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第三十七章進入雅各後代的敘述,焦點轉向約瑟的生平。章中記錄他所作的夢、父親對他的偏愛、兄長的嫉妒,以及他被賣往埃及的經過。這不僅是約瑟故事的開端,更展現神如何在人性的張力中推進祂的計畫。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本章所彰顯的屬靈意義。 一、夢中顯命定,神起首作工(創37:1–11) 章首提到「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父親寄居的地」(創37:1),指出這地是神所應許之地,亦是信仰傳承的舞台。神在此向年少的約瑟啟示祂的旨意。 約瑟兩度作夢,象徵他將來要被尊為領袖(創37:5–10)。他雖年紀輕微,卻蒙神揀選,預示將來的重任。這提醒信徒:神的呼召並不在乎人的條件,祂按自己所定的時間與方式啟示命定。 然而,神的啟示往往招致衝突。約瑟因夢遭兄長憎恨,甚至被父親責備(創37:10–11)。這顯示屬靈的呼召不總是被理解與接納。信徒要學習持守神的託付,即便遭誤解,也要信靠那位信實成事的主。 二、人性的張力與神的主權(創37:12–28) 從約瑟前往尋兄,到最終被賣為奴,這一段揭示人性深層的嫉妒與背叛。兄長原想殺害他(創37:18–20),後在流便與猶大的介入下,改為將他賣給以實馬利商人(創37:26–28)。人的惡意與計謀,似乎成功地阻斷了約瑟的夢。 但神的計畫從未止步。約瑟被賣往埃及,表面看是災禍,實際卻是神拯救以色列全家的開端(參創50:20)。神容許艱難臨到,為的是熬煉器皿,預備承擔更大的託付。 這提醒信徒:低谷並非結束,困境可能正是命定的起點。在人看似失敗的時刻,神卻正在暗中運行,成就祂美善的旨意。 三、虛假包裝下的真實進程(創37:29–36) 約瑟被賣後,兄長們設計欺騙雅各,以血染的彩衣讓父親以為約瑟已被猛獸吞噬(創37:31–33)。這是一場充滿偽裝的謊言,使雅各悲痛欲絕。 然而,在人編造的虛假之下,神真實的工作正在展開。約瑟雖離開迦南,卻正進入神預定的訓練場——埃及(創37:36),為日後的復興鋪路。 這提醒我們:眼見所及不總是真相,情緒所引不等於結局。神的真理不受外在現象限制,祂的作為常在人看不見的層面默默進行。信徒應超越感覺,憑信心仰望那位掌管萬事的神。
《創世紀》第三十七章不只是約瑟人生的開場,更是神救贖藍圖的起點。從夢的啟示,到人性的掙扎,再到命定的鋪排,處處彰顯神的主權與信實。 願我們在遭遇誤解與患難時,仍堅信神未曾離場。祂能使人的惡意轉為成全,能使被棄的人成為拯救的器皿。在神手中,每一步低谷都可能是升高的開端。讓我們持守夢中的呼召,走在信心與順服的路上,等待祂所定的時機與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