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綻放,嘉義小城注入新活力
2024年十月的嘉義火車站一隅,出現了一座引人注目的創意裝置,三個黃綠相間的巨型砲筒各自朝向不同的角度。一個小女孩墊起腳尖,揮動小手拍打砲筒底部的圓形鼓面,一圈圈白色的煙霧立刻噴射至空中,逐漸消失在湛藍的天空中。源自卡通《哆啦A夢》的「靈感空氣砲」的互動裝置,將童趣與想像力具體化。

開心體驗火車站前的創意裝置「靈感空氣砲」。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接著步行到中央廣場,聽到不斷傳來陣陣驚呼與歡笑聲,放置在公園的三張「Battle乒乓台」被設計成「打破規則」的桌球台,有的檯面設了陷阱球洞、有的檯面放置兩面交錯的球網,球桌的面積更小、挑戰更高。從白天到深夜、從孩童到樂齡長輩,「來公園打桌球」成了全民運動。

放置在中央廣場的創意裝置「Battle乒乓台」設置了陷阱球洞和交錯網,更增添趣味性和挑戰性。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年輕世代透過「小城時光謎走」愉快的探索320年的嘉義古城。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這些創意活動不僅在社群媒體引發熱烈討論和轉發,更重要的是,透過設計的手段,融入公共空間的互動性,讓活動成為參與城市創新議題的新載體。
有事青年節開創「議題型」的城市慶典
台灣的城市節慶向來多采多姿、類型眾多,如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爵士音樂節、鹽水蜂炮……這些節日大多圍繞著地方特產、文化或信仰,凝聚市民情感。而嘉義市「有事青年節」是台灣第一個以青年創意為核心的城市慶典,它不聚焦於某個產業或傳統文化,而是針對當下的代表性議題,用創意的思維與方法,加上青年的共創參與,對這城市及社會發揮了影響力。
這個節慶沒有固定模式,它就像是一個城市的創新實驗場域,不只是讓大家來玩,而是要透過設計,讓人們參與、思考,甚至改變。因此對於公部門來說,更需要以開放的姿態,去思考如何打造一個支持系統,避免扼殺創意並能實踐發展。
經過連續四年有事青年節的籌備經驗,整理出三大策略,讓創意能持續發生的關鍵密碼:由熱情出發、擁抱不確定、跨域共創。
1. 尋找熱血靈魂的在地團隊,勇於作夢
好的創意需要能有更強大的內在力量來驅動,當團隊懷有對於理想的熱情和強大使命感,他們會拼盡全力做出有靈魂的代表作,而不是時常計較標規,把做標案當成公司賺錢的一環而已。
「小城時光謎走」的誕生,就是最好的例子。這群策展人不是單純來接案的團隊,而是一群熱愛嘉義、想讓更多人認識這座城市的年輕人。他們走訪街頭巷尾、和耆老聊天、研究地方文獻,用年輕的視角重新詮釋嘉義的古老故事,將在地的歷史文化轉化為親民有趣的遊戲解謎元素。短短十天內就超過千人參與,玩家們紛紛驚嘆「看見了不一樣的嘉義」,成功讓年輕世代與在地產生更深度的連結。
如果我們只是把案子發給一個「符合標準」的團隊,要求他們交出一個「合格的活動」,這個遊戲可能只會變成一個普通的闖關體驗。但當執行團隊對這件事有熱情,企劃就會變成實踐夢想,而不只是完成工作而已。

團隊訪談廟方,仔細勘查廟宇細節之處,挖掘更多動人故事。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2. 包容不確定性的態度,創造力才有成長空間
公部門為了避免浪費和規避風險,往往需要明確規範和管控每個環節,以善盡行政機關的監督責任(同時還要承受著民意代表的監督眼光),但創新往往是來自於嘗試,而嘗試就會伴隨著失敗與錯誤。如何在「管控風險」與「給予團隊創作空間」中取得平衡,對於公部門推動創新上實則是一大挑戰。
例如「來電影院睡覺」雖然只是一個小型的企劃活動,卻打破常規,沒有制式的企劃書和可量化指標,讓我們感到些許不安。但正是這種對未知的包容,使得這個看似很「ㄎ一ㄤ」的點子得以實現。結果,這個讓人「光明正大在電影院睡覺」的活動,在短短半天內引爆社群討論,迅速獲得近兩千次的分享轉發。
這件事讓我們學到一個重要的經驗——不是所有計畫都需要一開始就有明確的KPI。有時候,最有價值的創意,來自那些看似無法預測甚至有些不正經的點子。
在每一年的青年節,我們總會問自己,必定要掌握的、得控制住風險的「管理下限」是哪些,是否能再減少、或是否能再開放或調整,而訂好下限後,就是提供出來給團隊「試錯」的創作空間。
3. 促進跨團隊對話,共創創意的火花
「Battle乒乓台」和「靈感空氣砲」最初只是團隊的「想讓街頭有好玩的事情發生」的初步想法而已。當把這想法帶入與總顧問和PCM等其他團隊討論後,跨領域的專業與經驗分享成為催化劑,從企劃、設計、到執行細節,將概念逐步具體化,最終發展出既好玩又有公共價值的互動裝置。
如果只靠單一團隊,這些點子可能無法走得這麼遠。若藉由跨團隊專業與經驗的交流後,創意得以不斷優化,最終發展成真正有影響力的作品。

創意裝置受到各年齡層的民眾喜愛,嘉義街頭充滿歡笑聲。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當城市成為青年創意的實驗場域
公部門習慣追求可預期的結果,但創新往往來自對未知的探索。我們藉由這三項創新策略,突破傳統思維框架,讓公部門的角色從監督者轉變為支持者,為青年團隊提供一個放膽嘗試的環境。
回顧「有事青年節」四屆以來的歷程,猶如一個逐步成長的年輕人:從第一屆的初生雛形,到第二三屆的探索和定位,再到第四屆的綻放成長。透過持續的反思與對話,每一屆都秉持實驗精神,創造出不同的創新面貌。例如第三屆將古老城隍廟廟埕化身成現代台語講唱舞台,第四屆更讓民眾從觀看者變成共同創作者。讓人期待這週末即將登場的第五屆有事青年節。

「emo人生」邀請不同世代一同共同創作、分享自己的感受。
這正是「有事青年節」實踐的精神,一個開放、包容、鼓勵青年大膽作夢的實驗場域,可以由公部門帶頭改變。
這種創新思維不僅是公部門的課題,更是所有組織都能思考的問題:
你是否有找到一群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
你的團隊,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去嘗試新事物?
你是否願意跨出同溫層,和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對話?
這些問題,決定了一個組織是否能真正跳脫框架,做出創新與改變。
創新,最終來自意志力
每一次的活動策劃,如同在創作一件作品,是否能真正突破框架,往往要在事後回頭看才知道,但對創新的追求反而是一種企圖與態度,當你展現出意志,便能鼓舞團隊往那個方向走去。
正如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所說:「到最後,創新不是智慧的結晶,而是意志力的結晶。」

有事青年節鼓勵青年自由表達、勇於嘗試,任青春創意揮灑。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補充資訊:第五屆有事青年節來囉!

以Z世代的躺平標籤出發,開啟世代對話
第五屆有事青年節《借你的星球躺一下》
地點:嘉義市中央廣場
時間:9/27(六)-10/5(日)
透過鮮明又療癒的角色,描繪不同世代與背景的人們,在差異中相遇、練習理解並開啟對話。
活動三大主軸:主題展覽╳實境解謎╳互動展演
🚀主題展覽《借你的星球躺一下》:邀請你穿越「蟲洞」登陸 Z 星球,體驗 Z 世代生活觀點!
🎮實境解謎《小城時光謎走2.0》: 與青年共創出城市探索路徑,讓我們一邊在嘉義市漫步解謎、一邊集點拿好禮~
☄️互動展演《職場星碰碰》:美秀集團回嘉演出啦!!街頭短講邀請馬克信箱、黃豪平、怡岑等嘉賓聊聊職場大小事!現場更有趣味活動及雜技表演!