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海底輪 × 水晶冥想|回到身體,與大地重新連結

更新 發佈閱讀 21 分鐘
raw-image

如果你已經閱讀過上一篇【想開第三眼?請先紮根海底輪】⟁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先看這篇↓(無需付費)💃

以及其中穩定海底輪的冥想練習,那麼你大概已經了解,靈性修行之路,並不是一開始就往上升,而是要先深深地扎根,根扎得越穩,能承載的能量也就越大,脈輪的力量才得以真正運行與整合。

海底輪的穩定,是整個能量系統的根基,更是頂輪暢通與靈性開展的關鍵,今天這篇進階篇,就要來分享非常美麗又實在的海底輪 × 水晶冥想練習,這可以幫助你回到身體,重新與大地連結,穩穩地站在對的軌道上。

無論世界如何變動,天災、戰爭,亦或是人類集體意識中不斷蔓延的恐懼與焦慮……只要我們的心夠穩、夠定,能扎根於海底輪的深層力量之中,那麼即使面對再多的動盪與挑戰,也能穩如磐石,坦然以對,不被混亂與恐懼所牽動。

【內在穩定遠大於外在的控制】,當你扎根於自身的本源,便能在任何風暴中站穩腳步。

⚛️在這篇文章中,你可以看到: ⟁ 我的靈性家庭對我的影響,以及一路走來,我如何透過海底輪練習找回內在安全感與地氣連結,我會毫無保留地與你分享。 ⟁ 我選擇的水晶搭配🜁 哪幾種水晶對我來說最能共振海底輪能量,並說明它們如何在冥想中發揮力量。 ⟁ 海底輪水晶冥想:詳細步驟教學𓂀 從準備環境、呼吸引導到水晶放置與觀想引導,我將一步步帶你進入這場溫柔而有力的靈性練習,適合靈性旅途的新手,以及已經在自我探索道路上的旅人,相信都能從中找到屬於你的能量錨,並且學會在混亂世界中保持清明與安定。


巫女 野村 祐 台北翠山步道祈福儀式

巫女 野村 祐 台北翠山步道祈福儀式

嗨,我是巫女野村 祐。 在開始分享如何運用水晶進行海底輪冥想之前,我想先與你分享一段我的故事,以及我在靈性修行旅途中所領悟的一些真實體驗。

從我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承襲了家族中獨特的靈性感知能力。我的父系家族中的每位成員,幾乎人人皆具與不同維度接觸的天賦,而每個人展現出來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能看見靈體,有的擅長預感未來,有的則能讀懂人心深處未曾說出口的訊息…

這些能力靈異或神秘經驗從未被我們視為什麼特別的事,我們從不誇大擁有這些能力,對待此事就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一部分。

父系家族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說起來,幾乎可以算是無宗教家庭,除了農曆新年與清明節會進行簡單的祭祖活動之外,並沒有其他固定的儀式性活動。

每當家族成員偶然經歷或目睹了某些超自然現象後,通常也只會在家庭聚會用餐時,輕描淡寫地當作趣事分享,就像聊日常瑣事一樣隨意自然,而這些有趣的神秘話題始終僅限於家人之間的對話裡,我們從未刻意對外人提起。

與父系家族不同的是,我的母系家族全是虔誠的基督徒,我的日籍外祖父「野村忠雄」是一位曾在台灣建設教堂的牧師,他也擁有某種靈性感知的能力,只是他將那份感應融入了信仰之中。

所以在母系家族的聚會中,禱告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儀式,每逢過年時節,母親與父親都會帶著我和妹妹到外祖母家住上幾日,外祖母與舅舅一家同住,家中最多的書籍便是各種日文與中文版本的聖經,以及許多基督信仰相關的靈性書籍。

而我從小就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靈性生活中成長;父系的超然感知與母系的基督信仰,這樣的背景讓我從小就接觸到不同的靈性觀點,也對看不見的世界產生好奇與喜愛。

raw-image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自己的感知力主要體現在第六感的直覺上,對某些人事物特別敏銳,而且往往相當準確,有時甚至連我自己都會感到驚訝,偶爾我會看見一些透明的存在,像是來自異世界的形體,也會聽到不屬於這個空間的聲音,與人接觸時,我能感覺到對方當下的內在狀態、身體能量,甚至能察覺他們正在經歷或即將面對的事物。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感受到一位朋友的氣場正處於極度危險的邊緣,幾個小時後,他就因一場交通意外離開了人世,當時我還年輕,尚未開始修行,對自己的感知也沒有清楚的理解,在事發前不知道如何開口提醒,也擔心隨便說出來只會引起別人的不安或誤解。 (有關我與異世界接觸的有趣故事,我也會在野村祐的方格子部落格中陸續分享,希望以溫暖而真誠的方式,與更多人交流靈性旅程中的種種經驗。)

我帶著這種一直以來覺得很自然的能力,自然的生活著,從未想過要好好的學習什麼,也從未刻意去幫助誰,直到十年前,我的人生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轉變,讓我開始走向靈性的學習,有興趣了解我是如何開啟靈性覺醒道路的朋友,可以到↓【我的靈性覺醒 從黑暗情傷走向光明的自我救贖之路】觀看。

raw-image

雖然我從小就對未知的異世界充滿好奇與喜愛,像是天使、精靈、神、鬼……這些存在總讓我感到著迷,曾經,我也歷經一段急於開啟第三眼的階段,渴望看見什麼畫面、接收到什麼訊息,甚至希望能聽見什麼指引,就像網路上那些所謂“靈媒”或“帶天命”的那些人一樣,一夕之間覺醒,或接收什麼他們說的“上面”的訊息… 畢竟,這一切實在太吸引人了,尤其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人在各媒體上訴說自己能與神、高我、天使連結,具備預言與通靈能力,每天在網路上傳達神跟她(他)們說的事…而我也發現這些分享訊息的背後,往往伴隨昂貴的課程、算命與商品的推廣,以及其實她(他)們根本沒有真正親身經歷過這些靈性體驗。

我意識到在這真假難辨的混淆中,很容易讓人偏離原本純粹的探索,而轉向追求快速方便的靈性捷徑,同時我也發現在這種風潮下的靈性發展,經常傳遞許多錯誤訊息,只要花錢找人通靈、解讀前世今生,或學會開啟某種超能力,就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更高維、有幸福美滿的靈魂伴侶的愛情、有雙生火焰的誘惑,甚至讓你只要學會顯化,就可以財富自由賺大錢…

在這些華麗的包裝之下,我們卻漸漸發現,心反而愈來愈不安;所有追尋的一切,逐漸變成一層又一層的自我幻影。

因為真正的修行,是從“回到身體”,回到“純淨的心”開始的。

我常想起那些真正的大師,像是達賴喇嘛、薩古魯、聖嚴法師……他們從不自稱能通靈,也不會整天預言未來,更不會收取高額費用來教人開啟什麼神秘能力。

如今很多人說,宇宙的靈性法則是「等價交換」,但我認為,靈性的修行,不一定得花大錢,不需要鋌而走險尋找方便法門超捷徑。

真正的道路,是讓自己靜下來,聆聽宇宙的引導,它會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引領你走向適合你的學習與成長。

或許,是一本書的出現;或許是一場經驗的到來,從一口深深的呼吸開始,從一顆願意貼近土地的心開始。

raw-image

回到正題💃💃💃 海底輪 × 水晶冥想

每當有人問我:「為什麼要用水晶冥想?水晶真的能帶來什麼幫助嗎?」 我總會回答:水晶對我而言,是「助念石」,也是「能量錨」。

它讓我在冥想時不容易心神飄散,更容易專注於當下的身體與呼吸。 當我將水晶握在手中、凝視它的形狀與光澤,或將它放置在身體的特定位置時,那個實體的存在,可以讓我的意識有個明確的焦點,思緒比較不會紛飛,所以水晶對我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協助。

由於水晶是地球的骨骼,是大自然歷經千萬年孕育而成的能量結晶,它們穩定、清晰,並擁有可與人共振的頻率,所以使用水晶冥想是很棒的體驗。

當我將水晶融入冥想時,也是把自己重新接上大地的純淨頻率裡,清理都市生活中的雜訊與電磁干擾,慢慢回到與自然共振新校準的狀態。

raw-image

有趣的是,當我開始使用水晶冥想後,原本只有一顆水晶,竟然慢慢地變成一整群陪伴在我身邊!重點是這些水晶幾乎都不是我自己購買的,而是朋友、我的繪畫與舞踏學生、親人,甚至只是偶然認識的人送給我的禮物。

我並沒有特別向宇宙許願,也沒做什麼顯化儀式,只是單純開心地冥想,好好地與水晶相處,它們就這樣一顆一顆自然來到我身邊。

也常有人問我:「應該選什麼水晶來冥想比較好?」 其實,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剛開始接觸水晶時,我也曾照著網路上許多人分享的,對應脈輪的水晶來進行冥想,哪個脈輪對應什麼顏色、什麼種類……好像有一套完整SOP,但後來,我打破了這種規則。

我其實很好奇,也很想知道,最初到底是誰,開始寫出這套,什麼水晶搭配哪一個脈輪冥想與功效的模式?又是怎麼得知的?怎麼這套說法就像教科書一樣,在網路上流傳變成了靈性圈的共識?我不是說這種方式不好,只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說,我不喜歡墨守成規的態度,這也許跟我的個性有關吧,在修行的起步階段,我會照著一些書籍或前輩大師的方法去實踐,練習基本功,但再往內走,我更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摸索,那樣比較有趣,也比較貼近我自己的節奏。

raw-image

以前我也會用網路上的方式來配對水晶與脈輪,但有一次冥想時,腦中突然浮現一個突如其來的念頭,如果我是古人,又或者我是生活在其他星球上的外星人,而那個時空裡,整個星球只有一種白水晶的話,那麼照著現在這一套每個脈輪對應不同水晶的邏輯來說,我是不是根本無法開啟其他脈輪?那我不就是“找”死!我要做一個修行,豈不是要花很多年的時間在找水晶上!我還得翻山越嶺、潛入海底,去尋找那些五花八門的對應水晶,才能完整修行?那修行豈不變成一場探礦遊戲?

想到這裡,我自己都笑了,這套脈輪對應水晶的系統,讓我開始質疑其中是否隱含了一種商業邏輯,為了推銷更多的水晶,而創造出一套看似嚴謹的分類系統。

所以從那次之後,我就不再執著於,哪種水晶對應哪個脈輪,我開始用直覺選擇當天我想用的水晶,有時候是因為它的顏色,有時候只是覺得它特別安靜,特別溫柔,有時我會讓水晶來找我,而不是去強迫水晶符合什麼功能分類。

這個方法開始實踐之後,我發現我的身體跟我的心情同平共振的契合度比較緊密,同時也比較輕鬆快樂。

當然,如果你是剛接觸水晶冥想的初學者,也可以從有系統的方法開始,比如說依照顏色對應脈輪來挑選水晶,這樣比較有方向、也能降低你的不確定感。 所以接下來,我會簡單分享我當初在練習「海底輪冥想」時使用過的一些水晶,以及它們的基本作用。

🍄在這裡我先說明,以下這些水晶功效的部分文字,是我從網路上收集來的資料,我其實不太去信任這些資料,我比較信任我自己身體給自己的感覺,真正的關鍵,不在於哪一顆水晶有多神奇,而是你在冥想完之後,是否願意細細記錄當天使用的水晶與感受,觀察身體的反應…這種方式,才能真正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修行節奏與能量語言。

甚至,我覺得每一位修行者都可以為自己寫一本【魔導書】記錄你與水晶的相遇、冥想後的感受,以及你自己的身體教會你的事。(什麼是魔導書?對魔導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免費觀看)⟁『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魔導書 寫下靈魂的指引』

請記得水晶不是老師,不是答案,它也不會突然施展強大魔法,讓你一夕之間變成什麼高維存在,真正誠實的答案,來自你的身體,相信你的身體,不要相信幻覺,也不要相信他人說了什麼玄幻,而是你那顆願意安靜下來、去感受的心。

花蓮玫瑰石

花蓮玫瑰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30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靈魂覺醒的神聖旅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巫女 野村 祐
26會員
165內容數
野村祐 Yu Nomura|舞踏家・藝術家・編劇・靈性實踐者(野村是母姓,單名「祐」,請別叫我野小姐。) 透過舞踏、繪畫、劇本、藝術療癒與手作,以身體靈魂回應語言無法承載的感知。 創作是我向生命提問的方式。 歡迎來到我的世界,一場結緣,一次靈魂的對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內在的能量狀態比外在資源更重要。透過不糾纏、不執念、向前看的心法,提升能量,改變命運。保護自己的能量,守護磁場,才能享受精彩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宇宙的能量交換原則,你真心給予什麼,就代表你真正擁有什麼。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內在的能量狀態比外在資源更重要。透過不糾纏、不執念、向前看的心法,提升能量,改變命運。保護自己的能量,守護磁場,才能享受精彩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宇宙的能量交換原則,你真心給予什麼,就代表你真正擁有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內外世界相遇的重要性,指出若不進行這種相遇,人的存在可能會受到壓迫。文章通過冥想練習指導,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深沈呼吸來感受內在的飽滿和外界的支持。這種練習有助於放鬆身體,讓人感受到不孤單,並鼓勵讀者在感到壓力時,透過冥想與世界連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內外世界相遇的重要性,指出若不進行這種相遇,人的存在可能會受到壓迫。文章通過冥想練習指導,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深沈呼吸來感受內在的飽滿和外界的支持。這種練習有助於放鬆身體,讓人感受到不孤單,並鼓勵讀者在感到壓力時,透過冥想與世界連接。
Thumbnail
文章內容為奇蹟課程的心靈成長分享,探討了身體、心靈和特定事件的連結,並提出如何透過個人修煉和正面能量增進心力。同時也討論了人生的意義和生存之外的方向。
Thumbnail
文章內容為奇蹟課程的心靈成長分享,探討了身體、心靈和特定事件的連結,並提出如何透過個人修煉和正面能量增進心力。同時也討論了人生的意義和生存之外的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能量收驚-遠距是一種能量的轉換,以及心靈的重生。內心深處淨化恐懼與痛苦,打開通往智慧與和諧的門。這扇門引領走向一條新的道路,充滿了自我發現和無限可能的路徑。每一步都是向著更高自我的進化,每一次呼吸都是對生命的感恩。
Thumbnail
能量收驚-遠距是一種能量的轉換,以及心靈的重生。內心深處淨化恐懼與痛苦,打開通往智慧與和諧的門。這扇門引領走向一條新的道路,充滿了自我發現和無限可能的路徑。每一步都是向著更高自我的進化,每一次呼吸都是對生命的感恩。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瞭如何透過冥想與大自然共振,感受大樹、光明、清澈水流和土地的能量。引導讀者用想像力集中呼吸,提升身心靈的寧靜與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瞭如何透過冥想與大自然共振,感受大樹、光明、清澈水流和土地的能量。引導讀者用想像力集中呼吸,提升身心靈的寧靜與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