀眾。配點酒,做點荒謬的夢,跟親近的人吵吵鬧鬧(或打一架),一年又過了。
Thumbnail
這部片看著看著會覺得一切槁木死灰,緩慢靜默卻沮喪。陰天觀影必須注意......
看完之後心情有些複雜,原本不想提筆,但回程路上想著想著,總想留下些什麼,就簡單隨筆一篇了。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電影也有適合季節的嗎? 好像有耶,比如冬天就有很多跟聖誕節有關的電影,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 "小鬼當家" 系列電影應該就是名單之一,那方格子這次的夏日祭活動裡的其中一個主題是 "窩在沙發吹著冷氣很想看的那部電影" 有讓大家想分享的夏日電影嗎?
Thumbnail
一年容易又完咗香港國際電影節,當日很幸運地買到《從今以後》的門票,應該是首次搶到電影節開幕電影的門票? 導演將同志伴侶踏入遲暮之年、生離死別「以後」的故事帶到大銀幕,是跟前作《叔‧叔》一樣含蓄而真摰之作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電影開始前,陸續開放入場。 你緩緩走到指定座位上,前後左右皆是空位,這是一部即將下片的。 上方燈源全數暗去,視覺被暫時剝奪的狀況下,嗅覺變得更加敏潤。你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氣,細緻溫柔地,不感甜膩,說不清是自然花香,亦或者果香調。 稍稍緊繃的身體,因為香味舒緩開來了。 總有一部電影,還沒開演前就
電影「百日告別」上映時,剛好也是我做完百日法會,我鼓起勇氣自己一個人去看電影,這部片是在講述兩個陌生人,在同一天失去摯愛,以一百多天走出失去愛人傷痛的故事。 我是從頭哭著看完的,只有經歷過整個摯愛離世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導演拍的真好!我懂那種到底是夢還是現實,忽然驚醒的感覺,還有一堆親人圍在你身邊
第一章/之一  瑋薇 お元気ですか? / 每年的那個時候,我固定會回到那個地方獨自待上一會,那裡是我們國中校門前的十字路口,也是當年哥哥車禍離世的出事地點,我記得那年的夏天剛好日本電影『情書』在台灣上演,這部電影我看了不下十來次,但總是一個人看,一個人進電影院,一個人租VCD,一個人買VCD,一
Thumbnail
《不虛此行》的主題與死亡相關,但導演應是有意淡化所有由之而起的哀念憾悔,集中從死看生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3結束,順應每年的習慣來盤點一下去年看到的好看電影。懸疑的、溫暖的、荒謬的、驚艷的,電影的魔法是:你永遠能在其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謝謝拍出好電影的人。好的電影永遠需要觀眾。配點酒,做點荒謬的夢,跟親近的人吵吵鬧鬧(或打一架),一年又過了。
Thumbnail
這部片看著看著會覺得一切槁木死灰,緩慢靜默卻沮喪。陰天觀影必須注意......
看完之後心情有些複雜,原本不想提筆,但回程路上想著想著,總想留下些什麼,就簡單隨筆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