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差評」的影響力有多大,甚至能撼動電商平台的獲利根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陣子收到了一個有瑕疵的淘寶商品,問賣家也沒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於是我打算留下一個3星評價。

打開評價頁,看到的不是打分數和留言的框框,而是讓我從好、中、差三個等級中選一個,我有點詫異,評分方式怎麼變的這麼模糊?

我選了中評,順手寫了幾句評價,送出時還提示「中差評會在24小時後才顯示在評價頁」,我想說等就等吧,按了送出,結果送出評價後不到一分鐘,就收到了賣家的訊息。

淘寶評價功能和我收到的賣家訊息

淘寶評價功能和我收到的賣家訊息

「親親留下給您補償10元呢可以嗎,可以麻煩您幫忙刪除下評論嗎」

我滿頭問號,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我抱著體恤客服的心情刪除評價,刪除的時候還可以選擇理由,像是「賣家電話騷擾我」和「賣家威脅我」等等...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賣家答應返現」,恰好符合我的情況。

不過,這不表示淘寶平台對「花錢買評價」的情況也了然於胸嗎?

其實不止淘寶有阻擋發布差評的機制,蝦皮最近也默默下線了快速評價功能(在訂單列表就能送出評價星等)。當然了,比起淘寶來說還是比較軟性的。

差評有多大的影響力?

評價對賣家在電商平台的曝光、推薦和搜尋的流量表現有絕對的影響力,這點無庸置疑。

除了機制面,差評多的賣家在活動營運上也會受到平台限制,例如淘寶就對報名參加雙11的店家設有條件(淘寶官方簡中連結),「好評率」(好評數 / 總評價數)往往是最簡單粗暴也容易理解的門檻。

沒有演算法青睞,也失去活動促銷的資格,在流量為王的電商平台,這樣的賣家也算是玩完了。

為了維持脆弱易碎的好評率,賣家只好盡量讓買家開心,上面賣家花錢讓我刪除差評就是其中一種。

賣場首頁應該也要貼上個易碎標籤(圖片來源:Unsplash https://unsplash.com/photos/text-s56H08cAlM0)

賣場首頁應該也要貼上個易碎標籤(圖片來源:Unsplash https://unsplash.com/photos/text-s56H08cAlM0)

平台為什麼要幫賣家擋下差評?

不需要平台的營運團隊介入,賣家為了避免差評,自己就會乖乖得力爭上游,那為什麼平台還要做這些功能幫賣家一把、阻止用戶留下差評呢?

有害的評價生態

短期來看平台不受影響,還能繼續從交易抽成,但如果平台一味作壁上觀,只會讓「差評」變成一把雙面刃。

買家不開心了就留下差評,空白的差評、情緒化內容的差評...無論黑評白評,能讓賣家低頭的就是有用的差評。

賣家之間也會利用差評互相攻擊,同業競爭的故事屢見不鮮,就不用多說了。

動搖平台形象

我每次跟朋友約飯,挑餐廳時都有個不成文的默契——只吃Google地圖評分4.0以上的餐廳,甚至最好4.5以上且至少100個評論。

同理,如果一個電商平台充斥著差評滿滿的賣家,你還會去光顧嗎?

這些差評不只是針對個別賣家的評價,而是會撼動平台形象的輿論。

我以前參加過幾場台灣電商用戶的焦點訪談,大家不約而同的表示貴價品會在momo買,像日用品這種不需擔心品質的東西才會在蝦皮上找,這就是用戶對平台形象固有認知的影響力。

在YouTube看到的留言,對用戶認知形容的很貼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YDahVUz7Af4)

在YouTube看到的留言,對用戶認知形容的很貼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YDahVUz7Af4)

把關平台的內容品質

評價是用戶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是對平台具有重要價值的內容。

買一些有價位的東西時,例如3C產品,我們會千方百計找到網路上的評價文,多方比較後才決定要不要買。

評價有著一樣的功能,我通常會先看差評,確定評價的真實度(心裡有個底,最爛究竟有多爛)後,才瀏覽其他評價。

評價是消費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如果評價都是空白差評和情緒化評論,那對用戶來說就完全沒有價值了,所以平台必須把關品質。

我在淘寶送禮的業務策略也提到,淘寶的評價、買家秀和問大家等等各種內容資訊,營造了「接近於親眼見到實物」的購物體驗,評價是淘寶內容生態的一環,也是鮮少被注意到的護城河。

如此看來,無所節制的差評不止造成平台上的賣家們惡性競爭,更會影響平台形象、破壞平台護城河,從根本上損害了平台利益。

差評怎麼消失了?

打開淘寶的評價頁,我們會發現評價的分類已經不是傳統的1星到5星,而是琳瑯滿目的各式標籤,大部分都是正面描述。

蝦皮評價頁 vs 淘寶評價頁

蝦皮評價頁 vs 淘寶評價頁

乍看讓人感覺「這個商品沒有差評」,好幾千則好評,肯定很值得信賴吧!

但這個商品真的沒有差評嗎?那可未必,只是平台透過UI設計把差評藏起來了,例如淘寶就得多一步點擊展開,才能看到篩選差評的標籤。

為什麼這樣做?

因為用戶已經走到了消費鏈路的最後一環,這時候平台和賣家都只有一個目的——讓用戶下單。

還能怎麼觀察「平台健康度」?

平台類的產品都需要定期觀察平台健康度,確保使用體驗的品質,淘寶、蝦皮等電商平台需要,方格子這樣時時刻刻有內容產出、用戶互動的內容平台也需要。

在之前參加過的電商用戶訪談中,我發現大家在意的使用體驗問題,不外乎都跟電商平台的基礎設施有關,而這些問題恰好都能對應上電商平台最該關注的指標:

  • 我有沒有找到想買的東西? ➡️ 首頁各個模塊的點擊率(首頁負責分配流量)、搜尋結果頁的點擊率、PDP到下單的轉換率
  • 平台的商品品質是否值得信賴?➡️ 有效評價的數量(包含影音文字的評價)、5星和1星評價數量、退貨率
  • 下單付款方不方便?➡️ 結帳完成率、各個支付方式的使用率(貨到付款、各種行動支付)
  • 物流速度夠不夠快?➡️ 物流準點率(例如蝦皮隔日到貨有沒有準時送達)
  • 賣家的售後服務態度好不好?➡️ 賣家回覆問題響應率、回覆速度
  • 平台客服能否解決我的問題?➡️ 用戶客服滿意度、客服響應速度

透過這些指標組成的報告,也就能大致了解平台各個模塊,在產品面和營運面有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啦。

Bonus:審判評價有沒有理,從「評價」發展出來的遊戲化產品——小美評審團

美團是中國大陸的外送平台龍頭,平台運營方每天都會收到數以萬計的「差評申訴」,當商家收到不真實的惡意評價時,可以申請要求平台刪除差評。

沒想到美團的產品經理腦洞大開,以此發展出一個遊戲化產品「小美評審團」,讓用戶來審判該不該通過商家的申訴。(此處應不是真的讓用戶審核,只是用商家的申訴作為遊戲內容)

除了評價內容和商家的申訴理由,還會附上訂單和外送時效的詳細資訊,讓各位「判官」根據證據判案,判官們也能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案件。

raw-image

積分、成就、排行榜,遊戲化產品的要素應有盡有,也滿足了大家的吃瓜需求,提升了留存度和停留時間,真的是平台用戶雙贏哈哈哈。

我在對岸工作的時候,有好一陣子打開美團不是為了點外送,而是為了玩小美評審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根的產品觀察筆記
10會員
5內容數
2025/04/15
上週看到一條新聞,騰訊再次否認會為微信增加「已讀」功能,因為已讀會增加訊息接收者的心理負擔和社交壓力。作為一個每天都會使用LINE和微信的用戶,我對這點深有體會。
Thumbnail
2025/04/15
上週看到一條新聞,騰訊再次否認會為微信增加「已讀」功能,因為已讀會增加訊息接收者的心理負擔和社交壓力。作為一個每天都會使用LINE和微信的用戶,我對這點深有體會。
Thumbnail
2025/04/07
從去年開始,中國大陸領先的電商平台如淘寶和京東,陸續換上嶄新的首頁UI,終於在今年Q1蝦皮也跟上腳步。 令人不太意外的是,各個平台的新首頁,竟然看起來都蠻像的。 從這波首頁改版,我們也能隱約看出整個電商產業的趨勢,以及平台在商業策略上的調整。
Thumbnail
2025/04/07
從去年開始,中國大陸領先的電商平台如淘寶和京東,陸續換上嶄新的首頁UI,終於在今年Q1蝦皮也跟上腳步。 令人不太意外的是,各個平台的新首頁,竟然看起來都蠻像的。 從這波首頁改版,我們也能隱約看出整個電商產業的趨勢,以及平台在商業策略上的調整。
Thumbnail
2025/03/31
每次在LINE上收回訊息都要猶豫一下,有時候只是想修改錯字,可是收回訊息又會出現【您已收回訊息】提示,佔了整整一行的空間,比錯字還顯眼。 這個尷尬情境肯定也讓各大訊息App思考過:要不要刪除提示,船過水無痕? 那為什麼,這條醒目的提示還是被留下來了?為什麼我已經收回了訊息,還要留下紀錄呢?
Thumbnail
2025/03/31
每次在LINE上收回訊息都要猶豫一下,有時候只是想修改錯字,可是收回訊息又會出現【您已收回訊息】提示,佔了整整一行的空間,比錯字還顯眼。 這個尷尬情境肯定也讓各大訊息App思考過:要不要刪除提示,船過水無痕? 那為什麼,這條醒目的提示還是被留下來了?為什麼我已經收回了訊息,還要留下紀錄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蝦皮買家「常不取貨評價卻高」 資深賣家揭貓膩:這種客人更可怕 三立新聞網 的故事 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現代人經常透過網路訂購生活用品,幾乎所有網購平台都會提供顧客與賣家在交易後留下評價。近日就有一名賣家抱怨,遇到一名經常未取貨的買家下單,但這名買家評價並不差平均還有4.8顆星
Thumbnail
蝦皮買家「常不取貨評價卻高」 資深賣家揭貓膩:這種客人更可怕 三立新聞網 的故事 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現代人經常透過網路訂購生活用品,幾乎所有網購平台都會提供顧客與賣家在交易後留下評價。近日就有一名賣家抱怨,遇到一名經常未取貨的買家下單,但這名買家評價並不差平均還有4.8顆星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上貼了一篇關於「不要在超商報你的電話號碼」,引起非常熱烈的回應。 不過,如果你以為大家的回應是正面的,那你就錯了。 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很多人覺得電話號碼不是個資、很多人覺得我太看得起自己... 真的嗎?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上貼了一篇關於「不要在超商報你的電話號碼」,引起非常熱烈的回應。 不過,如果你以為大家的回應是正面的,那你就錯了。 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很多人覺得電話號碼不是個資、很多人覺得我太看得起自己... 真的嗎?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針對特定族群的保健品、退款黑名單保護生意、社群媒體保險公司以及貨運拼車平臺等商業模式,提供了創業者可以利用的商機和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針對特定族群的保健品、退款黑名單保護生意、社群媒體保險公司以及貨運拼車平臺等商業模式,提供了創業者可以利用的商機和解決方案。
Thumbnail
從來沒有客戶投訴,表面上看似是一件好事,代表你的產品或服務得到了客戶的滿意和認可。 然而,實際上這並非完全是好事喔! 因為有可能造成我們的盲點,若我們因此而沒有察覺真正的問題,那可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所以說,沒有客戶抱怨和投訴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客戶關係惡化的信號是客戶不抱怨了! 從來沒
Thumbnail
從來沒有客戶投訴,表面上看似是一件好事,代表你的產品或服務得到了客戶的滿意和認可。 然而,實際上這並非完全是好事喔! 因為有可能造成我們的盲點,若我們因此而沒有察覺真正的問題,那可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所以說,沒有客戶抱怨和投訴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客戶關係惡化的信號是客戶不抱怨了! 從來沒
Thumbnail
今天在 threads 上看到有個做品牌的脆友很生氣的譴責:「KOL把公關品拿去賣二手!有沒有常識啊!」然後底下留言吵成一團。 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的沒想到公關品這種小東西也可以吵成這樣! 到底公關品跟KOL之間有什麼愛恨情仇呢?拿到公關品又該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今天在 threads 上看到有個做品牌的脆友很生氣的譴責:「KOL把公關品拿去賣二手!有沒有常識啊!」然後底下留言吵成一團。 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的沒想到公關品這種小東西也可以吵成這樣! 到底公關品跟KOL之間有什麼愛恨情仇呢?拿到公關品又該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負評對店家商譽造成損害,但提告或威脅顧客刪評不一定是合適的解決方式。本文討論了提告恐嚇客人刪評論的合法性,負評害店家商譽受損後對客人告誹謗的可能性,以及真正符合誹謗罪情節的案例和客人一星負評可以提告的狀況。
Thumbnail
負評對店家商譽造成損害,但提告或威脅顧客刪評不一定是合適的解決方式。本文討論了提告恐嚇客人刪評論的合法性,負評害店家商譽受損後對客人告誹謗的可能性,以及真正符合誹謗罪情節的案例和客人一星負評可以提告的狀況。
Thumbnail
網購,對忙碌的現代人是添購日用品最佳的方式。 若買到故障的瑕疵品,賣家不肯退款, 不能接受你給的一星負評,留言罵他是騙子! 惱羞成怒展開報復行動,天天活在恐懼中的你, 是否會悔不當初那刻的貪圖方便,貪小便宜呢? 搬了新家的秀賢(申惠善 飾演),急需買台洗衣機。 但她負責的新店裝潢工程,因
Thumbnail
網購,對忙碌的現代人是添購日用品最佳的方式。 若買到故障的瑕疵品,賣家不肯退款, 不能接受你給的一星負評,留言罵他是騙子! 惱羞成怒展開報復行動,天天活在恐懼中的你, 是否會悔不當初那刻的貪圖方便,貪小便宜呢? 搬了新家的秀賢(申惠善 飾演),急需買台洗衣機。 但她負責的新店裝潢工程,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