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學:用《復盤寫作術》3 組智慧+每日 30 分鐘讀 Paper,從「學生心態」進化成「研究者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碩博士生每天花很多時間讀文獻,卻總覺得自己還停留在「吸收知識」的階段。

朱騏 在《復盤寫作術》中的 3 個觀點,搭配「每天 30 分鐘讀 Paper」的習慣,可以讓你更快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生產知識的研究者。

▋智慧 1:把每日讀 Paper 的自省,變成你獨特的研究素材

“自己記錄的自省與反思,都能夠成為你獨特的寫作素材。這些內容都是你經歷過的經驗,別人是偷不走也模仿不來的。”

讀文獻不只是「蒐集資訊」,而是「生成自己的觀點」。

每天 30 分鐘讀 Paper 後,試著花 10 分鐘寫下:

1. 這篇 Paper 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2. 它如何和我的研究連結?

3. 今天讀完後,我的下一個研究假設有沒有被挑戰或啟發?

這些短短的反思,會變成你獨一無二的研究素材,未來寫文獻回顧時,這些筆記就是第一手的原礦。

▋智慧 2:用「角色資料庫」整理經驗,讓研究累積更有系統

“每一個人生角色,都可以作為 Notion 中一個單獨的『資料庫(Database)』。”

對碩博士生來說,角色不只是「學生」,還可能是「研究助理」、「教學助理」、「投稿者」。

與其讓這些經驗零散存在腦中,不如像朱騏建議的,建立「角色資料庫」:

• 文獻讀書庫:每天 30 分鐘 Paper 筆記都放這裡

• 實驗操作庫:每次調整方法、數據觀察都紀錄

• 論文寫作庫:寫作過程中的思考、修改歷程都留存

當你的經驗被系統化,時間久了,你會清楚看見自己如何一步步累積成為「研究者」。

▋智慧 3:讓你的產出變成「天線」,吸引對的學術連結

“只要你能夠產出內容,不管是寫的、說的,還是拍的,都可以讓你建立一根『天線』。”

很多研究生會想「等自己夠厲害再發表」,但朱騏提醒:產出本身,就是建立連結的天線。

應用策略:

1. 把每日 30 分鐘 Paper 筆記整理成「文獻小札」,發在個人部落格或社群。

2. 在實驗室內分享你的筆記,讓師兄姐或教授看見你的思路。

3. 用產出建立「頻率」,自然吸引同領域或有共鳴的學術夥伴。

當你開始穩定產出,會發現自己不只是學生,而是在「發送信號」的研究者。

每天 30 分鐘讀 Paper,加上「反思筆記 → 系統化整理 → 積極產出」,

這不只是閱讀技巧,而是讓你從「吸收知識」到「創造知識」的進化過程。

研究者的身份,不是畢業那天才獲得,而是在這些每日累積的動作中,慢慢誕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2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AI 工具能幫忙生成內容,但真正能讓論文寫作進步的,不是「讓 AI 幫你寫」,而是學會如何「正確使用 AI」。 Michael Gervais 與 Kevin Lake 在《自我升級第一原理》中的 3 個提醒,剛好能對應這個問題。 ▋提醒 1:別把 AI 當成「外部控制」,回到自己能掌握的東西
Thumbnail
2025/08/03
AI 工具能幫忙生成內容,但真正能讓論文寫作進步的,不是「讓 AI 幫你寫」,而是學會如何「正確使用 AI」。 Michael Gervais 與 Kevin Lake 在《自我升級第一原理》中的 3 個提醒,剛好能對應這個問題。 ▋提醒 1:別把 AI 當成「外部控制」,回到自己能掌握的東西
Thumbnail
2025/08/03
研究所的壓力不只是論文,更多時候來自「人」。 實驗室人際、同儕比較、學界名聲……這些都可能讓你偏離自己的研究初衷。 Sahil Bloom 在《人生的五種財富》中提出的 3 個概念,可以幫助你做一場「人際排毒」,讓能量回到自己身上。 ▋字彙 1:練習「拒絕的藝術」,守住你的研究時間 “If
Thumbnail
2025/08/03
研究所的壓力不只是論文,更多時候來自「人」。 實驗室人際、同儕比較、學界名聲……這些都可能讓你偏離自己的研究初衷。 Sahil Bloom 在《人生的五種財富》中提出的 3 個概念,可以幫助你做一場「人際排毒」,讓能量回到自己身上。 ▋字彙 1:練習「拒絕的藝術」,守住你的研究時間 “If
Thumbnail
2025/08/03
寫論文最怕的,不是沒靈感,而是每天打開文件,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前進。 岩田圭弘在《20倍高效工作法》中提出的 3 個觀點,能讓你的研究進度「看得見」,寫作也能進入穩定輸出模式。 ▋瀉藥 1:不只目標要數值化,「寫作流程」也要數值化 “要以十倍速成長,關鍵在於將『個人工作』數值化;不只是『目
Thumbnail
2025/08/03
寫論文最怕的,不是沒靈感,而是每天打開文件,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前進。 岩田圭弘在《20倍高效工作法》中提出的 3 個觀點,能讓你的研究進度「看得見」,寫作也能進入穩定輸出模式。 ▋瀉藥 1:不只目標要數值化,「寫作流程」也要數值化 “要以十倍速成長,關鍵在於將『個人工作』數值化;不只是『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博士生如何看待拖延?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經常拖延不是沒有原因的,要如何不拖延,博士在學期間我是如何克服拖延的方法。
Thumbnail
博士生如何看待拖延?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經常拖延不是沒有原因的,要如何不拖延,博士在學期間我是如何克服拖延的方法。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Thumbnail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