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裕山環境工程是2024月1月在興櫃掛牌,並在今年1月轉上櫃的公司,成立於1993年,2000年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公告實施後,裕山隨及切入這個市場,從農地重金屬污染開始起家,累積業界實力,現在成為了全台整治面積第一的公司。
這個業界並不大,參與的公司也不多,裕山本身有檢測、發開設備及後段工程執行的能力,算是可以獨立完工的公司,而同業有些公司只有規劃能力,許多執行工程的部份都需要外包,也因為具備這樣能夠垂直整合能力,因此裕山慢慢的拉開與同業之間的差距。
而以營收組成來看,環境工程還是主要營收來源,佔了約95%,而這類的環境工程,很多都是和政府單位簽約,因此能否持續的拿下合約,就成為了裕山營運的關鍵因子,另外一項廢棄物處理事業,在2022年一度衝到10%,不過之後佔比又下降,目前只剩5%,並不是一個重要的營業項目。
不過和一些新掛牌公司有類似的毛病,裕山在去年年初興櫃掛牌後見高,之後就一路走跌,今年轉上櫃後,營收也開始出現約一成的衰退,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真的要說,這家公司有夠冷門,市場上的討論度也很少,因此要找到衰退的原因並不容易,就個人觀察來看,這二年最大的客戶是「高市府新建工程處」,2023年佔42.8%(換算下來約6.3億)、2024年更是來到64%(換算下來約11億),查詢年報重要契約裏揭露的內容,與高雄市政府的專案契約日期是2023年8月到2026年8月,主要是做高雄鍊油廠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的工作,年報裏也有提到,總合約金額約為27.2億,那麼扣除2023和2024已完工的部份,還有約10億,會在今年到明年八月完成,那用線性比例簡單來推的話,就是今年6億、明年4億,對比過去,這邊則可能就是衰退的主因了。

因此未來裕山必須接到更多新案件,才有機會讓營收和獲利維持在現在這個水位,而裕山先前在新聞也有提到,希望能走出台灣,目前已在湖北完成首完整治案,不過對於營收的貢獻應該還是微乎其微。
未來追蹤這家公司的重點,能否維持現在的營收和獲利,可能就要放在政府標案的取得是否有新的收獲,如果沒有,那麼營收的低檔區會在哪裏?這就是後續評估的重點了,這家公司有空的話,我們會在專欄裏繼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