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又發生了令人悲傷的事件,校園霸凌、毒品、隔代教養...... 都是當前受到注意的關鍵字,教育當局也對學校和教職員做了很多要求和規定,但是對於霸凌等亂象的趨勢,好像無能為力。
其實校園的問題,一直都在於權責不相應。
校園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例如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社區、教育局等,在教育市場化的潮流中,學生和家長成為顧客、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當局不斷擴大保護他們的權力,學生有受教權、有學習權,還可以犯錯,但沒有責任! 相對的,校長和教職員,有責無權。學生學習不佳,要檢討教師的責任,校園任何事件,由校長扛責。以霸凌來說,現在孩子從小學低年級就有小霸王,打遍同學、甚至打罵老師,但只能正向管教,家長有些會嚴加打罵,可是又觸法,此外家長不論是無能、無力、沒時間、不想管、無所謂...... 總之,除了好言相勸,誰都無法處理。
這樣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同學和家長只有自己轉學,或者忍耐。
期待小霸王被大霸王修理,其實這種報應不大會發生,他們的法則是欺善怕惡,遇到大霸王,他們就會收斂了,有那麼多軟柿子可以欺負,何必犯險。
這些小霸王,慢慢長大當然是愈來愈大尾,老師、學務處哪有辦法管教。甚至警察也管不了。
那霸凌要怪誰? 出了事,說學校不管,老師也不管,其實是有責無權,無法可管,但一定要保障學生(作惡)的權利,不能追究他們的責任。
從小孩子到學校,就是一個沒人能主持公道的地方,沒遇到小霸王是運氣好,如果遇到? 這種環境根本是小霸王的溫床沃土,這些孩子加上家庭環境的薰陶,看透學校和老師的無力,怎會不知道何時何地可以耍威風?
在此情況下,有心的校外勢力如果想介入校園,還不容易嗎? 幫你出頭,當你靠山,給你錢財,略施小惠,學校和老師哪能比得上?
就像蒼蠅王的故事,當你剝奪了管理權,並不會因而形成扁平的平等組織,而是有其他勢力會趁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