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已經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自律神經能引發的身體問題很多,發作的時間與症狀的輕重沒有一定的規律讓患者相當困擾,下方小編將介紹自律神經是甚麼,與小編如何與自律神經共處,由於篇幅的關係為了方便讀者閱讀,第一篇會先解說兩個症狀,後續會再持續延伸撰寫其他症狀與小編的解決方式
自律神經系統應該在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維持平衡,如果在需要興奮的時候無法興奮,或在應該休息的時候無法放鬆,經過長時間後,這種協調關係便會失衡,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發生。
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主要來自環境壓力和個人性格,體質與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規律的生活方式以及內臟機能的不協調等因素也起著重要作用。
特別是現代人面對高壓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加上緊湊的生活步調人際關係和休息不足,使得交感神經失調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小編本身生活節奏緊密,休息時間時長不固定,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纏身,有時候突然的心悸、胃食道逆流、眼睛疲勞、單耳耳鳴、失眠...等,為了這些問題跑遍了中部大大小小的醫院檢查,一張張的健檢報告出來顯示著排排的藍字(健康數據完全正常...)
儘管數據正常但這些症狀並沒有就此罷手,反倒還是一在在的纏著小編,小編只能開始一段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旅程,就醫的過程心情煩悶不平靜,醫好了一個項目就另外一個症狀出來瞎攪和,直到某天早上因為突然的單耳耳鳴與低血壓倒下.....
到了醫院的耳鼻喉科急診,醫生當下建議我去檢測耳部神經的狀況,從當下驗出的數據可以很明確的看到,兩邊耳朵的聽力有落差,因聽力的落差造成身體平衡狀況失衡當下醫生告知我,妳...這個狀況沒有辦法透過醫學的方式解決,只能吃藥吃到你漸漸的失能,最長大概四年吧這四年你會感覺到你的身體漸漸的這裡不行那裡也不能動...,接收到這個資訊的我猶如當場被判死刑。
大概有長達三個月我的心情都在谷底徘迴,不想跟任何人交談社交不想面對人群漸漸的憂鬱症找上了我,甚至連起身對抗自己疾病的勇氣都沒有,想著自己四年後的狀況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努力的理由,但最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練,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得到控制,醫生宣判的狀況也完全沒有發生。
自律神經失調的解決方式甚麼奇奇怪怪的網路方法我都有試過,像是吃身心科的藥、早睡早起、定時吃飯少量多餐、冥想...等等,最終我測試出來的方法吃身心科的藥對我來說是效果最不彰的,下方小編會解說我用甚麼方法解決每個症狀與怎麼走出心情上的低潮,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跟我一樣曾經被自律神經失調困住的人。
每個人自律神經失調的病症跟原因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因為心情面才會有自律神經調,像小編自律神經失調誘發的主因就不是因為心情面,所以上方小編才會說身心科的藥對自身的幫助就不大,小編的自律神經失調有的症狀有下方的幾樣
心悸
自律神經失調的所有症狀裡,讓人最煩躁的莫過於心悸的問題,因為心悸的問題會衍伸出頭暈、脖子緊、疲勞...等狀況,而且心悸的狀況有時候症狀不會很明顯輕到根本感受不到,但症狀有加重都是突如其來絲毫不會有任何的預兆,當時除了求訪中西醫以外,早上出門前與晚上睡前都會撥半小時到一小段時間冥想+練習腹式呼吸。
放空自己心裡的想法跟著冥想音樂的旋律,讓自己的呼吸也跟著音樂的旋律平靜下來,呼吸律動的同時身體的狀況也會漸漸地恢復平衡,心跳的平穩程度也會逐漸穩定,畢竟心跳頻率跟呼吸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透過這方式每天重複地做大約三個月左右心悸的狀況就自然痊癒了。
胃食道逆流
自律神經引發的胃食道逆流大概是小編最煩悶的問題,美食佈滿桌上但都會因為胃食道逆流的問題,總讓人對美食興趣缺缺,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會讓人吃飽後有想打嗝打不出來的狀況,實際給人的感覺就很像想吐又吐不出來的倒胃感,如果你/妳跟小編一樣是個業務要出席商業活動,肯定會明白為什麼這問題會很惱人。
小編最後除了吃中藥調理胃部以外,還會搭配嚼口香糖的方式來幫助排氣,咀嚼口香糖能增加咀嚼的次數增加腦部血流,咀嚼也會分泌提升交感神經的荷爾蒙「去甲基腎上腺素」,使胃部的代謝功能變得更穩定,咀嚼口香糖的過程也能夠讓大腦分泌血清素,可以達到舒緩壓力與放鬆心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