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心態大公開:邀請銀行作房東
15年前,老娘我靠著全額貸款買下了人生第1間房。這不是浪漫的理想追逐,而是冷靜的數字遊戲。啟動「省錢就是存錢」的魔法,將自己從租屋的不安定中,搬進能長期安身立命的避風港。
Step 1:誠實盤點口袋深度
放下「喜不喜歡」的情緒,先問自己:「我買得起嗎?」
- 頭期款: 鎖定在信貸額度上限的80萬。
- 每月房貸: 嚴格控制在薪水的1/3,大約11,000元。
- 仲介與雜費: 利用儲蓄險保單借款,輕鬆化解一次性的大筆開銷。
Step 2:聰明借力,輕鬆省力
買房不是個人的武林,善用優勢和資源能事半功倍!- 身份優勢: 憑藉公教人員身分,成功申請到20年期、年利率1.375%的超低利率房貸。
- 神隊友: 找到一位離公司近、能隨時配合的房仲,就像專屬軍師,大大節省看房的時間與精力。
Step 3:先求有,再求好
當年的買房哲學是「能住就好」,將花錢的重點放在解決實用問題,而非追求華麗裝潢。
- 裝潢極簡: 新家是「臺大宿舍豪華版」,只有1張書桌、1張床、1個衣櫃和1台冷氣。
- 地點至上: 選擇離公司近的房子,省下的通勤費直接轉化為「房貸基金」。
- 零裝潢哲學: 只花錢處理最關鍵的浴室防水和窗戶漏水問題。
- 開源節流: 出租車位,租金收入直接抵掉管理費。而且,不裝第四臺、不拉網路,下班只用書籍吸收財經資訊。
- 分階段添購物品: 剛交屋時是冬天,連冷氣都先不買。家具則以便宜耐操的鍍鉻層架為主。
「自創豪門」心法
買房從來不是一步到位的炫耀,它是老娘我不小心跌倒後也能安心爬起來的避風港。房價漲跌我隨緣,因為我值得的報酬率,是金錢無法衡量的安心感。
甚至,從不覺得自己「欠銀行一屁股債」,反而是把銀行當成房東,付房租換成還房貸。最棒的是,這個房東不但不會趕人或漲價,還會在20年後,心甘情願地將房子送我。這根本是遊戲人間最霸氣的翻身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