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學:用《自我升級第一原理》3 個提醒,讓 AI 成為論文初稿的最佳助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AI 工具能幫忙生成內容,但真正能讓論文寫作進步的,不是「讓 AI 幫你寫」,而是學會如何「正確使用 AI」。

Michael Gervais 與 Kevin Lake 在《自我升級第一原理》中的 3 個提醒,剛好能對應這個問題。

▋提醒 1:別把 AI 當成「外部控制」,回到自己能掌握的東西

“Focusing on externals—things that are beyond our control—is all too common and doesn’t magically go away with success.”

很多碩博士生會想:「用 AI 生成完整的初稿,問題就解決了吧?」

但論文的價值,不在於生成文字,而在於你的研究邏輯與核心觀點。

正確做法:

1. 先自己擬出研究問題、假設、核心架構,再用 AI 補充背景資料。

2. 把 AI 的輸出當成「原料」,而不是最終文本。

3. 把時間花在「判斷內容對研究是否有價值」,這才是你能掌握的關鍵。

AI 可以節省時間,但不能取代你的「學術思考」。

▋提醒 2:先釐清「可控」與「不可控」,再決定如何使用 AI

“Mastery in any area of life—the arts, business, parenting, sports—requires being able to differentiate what is and is not within our control.”

AI 的強項是「搜尋、整理、初步生成」,但 AI 無法決定的是:

• 你的研究要回答什麼問題

• 你的論文如何定位在學術脈絡中

因此使用 AI 前,可以先畫兩個清單:

• 我能控制的:研究問題設定、核心架構、資料詮釋

• 我無法控制的:AI 生成的內容是否完全正確、是否理解學術細節

這樣能避免「把所有東西都丟給 AI」,而是專注在自己真正該掌握的部分。

▋提醒 3:別讓 AI 餵養你的偏見,學會讓它「挑戰」你的假設

“We often find evidence that supports a belief we already have rather than looking for evidence that challenges that belief.”

寫論文時,我們常下意識找資料來「支持」自己的假設。

如果用 AI 也是這樣,最後只是讓偏見被包裝得更漂亮。

更進階的用法:

1. 輸入你的研究假設,請 AI 生成「反對的可能觀點」。

2. 用 AI 幫忙找出「挑戰你模型」的資料或案例。

3. 在初稿中,刻意寫出「反駁自己假設」的段落,讓論文更有說服力。

AI 不是讓你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而是讓你更快看見盲點。

寫論文初稿時,AI 可以是強大的助手,但前提是:

你要掌握問題核心、清楚可控範圍,並讓 AI 成為挑戰思考的工具。

這樣,AI 不只是幫你省時間,而是真正讓你的論文升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45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研究所的壓力不只是論文,更多時候來自「人」。 實驗室人際、同儕比較、學界名聲……這些都可能讓你偏離自己的研究初衷。 Sahil Bloom 在《人生的五種財富》中提出的 3 個概念,可以幫助你做一場「人際排毒」,讓能量回到自己身上。 ▋字彙 1:練習「拒絕的藝術」,守住你的研究時間 “If
Thumbnail
2025/08/03
研究所的壓力不只是論文,更多時候來自「人」。 實驗室人際、同儕比較、學界名聲……這些都可能讓你偏離自己的研究初衷。 Sahil Bloom 在《人生的五種財富》中提出的 3 個概念,可以幫助你做一場「人際排毒」,讓能量回到自己身上。 ▋字彙 1:練習「拒絕的藝術」,守住你的研究時間 “If
Thumbnail
2025/08/03
寫論文最怕的,不是沒靈感,而是每天打開文件,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前進。 岩田圭弘在《20倍高效工作法》中提出的 3 個觀點,能讓你的研究進度「看得見」,寫作也能進入穩定輸出模式。 ▋瀉藥 1:不只目標要數值化,「寫作流程」也要數值化 “要以十倍速成長,關鍵在於將『個人工作』數值化;不只是『目
Thumbnail
2025/08/03
寫論文最怕的,不是沒靈感,而是每天打開文件,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前進。 岩田圭弘在《20倍高效工作法》中提出的 3 個觀點,能讓你的研究進度「看得見」,寫作也能進入穩定輸出模式。 ▋瀉藥 1:不只目標要數值化,「寫作流程」也要數值化 “要以十倍速成長,關鍵在於將『個人工作』數值化;不只是『目
Thumbnail
2025/08/03
每週與教授開會,是碩博士生最容易焦慮的時刻。 Matt Beane 在 The Skill Code 中提到的 3 個原則,能讓你把「咪挺」變成成長加速器,而不是壓力來源。 ▋課 1:用「科學化訓練法」準備 meeting,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In most cases, those peop
Thumbnail
2025/08/03
每週與教授開會,是碩博士生最容易焦慮的時刻。 Matt Beane 在 The Skill Code 中提到的 3 個原則,能讓你把「咪挺」變成成長加速器,而不是壓力來源。 ▋課 1:用「科學化訓練法」準備 meeting,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In most cases, those peo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序幕 又來到一年一度的年中的時刻了, 不免得要來復盤一下今年的軟體學習與開發上面有了哪些的進步與轉變, 很有意思的是今年加入了AI的元素, 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分享了一篇「【🔒 江湖一點訣】關於寫作,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但你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很厲害」, 裡面包含了我們長期累積的心得之外, 早就已經
Thumbnail
序幕 又來到一年一度的年中的時刻了, 不免得要來復盤一下今年的軟體學習與開發上面有了哪些的進步與轉變, 很有意思的是今年加入了AI的元素, 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分享了一篇「【🔒 江湖一點訣】關於寫作,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但你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很厲害」, 裡面包含了我們長期累積的心得之外, 早就已經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不過,我所抱持的心態,並不是透過提示來獲得答案,而是透過提示來獲得通往最終答案的靈感或啟發。——《高產出的本事》劉奕酉
Thumbnail
⋯⋯不過,我所抱持的心態,並不是透過提示來獲得答案,而是透過提示來獲得通往最終答案的靈感或啟發。——《高產出的本事》劉奕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