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靈“真的”不需要課程嗎? 當代正念倒是現代人的好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的心靈“真的”不需要課程嗎?】
或許你可以參考 “哇賽心理學”頻道的不同觀點

※我的經驗觀點是:能夠照顧好自己,那就是你的聰明選擇!

影片3:30~4:20 主持人-蔡宇哲 心理學博士提到
「正念是一種能讓人心靈平靜的課程,也是有科學實證支持的心靈成長方式,透過正念練習,我們可以更專注於當下,學會跟自己的情緒共處,這在減少壓力提升幸福感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來支持正念的效益…….」

(網址分享在文章最後唷~)

其實,正念(Mindfulness)早已成為全球熱門的科學研究領域
無數科學數據顯示它對於減壓、情緒管理與提升專注力都有顯著效果

----------------

▇ 當代正念減壓-科學實證的力量

你可能聽過很多關於「正念」的傳說,甚至有人說
它像是禪修、瑜珈或神秘靈修的一部分
但其實,正念早已被科學界認證為有效的心理調適工具

​1. 正念減壓課程(MBSR)
由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的卡巴金博士在1979年創立
MBSR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正念減壓課程
根據研究,MBSR 可以降低焦慮、改善睡眠品質
甚至對於慢性疼痛患者都有正向影響

2. 正念與大腦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持續練習正念可以讓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縮小
這正是掌管我們壓力與恐懼反應的區域
換句話說,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過度反應,讓情緒更穩定

3. 對專注力的影響
Google、Nike等企業,早已將正念訓練納入員工培訓的一部分

為什麼?因為研究發現,正念可以提升專注力
減少分心,甚至讓創造力提升

這對於高壓的職場人士來說,簡直是一項超級技能

----------------

▇ 正念覺察如何幫助現代人?

回想一下~這樣的情境是不是很熟悉?
你正在準備一場重要會議,卻因為同事的一句無心話
讓你怒火中燒,導致開會時完全無法專心
甚至影響了決策品質

★這就是現代人最常面臨的問題——

我們經常”被情緒綁架,導致壓力失控”
透過正念,我們可以學會如何用「觀察者」的角度
來面對自己的念頭與情緒


▇ 正念的三大核心幫助:

1. 降低壓力與焦慮
透過正念呼吸與身體掃描練習
我們可以讓自律神經系統進入「放鬆模式」
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

2. 改善情緒管理
當你能夠更清楚地覺察自己的情緒時
你就能學會如何「選擇」回應
而不是「條件反射式」地暴怒、逃避或焦慮

3. 提升專注與效率
正念訓練能夠讓我們更能專心於當下的工作
而不容易被各種雜念與干擾影響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正念課程?
如果你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體驗正念的好處
那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課程該如何選擇?

1. 選擇有科學依據的課程
例如 MBSR(正念減壓課程)或 MBCT(正念認知療法)
這些課程的設計都有科學研究的支持

2. 考量自己的需求
- 如果你是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可以選擇以減壓為主的課程
- 如果你希望提升專注力,則可以選擇職場導向的正念訓練
- 如果你對於靜坐冥想有興趣,可以參加正念禪修的課程

3. 師資背景與認證
確保你的導師受過正式的正念訓練
例如 MBSR 合格指導師或心理學背景的正念老師

4. 是否符合生活型態
有些課程是密集型的工作坊,有些則是長期的線上課程
選擇適合自己生活節奏的方式,才能真正落實練習

★結語:你的心靈值得被照顧
在這個資訊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


▇真正的強大不是「硬撐」而是「聰明地管理自己的身心」

​正念不只是冥想
而是一種能讓你在高壓環境中,仍然保持清晰與穩定的生活方式


​那麼,你準備好開始你的正念之旅了嗎?
▇ 你覺得自己可能需要哪一方面的正念訓練呢?
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吳辰杰 RakeWu
‧MBSR正念減壓引導師
‧CDA國際生涯諮詢師
☘️正念教練:正念減壓 | 正念領導 | 正念溝通
🐳生涯引導:生涯規劃 | 職涯諮詢
商業合作 https://portaly.cc/rakewu

========================
你的心靈”真的”不需要課程嗎?為何不去諮商?破解迷思!真正心靈成長,讓你更自由,而非更依賴|哇賽心觀點

網址分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ftx9KFBjOU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共同經歷從「焦慮緊張 → 自在專注當下」的旅程 透過正念覺察練習,讓自己回到當下,感受到身心的微妙變化 📌 分享三大收穫與突破 1️⃣ 從「拳頭產品」進化到「講師風格」,將是賽道突破的關鍵 2️⃣ 備課時的扎實設想規劃,即能夠預期80%的落地成效 3️⃣ 允許涵容過程中的意外,有機會創造新的體驗
『打造Z世代的共榮職涯發展環境,職涯諮詢師扮演重要角色!!』 ▼重點先行 1. 職涯諮詢應該將重點放在「職涯成熟度」 2. 諮詢師的角色轉變,從問題解決到生涯引導 3. 企業組織內的適才適所策略,成為留才關鍵
Q:為何傳統的主管培訓失靈了? 許多新晉主管發現,升遷後的生活不但沒有變得更輕鬆,反而壓力倍增—— 問題癥結點在哪? 許多企業的 「初階主管培訓」(MTP),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理論教學,如:績效管理、目標設定、時間管理等。然而,真正讓主管陷入困境的,往往是「情緒壓力」與「人際管理」。
在當前高流動率的職場環境下,新人訓練不再只是傳授技能,而應該是 幫助新人適應、融入文化、提升抗壓力,並建立長遠職涯思維。 🔑 關鍵問題: 如何讓新進員工更快適應工作環境? 如何幫助新人減少焦慮,提高工作專注力? 如何透過訓練,提升員工的抗壓性與長期穩定度? 答案:引入「正念」到新人訓練中!
Q: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忙了一整天,卻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 看到最後,絕對讓你踏上擺脫倦怠、追求長期價值的道路 █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效率不是做更多事,而是做對的事。」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工作壓力幾乎成為每個人的常態。你是否經常感到焦慮,甚至在下班後仍然無法放鬆?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並不孤單。根據最新的研究,長期的工作壓力不僅會影響你的工作表現,還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損害。這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在短短10分鐘內,透過正念減壓技術,改善你的情緒與生活質量。
共同經歷從「焦慮緊張 → 自在專注當下」的旅程 透過正念覺察練習,讓自己回到當下,感受到身心的微妙變化 📌 分享三大收穫與突破 1️⃣ 從「拳頭產品」進化到「講師風格」,將是賽道突破的關鍵 2️⃣ 備課時的扎實設想規劃,即能夠預期80%的落地成效 3️⃣ 允許涵容過程中的意外,有機會創造新的體驗
『打造Z世代的共榮職涯發展環境,職涯諮詢師扮演重要角色!!』 ▼重點先行 1. 職涯諮詢應該將重點放在「職涯成熟度」 2. 諮詢師的角色轉變,從問題解決到生涯引導 3. 企業組織內的適才適所策略,成為留才關鍵
Q:為何傳統的主管培訓失靈了? 許多新晉主管發現,升遷後的生活不但沒有變得更輕鬆,反而壓力倍增—— 問題癥結點在哪? 許多企業的 「初階主管培訓」(MTP),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理論教學,如:績效管理、目標設定、時間管理等。然而,真正讓主管陷入困境的,往往是「情緒壓力」與「人際管理」。
在當前高流動率的職場環境下,新人訓練不再只是傳授技能,而應該是 幫助新人適應、融入文化、提升抗壓力,並建立長遠職涯思維。 🔑 關鍵問題: 如何讓新進員工更快適應工作環境? 如何幫助新人減少焦慮,提高工作專注力? 如何透過訓練,提升員工的抗壓性與長期穩定度? 答案:引入「正念」到新人訓練中!
Q: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忙了一整天,卻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 看到最後,絕對讓你踏上擺脫倦怠、追求長期價值的道路 █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效率不是做更多事,而是做對的事。」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工作壓力幾乎成為每個人的常態。你是否經常感到焦慮,甚至在下班後仍然無法放鬆?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並不孤單。根據最新的研究,長期的工作壓力不僅會影響你的工作表現,還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損害。這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在短短10分鐘內,透過正念減壓技術,改善你的情緒與生活質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正念與感恩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減少負面思維,提高心理健康。通過注意自我對話、接觸正能量資訊、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尋求專業幫助,我們可以有效改善心情和思維模式。文章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幫助讀者主動採取行動,逐步實現積極的心理轉變。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正念療法就是專注在當下,接受此刻發生的事情。像是專注呼吸,或把注意力放在喝咖啡時的香氣和口感,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專注力變好,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其實,這不只是療法,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忙碌中停下來,給自己一點空間,或許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就藏在每天的小細節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可以提供有用的技巧和策略,但其中一些應該被視為輔助工具,而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專業治療和個人化的方法可能更適合處理問題。 身心靈課程通常是一種通用的方法,無法考慮到每個人的獨特需求和背景。每個人的心靈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通用的課程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正念與感恩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減少負面思維,提高心理健康。通過注意自我對話、接觸正能量資訊、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尋求專業幫助,我們可以有效改善心情和思維模式。文章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幫助讀者主動採取行動,逐步實現積極的心理轉變。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正念療法就是專注在當下,接受此刻發生的事情。像是專注呼吸,或把注意力放在喝咖啡時的香氣和口感,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專注力變好,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其實,這不只是療法,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忙碌中停下來,給自己一點空間,或許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就藏在每天的小細節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可以提供有用的技巧和策略,但其中一些應該被視為輔助工具,而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專業治療和個人化的方法可能更適合處理問題。 身心靈課程通常是一種通用的方法,無法考慮到每個人的獨特需求和背景。每個人的心靈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通用的課程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每個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