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2:《如何用「堅持」讓自己被看見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內耗的十字路口

錄音室裡的氛圍輕鬆卻專注。周慕姿心理師推了推眼鏡,語氣溫和卻帶著堅定:「很多人害怕做決定,不是因為不會,而是因為太想要做對。」

raw-image


他回想起三十歲前的自己,也曾經反覆陷入焦慮迴圈。問了無數朋友、老師甚至長輩,但得到的答案卻總讓他更加迷惘。因為那不是他的答案,而是別人的人生經驗。

「真正的焦慮,不是因為未來太不確定,而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他緩緩說道。這句話,像是為所有卡在十字路口的人點亮了一盞燈。


決定的訓練:從小開始

他憶起童年,母親給予他的最大自由,就是「自己做決定」。要不要學鋼琴?要不要去補習?甚至大學科系的選擇,都由他自己決定。這樣的練習,讓他提早習慣承擔決定背後的代價。

他笑著回憶:「我原本說要念法律系,但高三時看了一齣歌舞劇,竟改念新聞系。後來又跑去廣電所,最後三十歲時又選了諮商。很多人說我繞了遠路,但正是這些決定,一步步帶我來到今天。」

raw-image


他強調,沒有任何一個決定是憑空正確的。它們之所以成為「對的」,是因為我們在過程中調整、學習,並且讓它變成屬於自己的答案。


內耗的陷阱

「最讓人疲憊的,不是選錯路,而是懊悔。」

他直言,許多人在做決定後,陷入無止境的「如果當初」。但事實上,沒有人能回到當時的時間點去驗證另一個選項。與其浪費心力懊悔,不如把代價視為學費,從中獲得經驗,再用這些經驗做出下一個更貼近自己的決定。


逆風而行:自費諮商的堅持

他分享過人生中最關鍵的一個選擇。研究所畢業時,他想全職投入「自費諮商」。那時候,台灣幾乎沒有市場,連老師都直言:「你沒有名氣、沒有經驗,這條路走不下去。」

大多數人聽了這些話,可能會退縮。但他卻選擇聽進去「理由」,而不是結論。既然老師說「沒人認識你」,那就努力讓自己被看見;既然說「能力不足」,那就加倍接受督導、累積經驗。

於是,他設定了三個明確的目標:

  1. 提升專業能力,並固定接受督導。
  2. 盡可能增加個案經驗。
  3. 讓更多人認識心理諮商與心理師。

正因為這樣,他開始經營粉專、寫文章,甚至出版了《情緒勒索》這本書。這些努力,不僅讓他站穩腳步,也推動了心理諮商在台灣的普及。

raw-image


「如果當時聽信別人的否定,我今天就不會坐在這裡。」他語氣篤定。


學會問問題:決定的核心能力

他提醒大家:不是不能問別人意見,而是要清楚「你在問什麼」。

「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害怕什麼、需要什麼,那別人給的答案只會更讓你迷惘。」

他舉例,年輕時有人問他:「老師,我想念心理系,你覺得我適合嗎?」

raw-image


這樣的問題,其實沒有答案。因為「適合」取決於對方的性格、資源與動機。更重要的是,這些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最清楚。

所以,他總鼓勵學生:「先釐清你的問題,再去問。這樣,別人的回答才能成為養分,而不是雜音。


掌控權,握在自己手裡

不要輕易把人生的方向盤交給別人。

他強調,越重要的決定越要自己做。因為別人給的建議,永遠是基於他們的經驗、資源與性格,而不是你的。若一味依賴,就會失去對自己的信任。

他笑著分享一個家庭趣事。當時他打算開設第二間諮商所,帶著先生去看場地。先生看完說:「離捷運站太遠了。」

他點點頭,然後下樓立刻打電話給房仲:「我們租了。」

先生驚訝問:「不是說太遠了嗎?」 他笑著回答:「因為對我來說,距離不是問題。我更在意的是其他細節,而你已經幫我確認沒有其他大問題了。所以,這就是對的決定。」

raw-image


那一刻,他深刻體會到:別人的意見是參考,但終點站在哪裡,得由自己決定。

決定的真諦:讓它變正確

沒有最正確的決定,只有你能不能讓它變正確。

這是他三十歲前最深的領悟。因為決定本身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關鍵不在於「選對」,而在於「承擔後,怎麼讓它對」。

只要願意滾動式調整,每一個決定都能逐漸貼近心中想要的樣子。那才是真正的自由,也是成長的力量。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精選金句

  1. 「改變不是詛咒,而是修行;做決定不是找到正確答案,而是學會承擔。」
  2. 「最讓人疲憊的,不是選錯路,而是懊悔。」
  3. 「問問題之前,先釐清你要問什麼。」
  4. 「別把人生的方向盤交給別人。」
  5. 「沒有最正確的決定,只有讓它變正確的你。」
  6. 「代價不是懲罰,而是學費。」
  7. 「每一個決定都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8. 「信任自己的判斷,是擺脫焦慮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45會員
290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9/03
當你孤單、焦慮、想找人傾訴時,ChatGPT或許能給你一份即時的安慰。但它能取代心理師嗎?這篇專欄以周慕姿心理師的分享為基礎,加入細膩的故事描寫與心理刻畫,帶你看見AI陪伴的可能與限制,並思考:人類最深的需求,究竟是答案,還是被真實理解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9/03
當你孤單、焦慮、想找人傾訴時,ChatGPT或許能給你一份即時的安慰。但它能取代心理師嗎?這篇專欄以周慕姿心理師的分享為基礎,加入細膩的故事描寫與心理刻畫,帶你看見AI陪伴的可能與限制,並思考:人類最深的需求,究竟是答案,還是被真實理解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9/03
改變是人生裡唯一不變的常數。有人抗拒,有人害怕,但郝旭烈(郝哥)用他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改變不是詛咒,而是一場修行。本篇專欄以他與劉軒的深度對談為基底,加入細膩的場景描寫、心理獨白與情境還原,帶你看見一個人如何在失落、低潮與掙扎中,一步步找到「享受蛻變」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9/03
改變是人生裡唯一不變的常數。有人抗拒,有人害怕,但郝旭烈(郝哥)用他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改變不是詛咒,而是一場修行。本篇專欄以他與劉軒的深度對談為基底,加入細膩的場景描寫、心理獨白與情境還原,帶你看見一個人如何在失落、低潮與掙扎中,一步步找到「享受蛻變」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9/02
業績的秘密,不在促銷,也不在話術,而在服務的本質。從蹲下來為貴婦試鞋,到用心設計顧客旅程,每一個細節都能決定客戶是否願意再次光臨。本篇文章以陳慧如 Mandy 老師的故事與經驗為基底,加入場景描寫、對話還原與心理刻畫,帶你走進服務業最真實的現場。
Thumbnail
2025/09/02
業績的秘密,不在促銷,也不在話術,而在服務的本質。從蹲下來為貴婦試鞋,到用心設計顧客旅程,每一個細節都能決定客戶是否願意再次光臨。本篇文章以陳慧如 Mandy 老師的故事與經驗為基底,加入場景描寫、對話還原與心理刻畫,帶你走進服務業最真實的現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在面對不同的選擇時,我們常感到焦慮和自責,擔心自己無法做出最好的決定。然而,沒有一個決定是完美無缺的。我們不能全知全能,因此在面對選擇時,只需用當時擁有的資訊去做出當下認為最好的決定。即使結果未如理想,也不要苛責自己。
Thumbnail
在面對不同的選擇時,我們常感到焦慮和自責,擔心自己無法做出最好的決定。然而,沒有一個決定是完美無缺的。我們不能全知全能,因此在面對選擇時,只需用當時擁有的資訊去做出當下認為最好的決定。即使結果未如理想,也不要苛責自己。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選擇 但在選擇地當下又是充滿著疑惑 來吧~想想你的是非題,看看下圖有沒有喜歡的 (特別提醒一句,沒有感覺不需要硬選)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選擇 但在選擇地當下又是充滿著疑惑 來吧~想想你的是非題,看看下圖有沒有喜歡的 (特別提醒一句,沒有感覺不需要硬選)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時常聽到很多人會說自己「毫無選擇」,然後繼續在深淵裡自怨自艾,或是希望尋求他人的同情與援助。然而,當他人好心提出建言的時候,又會遭到當事人斷然否決,繼續訴說著自己是如何沒有選擇,或是如何遭受命運的捉弄。 我認為,能果斷做出選擇的人,不只是具備行動力,而是可以勇於自我負責的人。相反地,對於許
Thumbnail
時常聽到很多人會說自己「毫無選擇」,然後繼續在深淵裡自怨自艾,或是希望尋求他人的同情與援助。然而,當他人好心提出建言的時候,又會遭到當事人斷然否決,繼續訴說著自己是如何沒有選擇,或是如何遭受命運的捉弄。 我認為,能果斷做出選擇的人,不只是具備行動力,而是可以勇於自我負責的人。相反地,對於許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