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實經驗賦予作品生命,保有獨特人味|在AI時代創作的核心祕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現在AI創作出來的作品很強大,能夠自動生成文章、圖像、甚至音樂,但還是有人覺得這些作品缺乏人味,這是為什麼呢?」一位朋友在線上會議時問道。

 

我回答:「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得先思考一下創作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創作不僅是產出某些東西,而是一段表達自我、紀錄生活經歷的過程;像我們寫文章、攝影、設計圖片或影片,都是在透過自己的感官去體驗這個世界,然後將那些感受到的感覺、想法投射出去,AI很難做到這個過程。

AI在創作效率上確實超強,它能夠把大量的資料快速整理和分析,然後創建出相對精確的內容,但是這些作品往往缺乏情感的深度,因為這並不是從經歷、感受或情緒的角度出發來創作;當我們寫一篇文章或者做一個報告的時候,我們都是根據實作經驗來發現一些對自己而言的特別角度,或是反思我們遇到的困難,這些都是AI無法理解的,因為它沒有真正的生活。」

 

朋友點點頭,繼續問道:「說得是!那你覺得創作的獨特性是什麼?為什麼總覺得我寫的東西沒有那麼獨特,怎麼讓我的作品有我的味道?」

 

「說到創作的獨特性,我覺得它來自於自己對生活的感知、所經歷的每一個片段,每個人的背景、家庭、文化、甚至當下的情緒都在塑造著創作風格;例如有兩個人都要寫一篇有關專案管理的文章,一個人寫的可能是將專案管理融入自身職場轉換的感悟,另一個則可能是根據理論來說明專案管理的步驟,這樣的文章自然會有很大的差別,這就是獨特性,它是你的現實生活經歷。

創作是個很有生命力的過程,並非一個可以精確預測的公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AI的作品沒有人味,因為它按照設定的規則快速生產,卻沒有真正投入心力去感受創作的過程,如果每一次創作都像是流水線上的產物,那它就很難有那種觸動人心的力量,我們要增加體驗、保持反思,才能讓作品有屬於自己的味道。」

--------------------

在AI快速發展的現在,各種AI工具為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特別是在產出創作內容方面,AI技術的應用在某些領域甚至已逐漸成為主流,無論是文章撰寫、圖影編輯、數據分析上,AI都能提供極大的助力,讓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但許多人也提出了對AI創作的一個質疑,那就是「為何使用AI的產出會被說沒有人味?」,引發了大家對創作本質的深入思考。

 

創作的獨特人味

AI的創作過程是基於預設的數據和算法運行,並通過大量範例進行訓練來產生結果,這些結果固然高效,卻未必能夠觸及到人類情感和思維的細緻面,過於依賴邏輯和模式常常會顯得理性而無感性,缺乏獨特的生命經歷與情感糾葛,自然沒辦法擁有「人味」。

從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每個成功的專案都需要人員的參與,這不只是指操作技能,還包括了情感、溝通、合作以及創意等方面的投入,人才是其中的本質;而AI雖然能夠生成大量的數據並模擬出一定的創意,但它無法像人類一樣在創作過程中注入情感、也不會經歷掙扎與反思,要達成商業成功背後是對「人性需求」的深入理解,而AI並未具備這樣的直覺和敏銳度。

獨特的創作在於其個性和情感色彩,每一個創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經歷和情感,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他們的創作風格和價值觀,正如專案管理中強調,每個專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不同團隊成員在不同時間點的多元觀點和經驗積累,使每一個專案的成果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創作也是如此,無論是文字、視覺藝術還是音樂,這些作品都承載著創作者的獨特經歷、情感以及他們創作當下對世界的獨到見解

 

如何展現創作差異

現在AI技術的普及,也意味著可能有越來越多創作者會與AI合作甚至高度依賴AI來生成內容,這讓創作的「產線化」趨勢變得不可避免。

值得關注的點在於創作者該如何在高度自動化的過程中保留獨特性與創造力,這不僅是對AI創作的挑戰,也是對創作者本身的挑戰,在利用AI的便利性來提升效率的同時,還要保持作品的個性和情感,是每一位創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想要在創作流程中找到平衡,確保產出不僅高效,更能夠在細節上展示出創作者的專業性和獨特性,這種差異來自於「創作的核心價值」,它不是只有技術上的執行,更是對問題的深度理解和創意的表達。

創作者需要自問:「這個作品對我而言是什麼?」「我為什麼想要進行這個創作?」「這個作品想要表達的是我在生活中真實的感受還是只是一堆冷冰冰的資訊?」這些問題的答案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立場,並能讓作品有屬於創作者自己的「味道」。



AI產出的創作之所以被認為「沒有人味」的原因,正是因為它無法像人類一樣,將情感、價值觀和人生經歷融入到創作中;創作的獨特性來自於每一位創作者的個性和情感投入,而這正是AI所無法模擬的。

因此,在AI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創作者依然需要保持對自身獨特性的堅持,不僅是運用AI的工具,更是將自己的情感、思考和價值觀融入到每一個作品中,這樣才能確保創作在技術的輔助下仍能保持其「人味」和獨特的風格


AI就像是火山口,使用者積蓄的人生經驗是火山底層的熔岩與能量,想要有又大又華麗的輸出噴發,必須將兩者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迸發出具有深度和獨特性的創作。

 各位朋友,AI對你來說是什麼?你是如何在與AI協作中讓作品展現專屬於你的「味道」呢?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創作內容的選擇與取捨卡關了嗎? — 分享善用創作能量的3個要點

創作者脫穎而出的重要第一步 — 讓STP模型幫你進行個人品牌定位

流量低迷時該如何走出低潮? — 3面向從短影音角度談創作的計畫與熱情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K On Board
355會員
243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創業後才知道最驚人的開銷竟是勞健保與稅費,老闆要學會財稅管理來避免經營風險。 林會計師的《創業財稅速成班》,讓初當老闆的你了解營業稅定價策略與股利計稅方式。
Thumbnail
2025/07/24
創業後才知道最驚人的開銷竟是勞健保與稅費,老闆要學會財稅管理來避免經營風險。 林會計師的《創業財稅速成班》,讓初當老闆的你了解營業稅定價策略與股利計稅方式。
Thumbnail
2025/07/21
入職後發現工作內容與面試不符,該如何調整心態並積極應對挑戰? 積極溝通調整職責,還要持續評估是否符合職涯目標與文化契合度。
Thumbnail
2025/07/21
入職後發現工作內容與面試不符,該如何調整心態並積極應對挑戰? 積極溝通調整職責,還要持續評估是否符合職涯目標與文化契合度。
Thumbnail
2025/07/17
從受雇轉自雇常陷入自我懷疑,學會放下過去建立新目標是關鍵。 學會避免與過去比較,將大目標拆解成小里程碑,重塑成功心態!
Thumbnail
2025/07/17
從受雇轉自雇常陷入自我懷疑,學會放下過去建立新目標是關鍵。 學會避免與過去比較,將大目標拆解成小里程碑,重塑成功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瞭解如何在手機上用筆作畫,體驗一筆一畫間逐步生成畫作的樂趣,雖然不及AI繪圖逼真、炫麗無比,但手繪也別有一番趣味。
Thumbnail
瞭解如何在手機上用筆作畫,體驗一筆一畫間逐步生成畫作的樂趣,雖然不及AI繪圖逼真、炫麗無比,但手繪也別有一番趣味。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