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香迎回去香鋪後,馬上翻閱製香手冊,花後香房用茶入香的品項不多,由於茶葉要磨到很細需要功夫,就連她都沒做過,過去因緣際會從走完熊野古道的朋友手中獲得一款以抹茶入香的線香,燃燒之後有股甘甜的茶味,由於獲得不易,她也鮮少拿出來使用。
柳大正在當年算是台南在地的紳士,左鄰右舍都很喜歡找他品茗聞香,夜晚的香舖經常開源氏香道的比賽,所以花後香房曾一度有十數種的線香可以挑選,聞著喜歡,順手帶盒回去更是常有的事。
國民政府來臺之後,社會不太平和,大家晚上不敢出門,香舖也是見太陽下山就關店,才漸漸沒了這番盛景。
柳香迎聽母親說過當年的事,曾外公不只製香有道,品茶的功力也是一流。茶道悠遠流長,品嚐是種方法,亦常被拿來入菜,以茶入香雖然臺灣不常見,可是在日本盛產茶葉的地區很受歡迎。
她從「晚安曲」的盒子中取出最後一支香,仔細地嗅聞,再查考相關資料。
日本統治時期,頂級的茶葉都以外銷為主,當時臺灣的紅茶相當出名,甚至日月潭出產的紅茶還直接冠上formosa tea的稱呼,像是相當知名的日東紅茶就曾以臺灣的茶葉為原料。除此之外,日本人在臺灣平鎮實驗種植可焙成烏龍、鐵觀音和東方美人茶的茶種。選擇可說是五花八門,搞得柳香迎一陣頭疼。
好在香舖旁邊便是一間百年老茶行,老老闆是從小看著她長大,說起茶的話,沒人比他更懂,於是她切下一小段線香,現場燃燒,把希望賭在他身上。
老老闆閉上眼睛,把香當成了茶在品,白天聞起來還有點甜膩的夜來香,一入夜反而成了沁入心田的微糖,而且周圍環境降溫後,花香沒這麼俗艷,反倒清新脫俗,可究竟是哪款茶能與此花相襯,著實讓他傷腦筋。
「這個,不可能是鐵觀音,跟紅茶的味道也不太像,茶葉完全發酵的話,茶味更濃,可是這款細品的話好像還有點草本的清新,滿大機會是東方美人茶!
「你家的長輩還真奢侈,東方美人茶在當年一兩也不便宜,他竟然捨得拿來入香!」
柳香迎感嘆曾外公果真是位少爺,從小就沒吃苦過,東方美人茶當年稀少而珍貴,即使到如今,產量也不見多,想是他從小就喝慣了,才會不考慮成本,而敢收「晚安曲」的客人,想必也生活無虞,才捨得花這種錢。
接下來,柳香迎該煩惱的就是如何將茶葉磨細後用來製香,因為是萱潔的委託,她做起來特別有勁,只是時間不多,她每天還有送不完的貨,加上製香講究溫濕度,一連幾天都有午後雷陣雨,幸好烘香機已經修好,不然就耽誤了時辰。
她一邊做一邊思量香盒的外觀,既然是要重現「晚安曲」,花後香房的日式線香都採水彩手繪的風格,萱潔想當然爾是這次的不二人選,而她也沒理由拒絕。
若是尋常的靜物水彩畫,萱潔不用一小時就能搞定,但柳香迎指定的是和服女人在月下的畫面,仿畫雖然容易,但若能知道背後的故事,更能重現當時的情境,她只好向父親打聽「晚安曲」的消息,誰知他一問三不知,事事都回答不清楚。
「你仔細想想,不要沒試過就放棄。」
「妳隨便畫畫不就好了。我花那麼多錢讓妳學美術,畫不出來還要賴在我頭上,小心阿公都聽不下去。」
父女倆吵架未果,萱潔只好獨自傷神。無人之時,她除了念經就是畫畫,無聊就找阿公聊天,更曾偷偷打開過冰櫃瞻仰遺容,希望這只是一場夢,一場玩笑。
萱潔看著廳堂的遺照,暗自下了一個決定,等到阿公出殯時,她要親手繪製一幅人物畫替代相片 。
兩個月前,萱潔想找模特兒練習人物臨摹,看見阿公坐在客廳看政論節目,想到長這麼大都還沒畫過家人,於是偷偷地坐在飯廳,速描對方的五官輪廓,打算完成後送給他當生日禮物。
其實,憑萱潔的技藝,畫早就能完成了,但她竟默默覺得與其說是人物畫,筆下的作品更像是一幅遺照,擔心畫如果完成,阿公就會離開,所以遲遲不敢下最後幾筆。如今來看,預感確實成真了,這也讓她有點自責,責怪自己當初就不該有這個念頭才對。
可木已成舟,萱潔決心完成這幅畫,一筆一畫,都藏了她告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