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週三,我在屏東回憶我的少年時,心情淡淡地舒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回到熟悉的街道,

風和光都像是舊時的聲音,

不再急躁,也不再需要證明什麼。

只是靜靜看著這些地方,

回想自己是怎麼被一步一步磨出來的。

▋我在大同國小學會了「尊重老師表達意見的職責,但不無腦買單」

小學時第一次被老師糾正,心裡覺得委屈,

但也是那時候明白:

老師的責任是「提出」,而我的責任是「思考」。

尊重不是照單全收,而是有能力去判斷背後的理由。

這個習慣,讓我後來面對任何權威都不會盲目。

▋我在大同國中學會了「人與人之間有多樣性,敬,遠之」

國中像一個小型社會,

有人熱情,有人殘忍,有人安靜到像空氣。

那時候才知道,「尊重」不代表一定要靠近。

你可以欣賞某些人,也可以保持距離,

學會這一點,反而讓自己活得輕鬆許多。

▋我在屏東高中學會了「珍惜時間,把時間留給自己」

高中是第一次意識到時間是有限資源,

補習、考試、社團、朋友,什麼都想要。

但真正讓自己沉下來的,

反而是那些一個人靜靜看書、寫字的時光。

那時我才懂:把最好的時間留給自己,才有餘力去愛別人。

屏東的風依舊溫柔,

只是這次吹在身上的,

多了一層回顧後的安定。

原來,那些少年時學到的東西,

其實早就默默地,把現在的我,拼了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0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很多碩博士生讀 Paper 時,會不斷劃線、做摘要,卻覺得「好像還是抓不到作者的核心思路」。 佐渡島庸平在《靈感鍛鍊》中的 3 個觀察,結合「站在作者角度思考」的策略,能讓你快速讀出論文裡那些藏起來的研究關鍵。 ▋觀察 1:用「假設→驗證→修正」的閱讀法,才能看見作者的真正思路 「好的觀察」是
Thumbnail
2025/08/03
很多碩博士生讀 Paper 時,會不斷劃線、做摘要,卻覺得「好像還是抓不到作者的核心思路」。 佐渡島庸平在《靈感鍛鍊》中的 3 個觀察,結合「站在作者角度思考」的策略,能讓你快速讀出論文裡那些藏起來的研究關鍵。 ▋觀察 1:用「假設→驗證→修正」的閱讀法,才能看見作者的真正思路 「好的觀察」是
Thumbnail
2025/08/03
很多碩博士生每天花很多時間讀文獻,卻總覺得自己還停留在「吸收知識」的階段。 朱騏 在《復盤寫作術》中的 3 個觀點,搭配「每天 30 分鐘讀 Paper」的習慣,可以讓你更快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生產知識的研究者。 ▋智慧 1:把每日讀 Paper 的自省,變成你獨特的研究素材 “自己記錄的
Thumbnail
2025/08/03
很多碩博士生每天花很多時間讀文獻,卻總覺得自己還停留在「吸收知識」的階段。 朱騏 在《復盤寫作術》中的 3 個觀點,搭配「每天 30 分鐘讀 Paper」的習慣,可以讓你更快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生產知識的研究者。 ▋智慧 1:把每日讀 Paper 的自省,變成你獨特的研究素材 “自己記錄的
Thumbnail
2025/08/03
AI 工具能幫忙生成內容,但真正能讓論文寫作進步的,不是「讓 AI 幫你寫」,而是學會如何「正確使用 AI」。 Michael Gervais 與 Kevin Lake 在《自我升級第一原理》中的 3 個提醒,剛好能對應這個問題。 ▋提醒 1:別把 AI 當成「外部控制」,回到自己能掌握的東西
Thumbnail
2025/08/03
AI 工具能幫忙生成內容,但真正能讓論文寫作進步的,不是「讓 AI 幫你寫」,而是學會如何「正確使用 AI」。 Michael Gervais 與 Kevin Lake 在《自我升級第一原理》中的 3 個提醒,剛好能對應這個問題。 ▋提醒 1:別把 AI 當成「外部控制」,回到自己能掌握的東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混得好不好自己可以決定,記得國小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一句話,現在你們同學的友情很好,但以後就不一定..
Thumbnail
混得好不好自己可以決定,記得國小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一句話,現在你們同學的友情很好,但以後就不一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小學四年級時與老師發生的衝突,以及這段經歷帶給作者的成長和反思。透過回憶,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正義感和成長過程,並感謝了班級導師的溫柔呵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小學四年級時與老師發生的衝突,以及這段經歷帶給作者的成長和反思。透過回憶,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正義感和成長過程,並感謝了班級導師的溫柔呵護。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在整理以前大學時寫的一些文章,而這篇散文,是我十幾年前在嘉義大林鎮讀大學時寫的,我忘記我這篇散文拿給老師當報告交時,得到幾分。我只知道當時教我們的散文老師,是希望我們大一新生,可以認識一下自己大學附近的鄰居和鎮上的生活圈。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時和不熟的系上同學被約去鎮上逛逛的,那種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在整理以前大學時寫的一些文章,而這篇散文,是我十幾年前在嘉義大林鎮讀大學時寫的,我忘記我這篇散文拿給老師當報告交時,得到幾分。我只知道當時教我們的散文老師,是希望我們大一新生,可以認識一下自己大學附近的鄰居和鎮上的生活圈。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時和不熟的系上同學被約去鎮上逛逛的,那種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他,還記不記得當年那些小事,於我無所謂,可能我們並無緣分當朋友吧。
Thumbnail
他,還記不記得當年那些小事,於我無所謂,可能我們並無緣分當朋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