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以為,只要不去想、不去碰,時間自然會把過去不好的事情沖淡。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安慰:「沒事的,都會過去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一個小故事
我有一位朋友,平時開朗愛笑。
卻在一次聚會裡,因為別人無心的一句:
「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
她的臉色瞬間蒼白,沉默了很久。
事後她告訴我,那一刻,她彷彿被拉回童年那個充滿指責與不安的場景——
那個她以為自己早已「忘記」的場景。
🧠 為什麼過去的事不會消失?
因為它們不會自動消散。
它們只是被我們藏進了內心的角落,
像未關閉的程式,在背景裡悄悄運行。
一旦遇到似曾相識的聲音、語氣或情境,
就會突然跳出提醒我們:
它,還在。
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 「情緒記憶」。
我們往往記得的是 當時的感覺,
比事件細節更深刻。
恐懼、羞恥、悲傷會被身體牢牢記住,
哪怕畫面早已模糊。
🚨 所以,我們不是「想不開」
對某些話特別敏感,
對某些情境特別抗拒,
並不是小氣,
也不是矯情,
而是因為我們的內在警報系統——
從未真正解除。
🌱 那麼,怎麼讓過去真正過去?
答案或許不是「努力忘記」,
而是溫柔地 記得。
✨ 承認:「對,那件事曾經發生。」
✨ 對自己說:「這不是我的錯。」
✨ 接受:「現在的我,已經有能力保護自己。」
這個過程,叫做:和解。
不是跟別人,而是跟自己。
🌸 與自己同行
我們不需要喜歡過去發生的事,
但可以學會與它們共存, 不再讓它們無聲地主導我們的情緒與人際關係。
當我們願意點亮心裡那盞溫柔的燈,
看清傷痕的來處, 它們才會慢慢從隱形的枷鎖, 轉化成生命的故事。
過去,從來不會自動過去。
能夠讓它過去的,
只有 現在這個願意理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